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要 說 明
起源:108課綱起,全校均需使用學習歷程系統上傳課程學習成果與多元表現。
目的:收集高中三年的成果,並與升學結合,未來在大學選才系統將會出現。
法源: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學習歷程檔案作業要點與本校補充規定。(111.02.10校務會議修訂)
宣導:學生訓練每年訂於8月辦理。國教署宣導PPT(家長說明版、推動務實版、學校說明版)
新進教師研習每年訂於8月辦理。
親師說明(家長)每年訂於報到之6月、7月與親子座談之10月各辦理1場次。
累積課程學習成果:
1.由學生上傳課程學習成果。(指上課時間所產出作品、作業)
2.由任課教師認證該課程學習成果。(確認作品出自學生)
3.由學生勾選至中央資料庫。(提交後,一律不可更改)
累積多元表現:
1.由學生上傳多元表現。(指其他成果:如獎狀、志工時數、證照、英檢、社團、幹部紀錄等)
2.由學生勾選至中央資料庫。(提交後,一律不可更改)
建議課程學習成果上傳內容與格式:
1.建議上傳PDF格式,內容包括基本資料、照片與學習反思(心得)。
2.建議該檔案說明(100字文字),請簡單、明瞭、扼要且有吸引力。(重要)
3.範本不再提供。
4.將說明、心得或反思等內容,放內容最前方。
5.應發揮創意,自行揮灑你的想像空間。
6.請多看優良範本,思考什麼是大學教授要的。
【重要流程】學習歷程上傳、認證、勾選及確認收訖明細
課程學習成果:每學期學生上傳至多15件,並需經認證老師認證,學年合計至多可上傳30件,每學年僅可勾選6件讓行政上傳至中央資烙庫以供未來升學使用。
多元表現:每學年學生上傳至多20件,每學年僅可勾選10件讓行政上傳至中央資烙庫以供未來升學使用。
※ 所有同學需於校方訂定期程(可參考本網站之學習歷程重要期程)內上傳1.課程學習成果 2.多元表現,課程學習成果期程分上下學期,同學需於各學期期程內上傳檔案,並經老師認證;多元表現則以一學年為單位,於此期間皆可上傳檔案。
※當每一學年結束時,學生必須於期程內勾選欲提交至中央資料庫之1.課程學習成果 2.多元表現,若無勾選,先前上傳之資料便無法提交至中央資料庫以供升學使用。
(注意:高三下期程會與往年有所不同,請同學留意。)
※ 學習歷程期程截止後,會由行政將學習歷程檔案提交予中央資料庫,並產出收訖明細予所有同學作確認,請同學們於校方通知後,及時上學習歷程平台確認收訖明細是否正確,若有誤必須及時回報。(詳細流程請看下方收訖明細介紹)
※ 等高三準備申請大學時,可以依據報名的大學校系要求,在高中三年上傳的「課程學習成果」和「多元表現」中勾選所需的檔案(「課程學習成果」大學校系最多勾3件;「多元表現」則最多10件),再上傳學習歷程自述、多元表現綜整心得等資料,一併作為備審資料提供給大學校系甄審。
學 習 歷 程 上 傳
學生於每學期期限內上傳上下學期課程學習成果,於每學年期限內上傳各學年之多元表現。
注意:上傳課程學習成果後,記得選取送出認證,若未經教師認證通過,一律視為未上傳。
學 習 歷 程 認 證
上傳課程學習成果後,可提醒老師們及早認證,以免若有需要修正或重傳的部分來不及在上傳截止日前完成!
學 習 歷 程 勾 選
以學年為基準,每學年勾選該學年上、下學期所上傳之課程學習成果,以及該學年所上傳之多元表現。
注意:資料若未經勾選,則無法透過學校上傳至中央資料庫,將無法於未來升學時使用。(請在當學年勾選)
確 認 收 訖 明 細
➤ 新學期開始時,同學需要確認前一學期由校方提交之修課紀錄及校內幹部經歷是否有缺漏或錯誤。
舉例:111下學期開始時,需確認111上學期之修課紀錄及校內幹部經歷。
備註:請同學經行政通知後盡快完成確認,各項資料皆須各自按下確認鍵,若有問題請及時填寫問題回報。
➤ 新學年開始時,確認前一學年上傳之課程學習成果及多元表現是否有缺漏或錯誤,同時也需要確認前一學期之修課紀錄及校內幹部經歷。
舉例:112學年開始時,需確認111學年課程學習成果、多元表現,以及111下學期修課紀錄、校內幹部經歷。
備註:請同學經行政通知後盡快完成確認,各項資料皆須各自按下確認鍵,若有問題請及時填寫問題回報。
注意:高三下學期分為學術學程與專門學程來分梯次上傳學習歷程檔案(請參考學習歷程重要期程),學生上傳勾選之後,經行政提醒需在期限內確認 1.校內幹部經歷 2.課程學習成果 3.多元表現 三種資料,三者皆需各自按確認。
若有問題請填寫問題回報,請各位同學盡早確認以免來不及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