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遙遠的他方,我們未曾知曉的他人~『中亞手繪旅行』出版!!(封面構想來自烏茲別克刺繡圖紋,十分地民族風!)
雖然是第三本書,但還是覺得出書的感覺很神奇、很不真實,摸著書,當初在中亞一點一滴慢慢畫下的東西就這樣印刷成冊,覺得自己的日記好像被偷偷拿去複製了!
雖然手繪日記是在去年夏天的旅途中,就已經寫了,但是延續我慢吞吞的作風,拖到現在才出版,我做事情的習慣,總需要一些時間去沈澱、整理,才會比較清楚自己想要的方向,所以儘管後來日記並未做太大規模的調整,但是我仍然覺得這樣一段時間的沈澱是必須的。
在我們所生存的現實生活中,常常必須做一些妥協,好像很少能為自己做一些什麼?能夠為自己寫一點、畫一點什麼,甚至開開心心地出版一本自己看了也喜歡的書,這是莫大的幸運!謝謝出版社裡為這本書努力的工作人員,能讓我有很大的空間去弄這本書!
我還沒去書店看看書上架的狀況,但我很好奇這本書會被擺在哪裡?因為在旅遊書的分類中,從未看過有關中亞的類別,也許這本書會被擺在『遊記』類?『俄羅斯』類?『亞洲概論』?或者是『其他』?
對大多數的人而言,中亞是很陌生的地方,我並不是為了挑戰險地,才到這些別人口中的怪地方去旅行,我的出發點僅僅是好奇罷了,很想去看看這些地方的人是怎樣生活著?我所到之處,生活水平並不如台灣來得高,但我很少抱怨,因為『這就是這裡的樣子啊!』,我來這裡,不就是想看看這裡真的的樣子嗎?抱著這樣的想法,自己越來越能接受每件事物原本的面目,不管是在中亞,還是在台灣,不管是在旅行中,還是在日常生活中。
有時會想,到這麼遠的地方,為的是什麼呢?我想,不只是那一道彩虹,顛簸的路途,觀照的不只是自己的樣貌,而是那些遙遠他方,我們未曾知曉的他人。
這是最佳旅行拍檔Fish為我寫的序裡,我最喜歡的一段,有位很久沒有聯絡的朋友也告訴我,這段文字讓他很感動。
我很難回答:『中亞好不好玩?』這個問題,因為這其中的體會是無法用『好玩』、『不好玩』這樣決斷劃分的文字去形容,我只能將這些細瑣,就這樣在書裡攤開來,讓大家自己去感受了,全球化的浪潮正在席捲中亞,許多傳統的事物消失得非常快,這本手繪旅行日記是從生活切面出發,紀錄一個時代轉折中,那些不曾被注意、稍縱即逝的小細節,手工刺繡的圖紋、雲彩般的布匹、伴隨小朋友成長的紙牌、一本台幣兩塊錢的中亞作業簿.........等,都在這本書中如實呈現。
一個人的旅行,我有很多時間和自己相處,可以充分發揮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嘗試在有限的媒材上做更多變化,如果說,每個大人心中都藏著一個小孩,那麼,這趟旅行下來,我心中的那個小孩,在畫畫這件事,『玩』得非常開心,想起那些塗塗寫寫的時光,就忍不住微微笑。
另外,書中的『peiyu的地理教室』單元,供老師及學生們做參考,書的後面附照片光碟(內有照片四百餘張),希望除了書中的小幽默讓大家會心一笑外,也能給大家帶來知性的收穫,這次的地理教室小單元介紹了『吉爾吉斯山牧季移』、『鹹海浩劫』、『烏茲別克的棉花生產』、『蘇聯解體後,中亞獨立的民族問題』、『從烏茲別克民居型態探討人地關係』、『從毛毛帽來看大陸性氣候特徵』…….等等(懶得打太詳細!),嘿嘿!希望你我都能增加常識長知識。
希望這趟紙上旅行,讓你到那遙遠的他方,看看那未曾知曉的他人,是用什麼樣的面貌生活著。:)
看到自己的書在網路上被介紹,感覺很神奇哩!
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別人連聽都沒聽過的國家,手繪旅遊作家張佩瑜就這麼傻呼呼地闖了進去!結果......
繼《土耳其手繪之旅》及《土東?伊朗手繪旅行》之後,喜歡挑戰險地旅遊的手繪作家張佩瑜又再一次冒險前進神秘的國度:中亞的烏茲別克與吉爾吉斯。
聽起來充滿奇幻想像的中亞之旅,實際上是趟迷糊不斷、險中有樂的驚險旅程:遇到軍事基地爆炸、拿不到簽證、在背包客旅館裡當起中文老師、在吉爾吉斯中暑、參加豪華騎馬健行觀光行程等,甚至還莫名其妙接受了當地記者採訪,分享起外國旅客在烏茲別克旅遊的經驗與感想。
糊塗的佩瑜這回還把粉彩紙帶成了色紙,粉彩畫沒畫成,只好物盡其用、將色紙剪貼作畫,創作出邊地異國的風格;色鉛筆的樸拙筆觸、淡淡的水彩,不管是黃沙滾滾的中亞絲路古城、或是天山上晨霧迷濛的高山湖泊,都躍然紙上。最令人驚喜的應該是頗具民俗風的顏色、花紋,在傳統建築的牆壁上、當地居民的衣著上、飾品上......,佩瑜秉持『手感精神』畫下許多傳統工藝匠師的「手感作品」,本書的封面十足地「民族風」,設計構想即是來自中亞傳統刺繡圖紋。
地點也許偏僻,生活水平或許不高,一支筆、一本日記本,再加上隨性的旅遊態度,?人有?福的佩瑜總是能玩出最有創意、最精彩的險地之旅!
本書特色
書中收錄作者特製剪紙及水彩畫作品,並附贈中亞風景圖片光碟。
坊間難得的中亞旅遊書籍。
以下是聯經出版社的圖書基本資料...............
目次
念頭與出發
穿越千山萬水,順利抵達
一事無成的一天
與吉爾吉斯簽證奮戰
在博物館吹一整天冷氣
跳蚤市場大探險
得來不易的吉爾吉斯簽證
順利抵達布哈拉
古城中的閒晃
爆炸驚魂夜
拜訪人偶工匠
布哈拉建築之美
燜爐烤肉之真人演出
遇見星星女孩
Khiva希瓦生存手則
市集漫遊與離情依依
前往Nukus努庫斯
很無聊的城市,很棒的博物館
前往木伊那克Moynaq
漫長的火車時光
撒馬爾罕的墮落時光開始
趕集小血拼
你會說中文嗎
認真參觀景點
暈頭轉向的轉車日
在Boysun無所事事
宰羊宴客吃大餐
我終於看到博物館了
打混日
前往Margilan馬爾吉蘭
轉移陣地
在清真寺睡覺
Rishdon一日遊
Chartak訪友
被報紙採訪,前進吉爾吉斯
我中暑了
用功讀書
再出發,前往Arkit
鄉間生活
去湖邊游泳
儲備蔬果好過冬
全吉爾吉斯最美麗的公路
騎馬上山
懶惰日
抵達Kochkor
莫名其妙包了Song-Kul行程
騎馬健行
清晨,在氈房的微光中醒來
參觀羊毛氈工廠
參觀牛羊市集
回到Bishkek
畫下旅程的句點
如果旅行最終是到達了遠方,那麼到達遠方到底是去做什麼呢?
2007年的夏天,和Peiyu一起去了中亞的烏茲別克和吉爾吉斯旅行。在吉爾吉斯的山區,每天一班往山裡去的小黃公車運載著山上的物資,馬鈴薯麻袋、空了的馬奶酒罐,兩隻動物市集裡換來的羊,我們坐在車裡看到一望無際的草原地平線盡頭有一道彩虹,車裡喧囂依舊,我聽不懂他們興高采烈地談論些什麼,但能從空氣裡聞到他們一天結束的神情。空氣裡起著小黃公車的氣味,無論如何都要為上車的人擠出一個小小的位子的步驟永遠不會被省略、也不會錯亂而起爭執,年紀最小的孩子得讓為給老人、女人和小小孩、大人,直到空氣漸漸冷凝,到達最後一站,公車司機帶著山下information office服務人員幫我們寫的俄文紙條遞給了山上一戶人家,那一夜我們住在河邊的蒙古包,感覺連星光都是接近天際的。
有時會想,到達這麼遠的地方,為的是什麼呢?我想,不只是那一道彩虹,顛簸的路途,鮮鮮河水,觀照的不只是自己的樣貌,而是那些遙遠他方的細節,我們未曾知曉的他人。
Peiyu2008年的夏天再度出發前往中亞,2007年的美好情份繼續延續之外,我想,她帶回來給我們的,不只是觀景窗可以獵得的風光美景、畫筆可暈染的發光山巒,也許會是另一種視力,另一雙眼睛,可以傳譯這個世界某些共通語言的視野。
旅行的生活細節,也許是傳譯的某個切入點,跟著一個切入點發射到遠方,會到達天際的哪一點呢?
基於對於旅伴peiyu的深深瞭解,她常把她的理解以一種慧黠幽默的暗語來拼寫密碼,如果你(妳)好奇的話,千萬別錯過任何細微的細節喔!
Fish in Hualien Feb. 16, 2009
聽說,大家都不是很注意書背後附的那張相片光碟咧!為了避免大家把書後面的相片光碟拿去當飛盤丟,作者(也就是我)在這裡介紹一下好了!
從『土耳其手繪旅行』、『土東伊朗手繪旅行』到現在這本『中亞手繪旅行』,書的背後都有一張相片光碟,主要的考量是因為書中是以手繪圖片為主,為了顧及有些讀者會想看看真實的照片,所以特地在在書後面贈送我自己拍的相片!
雖說不是什麼好美好美的照片,但好歹也不傷眼!
朋友們都覺得我的手繪圖比相片好一萬倍,因為我實在不懂要怎麼拍出好看的照片,不過我拍的照片就像是一般教學用的照片,雖然談不上美感,但是主題絕對是『大又清楚』!
相片光碟中的檔案是ppt簡報檔,方便老師們做為教材使用(我真貼心!)
另外在每一張照片下方會註明頁數,方便讀者對照著書本,看看我畫的東西到底長什麼樣子?(畫得不像的話,不用費心寫信來跟我講唄!)
這次的相片光碟有四百多張照片喔!我覺得我好認真喔!
是的,我要出新書了!雖然愚人節快到了,但我沒有騙人!
照片是在烏茲別克的Moynoq(木伊那克)拍的,
鹹海退卻之後的廢棄漁村裡,曾經繁榮一時的旅館,空蕩蕩地,
偶爾會有幾個像我一樣好奇的觀光客入住,
其他的,什麼都沒有了!
這卻是此行中,我最喜歡的一個地方
我站在號稱為船墳場的沙灘上用水彩和簽字筆畫下兩張速寫
旅館裡沒有桌子,風跟著光線,從小陽台穿進來
我坐在旅館的地板上,以床為桌,一筆一筆地刻下當下的心情
絕大部分的時間,我呼吸著孤獨的空氣
出書這種累人的事情,得當成『專案』來處理,
放寒假的時候
我開始整理日記原稿
手機關機
還找藉口給自己換了新的超大螢幕(日記是用手寫的,關電腦螢幕什麼事啊?)
規定一天工作十二小時,每天晚上固定放風兩小時,(但我放風常超過兩小時!)
如果進度順利,就能吃一客麥當勞的草莓聖代(冷天氣竟然吃草莓聖代!垃圾食物!但我還是不爭氣地吃了!)
我每天都很乖,都有吃到草莓聖代!但我每天都沒做滿十二小時,
牆壁上貼著一張張提醒自己注意編排順序及頁數的小紙片,
喔!我的書桌牆壁簡直是一團亂,亂貼很多東西,
『不要急,慢慢做』~我總是這樣提醒自己!(鬼!慢慢做,做得出來才怪!)
有些日記在旅行中就是跳著寫的,害我很難排序,老是把頁碼搞亂!
每天規定自己必須工作的十二小時中,
很多時候,我都是在發呆,(嚴格來說,是沒有吃草莓聖代的資格的!)
發呆一兩個小時,然後才能持續做幾個整理的動作,
老是把頁數移前移後,但後來的結果,其實都差不多,
常常摸著那些日記,想想這邊怎麼會這樣畫咧?(真是無意義的動作啊!)
不然就是覺得自己超厲害的,然後沈醉在讚賞自己的氣氛中!(果然是個容易沾沾自喜的傢伙!)
牆壁上,十幾張粉紅色的便利貼一一被我撕下,
稿子也差不多整理好了,
這個『專案』終於快要結案了,再不結案,我就要變傻了!
書在四月中即將出版(希望來得及!謝謝出版社所有幫忙者的辛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