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眼中的金星
古代中國稱金星為「太白」或「太白金星」,也稱「啟明」或「長庚」;西方則有更美麗的名字,古希臘時代稱金星為「愛芙蘿黛蒂」,是掌管愛與美的女神,到了羅馬時代則稱金星為「維納斯」,所以金星的英文寫法就是「venus」。金星的代表符號是「」,意思是帶來和平的使者。
「晨星」或「昏星」
要觀測金星,通常要在日出之前的清晨,或在日落之後的黃昏,才能一睹金星美麗的身影。深夜是無法看見金星的,這是因為從地球的角度看去,金星與太陽通常都靠得很近,白天自然無法看見金星,要能清楚的觀測金星,就必須等到金星運行到離太陽最大張角的位置,我們稱為「大距」,此時金星距離太陽最遠,最容易觀測。「大距」可分為「東大距」和「西大距」,東大距此時金星在太陽的東邊,日落之後的黃昏便可看到金星,西大距金星則在太陽的西邊,日出之前的清晨可見金星。由於金星只能在早晨或黃昏才能見到,所以又稱為「晨星」或「昏星」。
光彩絢麗的金星
金星在天上看起來總是金光閃爍,亮度僅次於太陽與月亮,最大亮度可到達-4.4等,天狼星最大亮度的14倍,是全天空亮度排名第三的天體,也是八大行星中亮度排名第一的行星。金星為什麼會這麼明亮呢?原因有二:第一個原因是因為金星的軌道距離太陽較近,比地球的軌道近了約三分之一的距離,使金星可以接收到的太陽光比地球可接收到的多出了一倍。
第二個原因是因為金星擁有非常濃厚的大氣層,可以將75%的太陽光反射回太空中,反射率在八大行星中排名第一。再加上在地球上以天文望遠鏡觀測金星時,因為隔著地球大氣層觀測,大氣擾動加上光線折射的效應,使金星在天文望遠鏡中看起來光彩奪目,散發出七彩的光芒,簡直就是一顆掛在天上的鑽石!所以稱金星是八大行星中最明亮美麗的一顆行星, 一點也不為過!
金星的反射率全太陽系第一
阿仁老師用望遠鏡拍到的金星
地球的孿生姐妹
金星與地球有許多地方很相似,例如半徑、質量、體積、密度、引力大小、都有大氣層等,各方面都讓人覺得它就是另一個地球。人們對金星的極度好奇,再者又距離地球最近,各國便開始展開對金星的探索,成為人類最早探測的一顆行星。
人間煉獄
人類實際探測金星之後,對金星的美好憧憬完全破滅。金星大氣壓力是地球的90倍,相當於地球海洋下1000公尺的壓力;金星大氣的濃度約是地球的100倍,因為大氣濃度很高,在金星看周圍的景物就像在水中看東西一樣,看不太清楚,天空看起來是一片橘色,無法看清太陽在哪個方位,也看不到影子。火山噴發出的氣體,使空氣中充滿濃硫酸。大氣層97%是二氧化碳,還有少數的氮氣,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使金星的表面溫度高達攝氏475度,成為太陽系最熱的一 顆行星。此外,金星的閃電次數非常頻繁,人類的探測器甚至曾經偵測到單次閃電長達15分鐘之久!
太陽打西邊出來的金星
太陽系的行星自轉與公轉的方向絕大部分都是相同的,都是逆時針,只有金星例外。金星自轉方向與其他七個行星不同,是順時針方向自轉,所以如果在金星上看太陽會與在地球上看太陽不同,在地球上看起來太陽室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在金星上看太陽則是從西方升起,東方落下,與地球剛好相反!
金星日出日落方向想像圖
地球日出日落方向想像圖
度「日」更甚於「年」的金星
金星自轉速度極慢,自轉一周約243天(地球日),公轉一周約224.7天,所以金星上的一「天」比一「年」還要長!此外,由於金星自轉速度太慢,導致金星內部的液態金屬無法快速轉動,幾乎無法產生磁場,使金星成為八大行星中唯一一顆沒有磁場的行星。
會胖也會瘦的金星
由於金星也和地球、月亮等星體一樣不會自行燃燒發光,是反射太陽光才會如此光亮,所以依照金星與地球的相對位置變化,以及地球人看金星角度的不同,金星看起來也會和月亮一樣有盈虧圓缺的變化。
金星也會有盈虧
金星凌日
當金星運行到太陽與地球之間,從地球上觀測,可以看見一個小黑影慢慢從太陽表面穿過,這種天文現象稱為「金星凌日」。金星凌日發生的時間,是以兩次金星凌日間隔的時間為一組,分別以8年、121.5年、8年、105.5年的順序輪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