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依據:
1.教育部補助直轄市縣(市)推動國民中小學本土教育要點。
2.教育部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推動臺灣母語日活動實施要點。
3.臺北市國民小學本土語言工作小組年度工作計畫。
4.臺北市高中職以下公私立學校暨幼兒園推動臺灣母語日暨世界母語日實施計畫。
二、目的:
1.倡導母語教學,增進本校師生皆會說流利母語的能力。
2.培養本校師生會應用母語及俚語的能力。
3.增進學生對鄉土文化之認識,培養熱愛鄉土之情操。
二、實施對象:本校師生。
三、實施內容:以閩南語教學為主。
四、實施原則:
1.生活化:藉由日常生活中之母語交談,增進母語溝通能力。
2.趣味化:透過遊戲方式,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培養學生熱愛母語的情操。
3.隨機化:採用隨機教學,增進師生母語的能力。
4.普及化:透過母語教學,將母語普遍推廣到每位學生。
5.環境化:透過環境的規劃,將鄉土語言融入校園中。
五、實施方式:
(一)組織鄉土語言教育推動小組。
(二)環境規劃與佈置
1.依照授課內容規劃班級教室環境。
2.利用佈告欄規劃張貼鄉土俚語。
3.設置鄉土教育圖書專區,鼓勵師生閱讀相關書籍。
(三)實施「台灣母語日」
1.利用每年母親節表演會,家長參加學校活動時,辦理相關母語歌唱、戲劇等活動。
2.實施全校閩南語俗諺教學,並張貼於公佈欄。
(四)教材選擇與蒐集
1.課程發展委員會及鄉土語言教育推動小組依照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選擇教材。
2.任課教師運用網路及相關媒體蒐集教材,並經學年會議及語文領域教學群相互討論後實施。
(五)辦理相關教學活動。
1.各年級依照鄉土語言教學計畫實施教學。
2.辦理各項藝文比賽或其他相關活動。
(六)辦理教師相關研習:利用週三下午教師進修時間,辦理閩南語教學知能研習。
(七)建立鄉土教學各項專業人員檔案。
六、教材:視需要及條件審慎編選教材,開發及蒐集教材。
七、師資:
1.以校內教師為主,並得聘請校外嫻熟閩南語專長人士協助教學。
2.師資培訓:視實際需要規劃辦理閩南語教學教師研習、閩南語教學觀摩會。
3.鼓勵教師參加進修取以得授課教師資格。
八、預期成效:
1.透過閩南語教學能正確利用母語來進行溝通。
2.透過閩南語教學能熟悉鄉土語言的特色。
3.透過閩南語日的實施,學生能認識鄉土文化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