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工作,成為那裏學歷最高的一個人。
有一天他到單位後面的小池塘去釣魚,正好正副所長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釣魚。他只是微微點了點頭,心想 : 這兩個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不一會兒,正所長放下釣竿,伸伸懶腰,蹭蹭蹭從水面上如飛地走到對面上廁所。博士眼睛睜得都快掉下來了:水上飄?不會吧?這可是一個池塘啊!正所長上完廁所回來的時候,同樣也是蹭蹭蹭地從水上飄回來了。怎麼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問,自己是博士生哪!
過了一會,副所長也站起來,走幾步,蹭蹭蹭地飄過水面上廁所。這下子博士更是差點昏倒:不會吧,自己到了一個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不久,博士生也內急了。這個池塘兩邊有圍牆,要到對面廁所非得繞十分鐘的路,而回單位上又太遠,怎麼辦?博士生也不願意去問兩位所長,憋了半天後,也起身往水裏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過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過。只聽咚的一聲,博士生栽到了水裏。
兩位所長將他拉了出來,問他為什麼要下水,他問:「為什麼你們可以走過去呢?」兩所長相視一笑:「這池塘里有兩排木樁子,由於這兩天下雨漲水正好在水面下。我們都知道這木樁的位置,所以可以踩著樁子過去。你怎麼不問一聲呢?」
學歷代表過去,只有學習力才能代表將來。尊重經驗的人,才能少走彎路。一個好的團隊,也應該是學習型的團隊。
(網上文章)
1929年,紐約股市崩盤,英國一家大公司的老闆憂心忡忡地回到家裡。
「你怎麼了?親愛的!」妻子笑容可掬地問道。
「完了!完了!我被法院宣告破產了,家裡所有的財產明天就要被法院查封了。」他說完便傷心地低頭飲泣。
妻子這時柔聲地問:「你的身體也被查封了嗎?」
「沒有!」他不解地抬起頭來。
「那麼我這個做妻子的也被查封了嗎?」
「沒有!」他拭去眼角的淚,無助地望妻子一眼。
「那孩子們呢?」
「他們還小,跟這檔子事根本無關呀!」
「既然如此,怎麼能說家裡所有的財產都要查封呢?你還有一個支援你的妻子和一群有希望的孩子,而且你有豐富的經驗,還擁有健康的身體和靈活的頭腦。至於丟掉的財富,就當是過去白忙一場!以後還可以再賺。」妻子說。
三年後,他的公司再度成為《財富》雜誌評選的五百強企業之一,這一切成就僅靠他妻子的幾句話。
在你感到沮喪時,把注意力放在你所擁有的,而不是沒有的或失去的,你將會發現,原來自己已經夠幸福了!
(網上文章)
兩個乞丐每天都會同時經過一位富翁的家,這位富翁都會丟給他們一些銅板,其中一位高大乞丐都會說:「感謝主人!」另一位矮小乞丐則會說:「感謝上帝!」有一天,富翁心想:「奇怪!錢是我給的,為何矮小乞丐都不感謝我,卻去感謝神……」於是,他請師傅烤了兩條麵包,在其中一條麵包內塞滿金銀珠寶,並把這條特製麵包送給平時都會感謝他的高大乞丐。
高大乞丐拿到麵包後覺得很沉,心想:「這麵包應該是沒有發酵好,一定不好吃。」打算跟矮小乞丐交換手中的麵包。矮小乞丐心想:「不管拿到什麼都好,相信一切都有上帝美好的安排。」就跟對方換了麵包。隔天,這位矮小乞丐沒有再來乞討了。富翁看到高大乞丐又來乞討,就問:「你的麵包吃完了嗎?裡面的金銀珠寶呢?」高大乞相當懊悔不已,原來麵包會那麼重,是因為裡面藏著珍寶,誤以為是不好的,才跟別人交換。
這時,富翁終於明白「感謝神」和「感謝人」的差別了。從這個故事中看見,「感謝神」不是為了獲得好處或滿足需求的報答,而是知道無論擁有或得著什麼,一切都有神的美意,並深信神的給予都是最好的。
很多時候,我們容易把生活中垂手可得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在不知不覺中忘了感恩。然而,上帝是滿有憐憫與慈愛的神,祂的恩典隨時都在,並且是白白得來的。因此,我們不僅要感謝人,更要感謝賜下一切恩典與祝福的源頭──上帝!
(網上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