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1-18-新住民語文(越南語)期末美食文化課程暨成果發表會:今天是一〇九學年度第一學期的最後一堂課,潘青心老師特別準備了越南美食「越南春捲」的各種食材,讓同學透過簡單的美食製作課程,一方面學習越南語,一方面增進對越南飲食文化的學習,看同學們個個心滿意足,真的是暖身又暖心的一堂課喔!
林瑞珠老師設計字卡比賽,讓二位同學進行搶答
林瑞珠老師和同學在黑板上進行單字字卡搶答遊戲。
109學年,新住民語文—柬埔寨語開課嘍!
109學年,繼續針對華語有困難,想要學習華語的同學,進行華語補救教學課程,讓同學的中文能夠由長足的進步喔!
109學年,潭子國中開始辦理越南語課程嘍!先前受限無法尋覓授課師資,因而一直無法開課。今年潭中在教育局承辦人協助下,首度加入區域國小新住民語文共聘系統中,因此順利請得教學支援工作人員潘青心老師來指導越南語,真的非常榮幸!
今日林瑞珠老師依循訪視委員的建議,特別設計了一堂結合柬埔寨語語文和美食文化的課程,並邀請蔡玉玲校長和教務處黃馨主任、教學組長劉佳旻等共同參加觀課,讓大家在有趣的課程當中,一起學習柬埔寨語和文化,也享用很多柬埔寨美食喔!
109年4月30日在教育局輔導下,本校進行了新住民語文教學訪視,瞭解目前辦學情形。因為國中階段的新住民語文課程為自願開課,且本校為第一年開課,因此積極之餘尚有不足,感謝訪視委員的建議,更感謝訪視委員對於潭中辦理新住民語文課程的肯定!更感謝林瑞珠老師今日擔任了公開授課的艱鉅任務,以及這一年來擔任教支人員的辛勞!老師曾經說,來這邊教學,不是為了利益,而是一份想要傳承柬埔寨文化的心情,令人動容!
黃思嘉老師,透過個別指導方式,教導學生認讀注音符號,希望能夠學會中文音標,增進對中文的認識與學習。
108學年參加柬埔寨語的3位同學中,包含1位是聽覺障礙生,林瑞珠老師恰巧也認識該生媽媽,也能夠針對該生的需求面對面說話,增加音量,指正發音及演練等。
黃思嘉老師,針對由越南國中階段才來臺並安置至本校就學的董○正同學,指導認識中文、注音符號及筆畫書寫,增進對基礎中文的閱讀理解。
本校自108學年申辦新住民語文課程,因國中推動學校較少,因此即獲教育局邀請加入新成立的「新住民語文輔導團」,並由蔡玉玲校長出任場地設備組的副組長乙職,協助新住民語文工作的推動。
黃思嘉老師指導越南來臺的學生董○正認識中文注音符號及常用國字。因為董生幾乎不會說也聽不懂中文,,因此課程中的溝通,有時仰賴翻譯軟體,有時仰賴老師即時英文翻譯,有時需仰賴另一位越南籍同學翻譯成越南文解釋給董生聽。
由菲律賓歸國的學生江○絲,自小六跟隨傳教士家長來到臺灣彰化,輾轉轉學到潭陽國小,畢業後就讀本校。當時因為精通英語,但卻缺少中文認字、閱讀及聽說能力,因此急需華語補救教學。經教務處評估,遴請英語文領域的林嘉書老師擔任華語補救教學工作,指導江生認識國中課本的內容、常見的中文字的讀寫等內容。
林嘉書老師協助將社會課本的課文,以英文翻譯給學生瞭解概要,並藉此指導學生認識學科中的相關中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