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彈性時間」? 什麼是「自主學習」?
新課綱相當重視自主學習的實踐,在總綱中明文規定,高中學生三年中必須完成 12~18 節彈性學習時間時數,且列為畢業條件。依據學校條件與學生需求,彈性學習時間可做為學生自主學習、選手培訓、充實(增廣)/ 補強性教學及學校特色活動等之運用。
自主學習不是「自習」,是要學習自己規劃學習主題內容和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做自己學習的主人。
從小都是由老師和父母為你的學習做主張,上了高中,要開始進行自主學習也是一件需要學習的事情!自主學習能挑選自己有興趣的事物,或是針對生活周遭的問題探討解決方案,或是想了解課本以外的知識,精進自己「發現問題」、「尋找資源」、「解決問題」等能力。
也就是說,自主學習,是「學習者根據自己需求,設定學習目標,決定學習內容、方式、進度和資源,並為自己學習結果負責任的一種學習歷程。」
接下來,就跟著三重高中圖書館來逐步了解自主學習吧!
自主學習與大學選才
根據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統計,高二同學於高三申請入學時 (114 學年度),各大學校系針對學習歷程檔案參採項目之「多元表現>高中自主學習計畫與成果」,共有 1785 系組,佔全國系組 87.5%。
清華大學教務長焦傳金在天下雜誌的訪談中提到:「本校全數採計高中自主學習計畫與執行成果,希望展現具體證據,讓大學端知道孩子的興趣、學習策略和生命故事,或如何在失敗過程中,尋找解決方式與反思正面意義,從「沒有課業壓力下,真正想要學習的主題」,可看出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執行態度。選才原則是希望看到學生針對個人興趣、專長,展現對學習的主動性,或對特定領域的學習熱情與成果。」
可見自主學習在大學選才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更重要的是在自主學習中找到最好的自己!
現在所有的學習都是為未來的生活做準備!要在 AI 新科技快速成長的環境中生活,要為了現在不存在的行業做準備,你覺得在學校培養的技能夠用嗎?這也是為什麼你現在就要開始學習如何靠自己學習!大家一起加油!
自主學習流程說明
科展、程式設計、運動訓練類的自主學習項目,如果需要使用實驗室、電腦教室及操場等場域,需經過管理老師同意。
科展及運動訓練的自主學習計畫,需另自行尋覓該領域專長教師或運動教練做為自主學習指導老師,待指導教師同意指導後方可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