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克75 Parker 75
派克75 Parker 75
1963年,美國知名的派克鋼筆公司推出了一款結合當時最先進製筆技術與創新設計的經典之作——派克75鋼筆。
派克75自問世起便被定位為高端書寫工具,定價25美元,等同於當時英國工人一週的薪資,或是台灣民眾平均兩個半月的收入。這樣的高價,卻絲毫未能阻擋大眾對高品質書寫工具的渴望。在1963年至1994年之間,派克75累積銷售超過一千萬枝,成為鋼筆歷史上的傳奇。
隨著廉價書寫工具如原子筆、中性筆的普及,以及數位時代的來臨,手寫的需求逐漸式微,鋼筆銷量急遽下滑,派克75恰巧見證並處於這段書寫文化由鼎盛走向衰退的轉捩點,1994年,派克75正式停產。鋼筆開始被視為一種不再必要的工具,被歷史洪流沖刷,甚至成為「精品」、「嬌貴」或「偽文青」的代名詞。
對我而言,在遠離學生時代、遠離必須書寫的日常之後,我反而愛上了以鋼筆書寫的感覺,手握一支派克75,彷彿能觸及那個屬於紙筆的年代,這支筆所傳遞的不只是文字,而是一種溫度、一份節制與精準的優雅與細膩。
曾想,智慧型手機是否也會如鋼筆一般,有一天走到黃昏時分?是否五十年後,也會有人想方設法弄來一支比自己還老的iPhone,設法讓它再次運作,只為憑弔那曾經輝煌的智慧手機時代?此刻,我只想好好握緊手中的派克75,讓筆尖在紙上輕觸流轉,思緒隨墨跡流淌而出,將內心深處的意念傾瀉於紙上,單純地、深刻地,享受書寫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