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完成小測試,看看自己是否具備查核資訊真相的能力:
在資訊泛濫的「後真相」年代,錯錯誤訊息及虛假訊息隨處可見。
社交媒體廣受歡迎,人人都可自由及主觀地表達意見,令一些製造輿論的人藉此捏造謊話,散播謠言。
我們應培養查核資訊真偽的能力,不能單從首次印象便對媒體訊息和資訊妄下判斷。
假新聞是故意造假的資訊,為了某些利益作出宣傳或誤導大眾,以下為五種假新聞種類:
在網絡年代,人們很容易接收新聞及各種資訊,而且資訊量龐大,令大家面臨「資訊超載」的情況,因而缺乏時間去思考和分辨資訊的真偽優劣,導致假新聞有更多機會四處流傳,令人更易相信這些資訊,對個人或社會產生不良影響。
Deepfake (深偽 / 深假) 是透過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演算法,將已有的影片和圖像,合成或疊加到目標影像上,偽造目標人臉的動態面部表情,也即是「換臉合成技術」。Deepfake 除了應用在影視娛樂的特效製作,亦被用作詐騙,以下是一些識別造假影片的方法:
個案:比利時政黨廣傳特朗普 Deepfake 造假影片
比利時政黨 Socialistische Partij Anders於 2018 年5月在 Twitter及 Facebook 平台上,發布了一段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講話片段。該影片的觀看次數多達 20,000 次,而片段中的特朗普不斷嘲諷比利時仍然留在巴黎氣候協議。然而,片段中的他頭髮和嘴巴動作都非常不自然,後來被揭穿為 Deepfake 製作的虛假影片。
資料來源:BuzzFeed News (2018年5月20日)
辨別社交平台資訊真偽的步驟:
1. 查看URL
2. 檢查發出的日期
3. 了解資訊來源
4. 與其他資訊來源的相同資訊內容作比較
5. 查看標題與內容是否一致
6. 了解資訊所持的理據是否充足、合情合理
7. 反省是否因個人喜好而認同資訊內容
以下搜尋器可幫助你查核網上資訊的真假:
觀看「辨別資訊的真偽」影片,完成以下小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