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字教学案列分析
• 写字教学的设计
• 写字教学的微观技能
• 写字教学的反思与超越
分组活动:
分组进行写字教学案例分析。口头报告。
姿势——写好铅笔字教学实录
笔画——“竖提“、”竖弯“教学设计
笔顺——《比一比》写字教学设计(片段)
间架结构——“又”字旁的写法
间架结构——“提土旁“及”坛”“埋”的写字教学课堂实录
EQ2:如何设计有效的硬笔字写字课?
结合一年级至六年级课程与评估标准(DSKP)对写字教学的要求,通过不同管道(查找文献、访问老师)初步了解华小生面对的写字问题
探究问题根源
记录在可画白板上
针对其中一个写字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矫正策略
根据内容标准选择适合的写字教材,设计一项写字活动(/)
进行微格教学,课后书写教学反思
何谓微观技能?
在写字教学中,微观技能指的是组成汉字的基本笔画和构造元素的小而具体的技能。这些技能在汉字书写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练习和熟练掌握这些微观技能,学生能够更准确、流畅地书写汉字。
以下是写字教学中的一些微观技能示例:
基本笔画:
学会书写基本的笔画,如横、竖、撇、捺、提、弯、钩、点等。这些笔画是汉字构造的基础,学生需要准确掌握每个笔画的书写顺序和形态。
笔画顺序:
学习汉字笔画的正确书写顺序,这有助于提高写字的效率和准确性。例如,学习“横”在前还是在后,对整个字形的书写影响很大。
连笔技巧:
学习如何将不同笔画连写,使汉字书写更加流畅。掌握好连笔的转折和连接部位,能够让字形看起来更自然。
间架结构:
学习如何构建汉字的间架结构,确保上下左右的笔画比例均匀,字形整体美观。
变体认知:
学习汉字变体的认知,明白在不同字体和写法中,笔画的略微变化。这有助于学生识别和书写不同版本的汉字。
用笔力度:
学习在书写时的用笔力度,掌握好用笔轻重的变化,使汉字线条清晰可辨。
纸张角度:
学习如何根据纸张角度来调整笔画的书写方向,以确保字形整体匀称。
错别字识别:
学习识别和纠正常见的错别字,避免书写过程中出现常见的错误。
汉字结构分析:
学习分析汉字的结构,理解部首、偏旁的作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书写复杂的汉字。
这些微观技能在汉字书写教学中至关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口诀、示范、练习等方法,逐步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这些技能,从而提高他们的汉字书写能力。
知识点:
正确的坐姿
正确的握笔姿势
教学策略:
口诀:三个一(一尺一拳一寸)
可视化演示: 使用图片或示意图展示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例如,展示一张图片,标注握笔手势和坐姿的要点,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应该如何做。
实际示范: 在课堂上进行实际的握笔姿势和坐姿示范。站在学生面前,展示正确的姿势,如坐直、双脚平放、腰背挺直,同时演示正确的握笔方法。
个别指导: 观察学生的握笔和坐姿,逐个给予个别指导。例如,发现某位学生握笔过紧,可以耐心地示范正确的握法,并引导他们逐步纠正。
小组互助: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相互观察和纠正。例如,让学生两两合作,互相检查对方的握笔姿势和坐姿是否正确。
反馈和强化: 在课堂上不断提醒学生注意正确的姿势,鼓励他们在练习中坚持。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随时给予正面的反馈,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实践练习: 在课堂上或课后布置练习,让学生在实际书写中应用正确的姿势。例如,让学生练习写一些汉字,同时注意坐姿和握笔姿势。
角色扮演: 让学生互相扮演教师的角色,向同伴展示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例如,两名学生互相示范,让其他同学观察和评价。
提问互动: 在课堂中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正确的姿势对于汉字书写很重要。例如,问学生为什么坐姿端正可以提高注意力和书写效率。
养成习惯: 强调正确姿势的养成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例如,鼓励学生每次写字前都检查自己的坐姿和握笔姿势,逐渐养成习惯。
积极激励: 鼓励学生相信,通过坚持练习和保持良好的姿势,他们可以在书写中取得进步。例如,表扬他们在练习中坚持正确的姿势。
这些教学策略结合了可视化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认知负荷理论、习惯形成理论等多种学习理论,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字的笔画,提高他们的书写水平。
知识点:
横、竖、撇、捺、折、钩、提、弯等
教学策略:
口诀:横竖撇捺全会写,提首点叉折横来。上下撇捺加点画,衣帽钩子点下来。左竖撇捺横画点,丿一丨丶丁丿。
部首法:通过教给学生常见汉字的部首,让他们了解汉字构造和组成。以部首为基础,引导学生掌握笔画的书写顺序。例如,教学生“木”部首,然后引导他们写出“林”、“森”等字。
图形联想法:将汉字的笔画形状与生活中的图形或物体相联想,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比如,“横”字形状像一条平直的线,像平地,就是横。
可视化演示: 使用示意图、动画或视频来展示每种笔画的正确书写顺序和形态。学生通过观看这些可视化材料,更容易理解和模仿。
反复练习法:让学生多次练习相同的笔画,形成记忆和熟练书写。反复练习可以加深对笔画的理解和掌握。
故事串联法:将多个汉字的笔画按照顺序串联起来,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通过故事的联想,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笔画的顺序。例如,串联“一丨丿”形成一个“人”的故事,便于学生记忆这几种笔画。
逐步渐进法:从简单的笔画开始教授,逐渐引入复杂的笔画。先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笔画,然后再引入更复杂的汉字。例如,先教“横”、“竖”等基本笔画,然后再引入“提”、“弯”等复杂笔画
定期复习和考核: 设计定期的复习内容和小测验,帮助学生巩固笔画知识。复习和考核可以提醒学生保持学习动力,持续掌握笔画。例如,每周安排一次小测验,考察学生对之前所学笔画的掌握程度。
个别指导: 观察学生的书写情况,根据他们的实际表现给予个别指导。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避免错误习惯的形成。例如,对于写“提”字时出现的常见错误,及时纠正并示范正确的写法。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向同伴演示正确的笔画书写。通过解释和演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达笔画知识。
小组合作: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相互观察和纠正。小组内的合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经验分享和学习进步。
这些教学策略结合了认知、行为主义、社会互动等多种学习理论,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字的笔画,提高他们的书写水平。
知识点:
一般规则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左上到右下
补充规则
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中间到两边、中间夹其他笔画、主体笔画优先、上下结构、内部结构、封闭部分优先
教学策略:
写字笔顺口诀
http://xh.5156edu.com/page/z2734m6275j18808.html
汉字书写笔顺口诀,让孩子练好基本功
http://bishun.strokeorder.info/koujue.php
a. 视觉示范: 使用可视化材料,如示意图、视频或动画,展示每个汉字的正确笔顺。学生通过观看示范,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每个笔画的书写顺序。“人”字的笔顺示意图。
b. 手写演示: 教师可以在黑板或白板上进行实际手写演示,让学生观看教师的手写过程。这种亲身演示能够更清楚地展示每个笔画的书写顺序和连续性。例如,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学”字的笔顺。
c. 逐步引导: 将每个汉字的笔画分解,逐步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书写。可以使用箭头指示每个笔画的书写方向,帮助学生理解笔画的连接顺序。例如,引导学生书写“写”字的笔顺:
先写竖,从上到下。
然后写横,从左到右。
最后写撇,从右上到左下。
d. 反复练习: 提供大量的练习材料,让学生多次书写相同的汉字,练习正确的笔顺。反复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习惯,减少错误的可能性。
e. 小组合作: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观察和纠正笔顺错误。通过合作,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分享笔顺知识,加深理解。
f. 故事联想: 将每个汉字的笔画顺序编成有趣的故事。通过故事情节,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每个笔画的书写顺序,使学习变得更生动有趣。
g. 个性化指导: 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指导。有些学生可能更适合通过视觉示范,而有些可能更倾向于逐步引导。
h. 在线学习工具: 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或应用程序,为学生提供互动的笔顺练习。这些工具可以自动检测学生的笔顺是否正确,为学生提供实时反馈。
知识点:
间架结构的基本要求
横要平竖要直
间距要匀称
主次要有区别
注意笔画穿让
独体字的书写技巧
合体字的书写技巧
纠正结字中的常见病
教学策略:
示范和演示: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示范书写具有良好间架结构的汉字,强调横竖笔画的平直、间距的均匀等要点。例如,教师可以现场书写“书”字,并解释每个笔画的书写顺序和结构。
练习与模仿: 提供练习册或工作表,让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书写具有间架结构的汉字。例如,让学生练习书写“门”字和“窗”字,强调横竖的平直和间隔的均匀。
对比分析: 准备两组汉字,一组是书写得很好的,另一组是书写得不好的。让学生比较两组汉字,找出优缺点,并讨论如何改进。例如,对比“书”字的好坏书写,讨论哪个更符合间架结构的要求。
练字作业: 布置作业,让学生自行选择一些汉字进行练字,要求他们注意横竖的平直、间距的均匀等要点。之后,教师可以检查学生的练字作业,并提供反馈和建议。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些汉字,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并比较书写的结果。例如,每个小组讨论“窗”字的书写,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技巧。
学生示范: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书写的汉字,让他们有机会分享自己的进步和改进。例如,学生可以展示他们书写的“门”字,并从同学的反馈中获得建议。
批判性思维: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间架结构对于汉字书写很重要。例如,讨论为什么笔画的平直和间隔的均匀可以提高汉字的美观度和可读性。
实际应用: 让学生选择一个场景,如制作海报或写信,将所学的间架结构技巧应用于实际书写中。例如,让学生在制作海报时注意字体的间架结构,使海报更加整齐和美观。
知识点:
鼓励学生逐渐提高写字的速度,但不要牺牲书写质量。可以通过定时练习来促进写字速度的提升。
它与字形熟练度、手眼协调等因素有关。提高写字速度可以增加汉字书写效率,但也需要注意保持字迹清晰和准确。
教学策略:
练习与积累: 学生每天练习写一定数量的汉字,逐渐增加练习的难度和数量。例如,每天练习写20个汉字,逐渐增加到50个汉字。
分阶段练习: 初始阶段,要求学生以正常的写字速度书写,然后逐步增加书写速度。例如,初始阶段每分钟写20个字,之后逐步增加到30个字。
节奏练习: 使用定时器,给学生规定一段时间,要求他们在这段时间内写尽可能多的汉字。例如,给学生1分钟的时间,让他们尽量多地写出“中、国、语、文”等汉字。
模仿速写: 给学生展示一段范文,让他们模仿范文的字形和书写速度。例如,展示一段名人手迹,要求学生模仿这个手迹的速度和风格。
字音组合练习: 给学生一组汉字,要求他们按照给定的字音组合进行书写。例如,让学生练习写“家、加、假、价”等字音组合。
专项训练: 设计练习内容,针对特定的字形结构进行训练。例如,针对横折笔画结构的汉字,让学生练习写“未、本、末、未”等汉字。
自我监控: 学生在练习中注意自己的字形质量和书写速度。例如,学生可以在练习后仔细检查自己书写的汉字,看是否有模糊的地方。
适当竞赛: 组织一个写字比赛,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书写汉字。例如,比赛中让学生尽量在1分钟内写出尽可能多的汉字。
借鉴技巧: 教授连笔书写的技巧,让学生掌握如何在书写中加快速度。例如,教学生如何在写“生”字时,将“田”和“一”连起来写。
持续反馈: 教师定期检查学生的写字速度和字迹质量,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例如,教师可以指出学生写字速度提高的同时,应保持字迹清晰。
通过培养这些微观技能,学生可以在写字中更加自如和准确地表达自己。
吴忠豪《小学 语文课程与教学》第二版,74 页。
【阅读文献】
戴汝潜.比较科学的写字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学 2002(6)
郑国民.识宇与写字教学的改革.小学语文教学,2003 (9)
杨丽佳.写字教学“五步曲”.教学月刊·小学版,2006 (7)
【阅读导引】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体现。和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现行语文课程标准更重视和强调写字教学,在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中都对写字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崔峦指出,电脑时代更要重视写字。对低年级学生特别是刚入学初学写字的学生,写字指导一定要到位,教师要边讲解边示范,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力求使每个学生不仅把字写对,而且写得端正、整洁。
郑国民提出,要关注写字的过程,还要借鉴传统写字教学的经验。在开始写字阶段,应该注重基本功的培养,基础打扎实后,再逐步提高学生写字的速度。
结合一年级至六年级课程与评估标准(DSKP)对写字教学的要求,通过不同管道(查找文献、访问老师)初步了解华小生面对的写字问题
探究问题根源,记录在讨论区
针对其中一个写字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矫正策略
列出相关教学步骤
根据内容标准选择适合的写字教材,设计一项写字活动
进行微格教学,课后书写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