什麼?不是考試成績嗎?!相信我,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大學,遠比考個好成績要困難得多。
幾乎所有來到高中就讀的同學,都希望三年後可以考上一間理想的大學校系。但是,很多同學蠻首苦讀三年之後,雖然考試成績不錯,卻不知道哪一個科系才是適合自己的「理想」。結果照著分數高低、照著同學之間的口碑、或是照著師長的建議就選擇一所大學。如果這個科系「正好」就是自己最擅長、最感興趣、而且願意一輩子工作從事的領域,那機率大該比中樂透還低吧。
要找到自己的興趣,找到自己想要學習的領域和未來想要發展的方向,其實很不容易。更何況,很多同學可能從小到大都只被爸爸媽媽要求好好讀書就好,連去找的機會都沒有,當然更不可能找到。所以同學們在課餘時間如果有空,應該多四處走走,參加一些博物館、大學或民間組織辦的營隊或研討活動。當我們接觸的範圍越廣,就越有機會發現自己感興趣的學習方向。即使只是窩在家裡玩手機或是用電腦上網,也都要利用機會多看看這個世界,才有更多的可能發現自己喜歡的未來。
有些同學常常會跟我說,即使找到自己喜歡的領域,考試成績太差,考不上又有什麼用?
沒錯!考不上就沒有用了。可是我們想想看,如果我有一個目標在前面,想要去達成,那我是不是會更努力去學習,考到一個更好的成績。相反的,如果我完全不知到自己的將來想念什麼科系,不知道自己將來想做什麼,我會傻傻相信大人說的,只要努力唸書就會有美好的將來這種話,然後就天天努力唸書嗎?不可能嘛。所以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努力方向,絕對是說服自己發憤唸書最好的理由。
但是前面才說要找到自己人生方向很不容易的啊?
雖然沒有一個努力的目標可以當作加速引擎讓我們發奮圖強實在很可惜,可是真的還沒找到自己的理想也不能勉強,畢竟很多人找了一輩子也還找不到。除了繼續探索自己的未來之外,努力「認識大學校系」則是另外一條路。至少我們可以透過認識大學校系,先找一些自己喜歡的學科或課程,慢慢累積我們的能力,同時擴展我們的視野。大家可千萬不要小看認識大學校系這件事,目前全台灣可是有超過二千個大學校系,如果真要等到學測成績出來才開始認識,鐵定是連這所校園長怎樣都還沒機會去看,就得要先填志願了。
其實從高中到大學,有很多課程和科系都是在培養一些共通的能力,讓我們在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方向之後,一樣可以好整以暇地面對。像是語言溝通的能力、閱讀與學習的能力、思考與判斷的能力等等。只要不是死背知識,而能夠藉由學習有興趣的科目來好好培養自己的能力,即使未來轉換跑道,同樣可以遊刃有餘。
所以,努力探索自己的人生發展方向、努力尋找自己感興趣的學習領域、然後認真學習,才是考上理想大學最重要的根基。絕對不要只是埋頭死讀書,更不要整天把時間耗費在消磨時間的網路遊戲。好好看看世界也看看自己,未來的人生得要靠我們自己爭取,才會是我們喜歡的樣子。
請寫出假日時你最喜歡做的一件事(例如:看電視、打電動、打球、逛街),並且寫出自己從做這件事的過程中,覺得最有趣的地方?
請寫出一件,如果可以,想要做一輩子的事?(最好是同時可以賺錢養活自己的事)
目前所有的大學校系中,有沒有哪一個科系是你感興趣的?或是18學群當中的某個學群是你感興趣的?請寫下來,並說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