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領域課程研發

終結飢餓 本教案參加111學年度教學示例競賽,榮獲輔導員組特優。

光明國中林佩瑜老師以SDGs的第二項目標Zero Hunger「消除飢餓」為主題出發,從貼近個人生活的「浪費食物」議題先讓學生有感,再逐漸切入與全球相關的永續發展目標「消除飢餓」,旨在讓台灣衣食無缺的學生們透過探究學習與省思合作進而展開消除飢餓的具體實踐行動。 

竊‧切‧思‧語 本教案參加110學年度教學示例競賽,榮獲輔導員組特優。

光明國中陳雅文老師以探究為核心的閱讀素養教育,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擁有觀察與發現,並以提問與對話開展深刻的思考,接著嘗試進行驗證,最後擁有覺察,讓閱讀理解建立在自己的思考探究上,成為前往未知的力量。

細胞總動員 本教案參加109學年度教學示例競賽,榮獲輔導員組特優。

建國國中蔡明秀老師將生物與表演藝術結合,讓學生在八年級階段,運用不同視野解讀生物課本,組織科學知識並以各種風貌呈現。加深學生對生物知能的認識,更能讓學生覺察人生所體驗的一切,包含各種學習歷程,都能作為創作的養分。

團員專業成長

團員增能策略包含專業成長與學習社群兩種形式,專業成長與每年團務目標相互搭配,邀請不同領域專長的專家學者與團員對話,從中學習並吸取經驗。透過多元的課程分享,深入了解各議題現況與課程設計,可直接應用於課堂或作為課程發想的參考。

學習社群

學習社群安排團員教學示例共備、專書研讀以及發展各校彈性課程亮點。以SDGs為方向,發展桃園在地化的跨領域課程支持系統為目標。SDGs永續發展目標與生活緊密扣連,涵蓋了社會進步、經濟活動、環境保護三層面。落實SDGs是身為世界公民的一份責任,不論貧富、種族與文化,所有人應當透過永續發展規劃受益。 

跨領域議題種子教師-概念為本課程設計工作坊

為擴大服務對象,112學年度辦理跨領域議題種子教師初階培訓工作坊,邀請劉恆昌博士擔任講師,開辦「概念為本課程設計與實作」工作坊,發文廣邀桃園各國中小教師參與。為求成效進行長期且深入的培訓,工作坊為期一學年,8場次,共24小時。預計產出4-5套概念為本課程教案,並進行實作省思,期待輔助現場教師創造一間會思考的教室。

跨領域議題種子教師-入校陪伴增能工作坊

自109學年度起辦理跨領域議題種子教師培訓計畫,以培養可進行長期入校陪伴,協助盤點校訂課程,發展在地化課程或微整形校本課程之人才為目標,稱作「舞動桃」團隊。持續精進概念為本探究策略、跨領課程設計、同儕教練引導、TPACK等專業知能,並依據各校陪伴,進行課程回饋與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