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在大同區成長、就學、成家、立業,深愛著這塊出生成長的土地,是本校第五屆畢業校友, 對母校有著濃厚不可割捨的情感。本人育有五位子女, 皆已自本校畢業,對於北市教育及母校教學持肯定與認同,繼而以感恩的心情,秉著「志工的服務精神」,自93 學年度起加入家長會迄今,期間擔任家長會的重要職務( 委員、副會長、會長、榮譽會長), 慷慨解囊並支持各項校務運作的協助,以促進民權國中的轉變與精進。
教育行政是一棒接一棒, 自加入家長會, 與許益財校長、陳春梅校長、朱毋我校長等三位優質的校長共事, 精誠互助, 共同努力向捷運局爭取捷運損鄰賠償金、大力協助本校爭取體育班的設立,本校體育班順利於民國99 學年成立、學校校舍改裝煥然一新、促進家長會與學校的友善關係等等;家長會領航的會長是及時雨,只要是學校有困難有需求,擔任會長的一定會克服萬難全力協助。誠願奉獻個人的經驗,讓我們攜手將當快樂志工的樂趣傳遞給全校親師生。
陳士元先生對社會公益活動的支持也是盡心盡力,他自民國89 年開始參與臺北市國際獅子會300A1 區榮成獅子會(獅齡:89 年迄今),不曾間斷, 參與各項社會服務如:勸募捐血服務;贊助臺北市水上救生志工協會;贊助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等,出錢出力,無私奉獻。
回憶四十多年前的台北大橋頭, 沒有現在這麼的繁華, 當時此地聚集了許多臨時工人, 每天等待打零工的機會, 多為中南部移居在此以尋求暫時性工作機會及期待落地台北生活的夢想。印象中同學多來自各地, 尤其是大同及三重、蘆洲地區, 我雖在此土生土長, 至今未曾離開過這個地方, 但因學校同學的關係, 讓我認識到不同家庭背景, 也讓我學習到多元化的思考方式及與人相處之道。即使從事中醫師工作多年也是選擇在這附近開業, 至今已32 年了。在成長的過程中時時提醒自己不要沉迷於遊樂, 要下定自己的目標, 努力堅持往理想目標前進,終會有好的結果。
也期許在學的學弟妹1. 維持身體健康2 和睦與人相處3. 學有一技之長4. 參與社會公益,貢獻一己之力,在幫助別人的過程當中,自己也是從中收穫滿滿,學習到更多元知識與能力。
適逢50 週年校慶,歲月推移人事更迭,閱讀民權校園, 回想起國中荳蔻年華, 承蒙師長教誨,學到了基礎學識與做人處世基本道理。在校園求學, 留下不少只有學長姐經歷知曉的民權趣事,台北的大稻埕有我年輕的笑容。兒子李奕緯成為我民權學弟, 為回饋母校我選擇參與家長會, 略盡綿薄之心, 這三年當選委員、副會長。三年來的參與, 發現學校真的是推陳出新,校園環境、教學設備、軟硬體等等…在在都令我讚嘆!
有感朱毋我校長辦學用心, 感動先生(任職台大農場) 和我加入田園組志工服務, 努力拈花惹草, 意外助民權榮獲教育局小田園特優獎項。朱毋我校長注重多元學習,積極成立弦樂團,並邀請我擔任民權弦樂團創團後援會會長,不知不覺回饋母校,在學弟妹身上,看到樂觀進取,不畏艱難、熱忱上進的態度,看到曾經純真的勇往直前,曾經的國中生活,收獲最多的是我。
期盼學弟妹們在師長的教導下,虛心學習快樂成長;也願校友們齊心協力,共謀母校之永續發展,共同傳承,發揚母校優良傳統精神!慶祝母校~生日快樂、永遠第一!共享民權回憶~延續民權記憶~
猶記卅年前初入民權國中(78-107),回首過往民權三年的點滴,當年我們曾經的青春年少,如今大夥多已逾不惑之年,回憶數學藤條與英文罰寫,還有蛙跳與圍牆外的雞排,以及結識三十載的老同學,如今都成我的滿滿好回憶,轉眼民權母校將跨半世紀,期待各位老友有空再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