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新聞快遞20200731)聖約翰科技大學於109年7月31日舉行卸、新任校長交接典禮,新任校長黃宏斌從董事長張員榮主教及卸任校長艾和昌手中接過印信,成為第9任校長。臺大教授黃宏斌曾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及桃園縣副縣長等職務,擁有超過30年的教學與行政歷練,將帶領聖約翰科大行政團隊勇往直前、戮力打拼,創造光輝未來。
(校園新聞快遞20200727)由教育部委託台灣科技大學主辦『2020技職亮起來 MAKER SHOW』活動,109年7月19日至20日在國立科學教育館舉辦。聖約翰科技大學應邀參與盛會,由工業管理系黃國男主任與業師盧業興老師帶領學生張正杰、陳柏群、蔡智勇及陳家樂等4位同學,以『機器人無人咖啡亭』參展智慧新生活類,並教導現場小朋友學習操作機器手臂夾取紙杯。機器人咖啡餐車在展場中受到熱烈歡迎,排隊體驗的中小學生絡繹不絕。
太陽能車是未來智慧車輛的最佳選擇,也是各國投入資源開發技術的重點項目。而看「老天爺臉色發電」的太陽能,目前需要透過智慧電網的調節以及蓄電池和輔助服務才能提升穩定度。由聖約翰科大艾和昌校長所領導的阿波羅車隊,太陽能車經過不斷測試研發,已進化到第9代。而健格科技在李坤鍾董事長 的領導下,近年來投入再生能源事業,研發微電網與儲能系統,成功搶進東協市場。
(校園新聞快遞20200722)聖約翰科技大學與校內降臨堂聯合辦理兒童喜樂營已行之有年,每年吸引許多家長爭相為孩子報名。鑒於近年氣候異常及環保意識抬頭,為強化國人愛護環境、珍惜資源的認知,並結合社區關懷服務與教育工作,聖約翰科大於109年7月15日及16日兩日辦理「地球防衛隊兒童喜樂營」,邀請淡水區附近的孩子們一同愛護地球、清涼一夏。
(校園新聞快遞20200713)為幫助學生提升挫折容忍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聖約翰科技大學學務處諮商輔導組資源教室於109年6月16日在龍潭渴望園區舉辦『走出舒適圈 挑戰自我極限』平面高低空冒險體驗活動。透過「高空獨木橋」、「高空繩索」、「攀岩」及「大擺盪」等挑戰關卡,讓學生們可以在團隊合作之下,獨自攀爬高空繩索與獨木橋,勇敢面對挑戰。而學生們自發性的互相照顧、支持及互信協調,是冒險體驗中非常珍貴的一環,學生也從挑戰自我之中,了解自己是可以做到的,對自己更有自信。
(校園新聞快遞20200709)位於聖約翰科技大學後方沿線海岸的新埔海堤,自民國73年起未曾整修,經過近千個日子的醞釀,水利署第十河川局近日進行修復工程,預計於今年8月底完工。109年7月8日第十河川局與聖約翰科大簽署「新埔海堤場域多元利用與維護合作備忘錄」,雙方將攜手打造環境教育園區,除重視防洪安全、兼顧生態永續之外,希望透過學校系所專業資源的跨域加值,以及串聯週邊景點、學校形成環狀觀光路線,讓整個海堤成為師生及民眾的戶外學習教室,增加觀光效益。
炎熱夏季到來加上連日高溫,導致近日全台用電量攀升,頻頻創下用電尖峰紀錄,也讓電廠營運瀕臨壓力。政府持續積極發展再生能源,也輔導民間共同開發,其中又以太陽能光電推廣支持率最高。新北市聖約翰科技大學,從2018年起開始推動太陽光電發電,在校舍屋頂普設太陽能板,至今年總設置容量將達近1200千瓦,粗估每年最少可發電約110萬度,成為北台灣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最大的學校。
(校園新聞快遞20200703)甫自聖約翰科技大學老人服務事業系畢業的柯茗馨,大學時期積極參與社團活動,曾前往緬甸進行國際志工服務。榮獲109年全國大專優秀青年表揚的她,日前獲邀代表畢業生於畢業典禮上致詞。柯茗馨說,大學生活真的豐富了她的人生,無論是大三升大四擔任國際志工培養國際觀、拓展眼界,還是大四到校外全職實習,從做中學訓練自己,均讓她獲益良多。而她前往中化銀髮產業全職實習,被實習單位留用,畢業後無縫接軌就業,堪稱是「職場勝利組」。
(校園新聞快遞20200703)為推廣綠色能源,教育部2005年於高雄科技大學設立南部太陽能學校,聖約翰科技大學艾和昌校長不但擔任高科大「光翼e電園」實踐基地主持教授,更持續推動高中職學生太陽能教育,連續15年舉辦太陽能模型車競賽,提供全國高中職生參與能源科技交流及發揮創造力的平台。去(2019)年於澳洲舉辦的「世界太陽能模型車競賽」,基隆二信中學首次為台灣拿下總積分冠軍,台灣5組代表隊在各項競賽勇奪多個獎項,讓台灣創下澳洲賽30多年歷史以來,最佳的單一國戰績,堪稱是台灣之光。
台灣最早完成太陽能競賽車的聖約翰科技大學艾和昌校長,23年前透過專題製作帶領學生打造出阿波羅1號,到現在已經研發出融入智慧科技,並計畫進行太陽能電動車商業運行的阿波羅9號。7/2(四)晚上11點Young Dreamer邀請台灣太陽能車教父艾和昌校長,在空中跟我們分享該如何參與全國高中職學生太陽能模型車挑戰賽,以及如何獲得代表台灣前進澳洲世界太陽能模型車比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