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是把自己的身體拋向世界,藉以認識了世界;也是透過世界,回頭更認識了身體。」
〈走路,是把自己的身體拋向世界,藉以認識了世界 〉詹偉雄
「回到一個自然的世界,你這些沈睡的紛紛醒了過來,你突然發覺你的靈魂變大。你的思考會因為你身體的感受產生一種跳躍。我們在現象學裡面講說,萬事萬物的思考原則,你會從人的那一邊,抓到你跟人的自然那一邊,你會重新建構起一種生命的態度。」
[聊退休的規劃和體悟]詹偉雄 蘭萱時間 青春作伴專訪
「在爬山的時候,你的身體要跟山有遭遇。譬如說,兩天前我才在台灣最困難的山裡面,這個時候,大概是這個時間點,那個山叫作甘藷峰跟無名山,是中央山脈北二段裡的,它是兩座比較偏遠、也是比較困難的百岳。在爬這個山的時候,你的身體是要手腳並用的。譬如說,旁邊是斷崖,你的身體要從這邊走,你心裡面對這個斷崖,你會有緊張感。你全身大概所有一億個細胞全部醒過來。譬如說我的左手要抓著旁邊的箭竹,右邊可能就是八百公尺深的深谷,然後你小心翼翼維持你的平衡,然後你過了這段之後,停下喘一口氣,看看你經過的地方,雲霧這樣子起來,這時候沒有他人,這時候你的生命狀態是你跟你的山之間構成的。你也感謝山,它對你提供恰當的援手,你的手在需要一個支撐點的時候,它剛好有一個突出的岩稜,你知道你運用你腳上一個你過去未曾運用的肌肉,把自己的身體提上去。所以在台灣爬比較艱難的山的時候,你會發覺,你的身體跟山某一刻是結合在一起的。」
[聊退休的規劃和體悟]詹偉雄 蘭萱時間 青春作伴專訪
「向死而生,這是現象學裡面一個核心的概念。現象學是說,你身體感受到世界的關係,讓你產生一種對生命的想像。海德格講是說,一般人都在逃避死亡這件事,可是當你確認你即將要進入死亡的最後的瞭望的時候,你的生活馬上變的會通透起來,你會想要在你剩下的時間裡面,讓你的生命經驗得到最大程度的開展。現象學它把所有人類世界裡面,所有理性的判斷、道德、責任全部用一個括號把它懸擱起來。也就是萬事萬物它對你都有召喚。可是,你在城市裡面你有很多的義務,那你回到自然世界裡面,你看看那一些召喚比較強,你就往哪裡去,你的生命就獲得一種開展」
[聊退休的規劃和體悟]詹偉雄 蘭萱時間 青春作伴專訪
「你要知道,山是有皺摺的。你想像一片布鋪在這個山上,你如果全部把它貼滿,最終你把它攤開來,它是十倍於台灣的面積大。所以,你在山裡面,你感受到的空間感是跟在平原感受到的空間感是完全不一樣。那個巨大啦!那個遼闊、深遠,自然會帶給你一個教育的力量。人自我想像的起點,是從自然那邊而來的,自然會籠罩於人之上。」
[聊退休的規劃和體悟]詹偉雄 蘭萱時間 青春作伴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