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作品

《風萃》 中華聖潔會靈風中學二十五周年文集 

封面及內頁

封面.pdf
文集.pdf
中華聖潔會九十周年徵文比賽文集.pdf

尺子 

                                                                                                                        6A 林均和(第十二屆大學文學獎⸻少年作家獎) 

              天有高度,地有厚度,海有深度。而度出這些度數的功臣⸻尺子, 卻往往被人忽略。尺子,是我們用來量度的工具,經量度後,我們所見到的 度數便是我們認知的答案。但除了觸手可及的物件,又沒有什麼可以量度 呢?其實,萬物皆可量度,無論人、事、或物。人們無時無刻也在使用尺 子,因為它就在你心裏。 

               心裏?難道細胞也用 尺子?非也、非也,是你 在用尺子。還不明白嗎? 讓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一個小偷去偷竊,把偷來 的錢財分給平民百姓,到 底他是行善還是作惡呢? 「錯!偷竊是犯法的!那 就 是 錯!」「 等 等 …… 但 他是為了百姓的福祉才去 劫富濟貧的啊!那麼他是人民英雄。」那到底誰才正確呢?其實沒有正確答 案,只有最符合你尺子的答案。沒錯,剛剛你已在不知不覺中用了尺子。每 人都有獨特的尺子來量度對錯。他認為小偷是錯的,正是因為他用了一把名 為「守法」的尺子來量度。當然不同人所注重的尺子也不一樣,因為這些尺 子隨着價值觀和角度而變。但尺子又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呢? 

              我們量度事情或人事時就必要用到尺子。而事情與人也有不同的種類, 一把直尺又怎樣能量度到他們呢?正如現實中也有不同的尺子,我們也可以 有不同的準則。例如,在認識別人時,首先會用到軟尺。我們的軟尺會量度 他人的身材、五官,第一時間了解是否與人有共同的興趣才與其交好。下一 步,我們會用三角尺,從多角度來量度他,行為舉止、談吐禮儀、性格態度 等等,從而分辨這個人的特質。最後才是直尺,量度此人是否正直,是否值 得信任或深交。可見尺子在任何情況下也不可或缺,因為她是我們用來判斷 的工具。 

              但尺子的不同便容易引起紛爭,正如上文提及的小偷。工具的不同其實 並沒有對錯,所以不用費心於「改變」別人的尺子。有兩位古人便熱於以尺 論事⸻莊子和惠子。有一天,他們在討論有用、無用,便開始拿出各自 的尺子來量度。惠子認為「木直中繩」:木材,要筆直得符合墨線才「有用」。 莊子卻不同意,樹木長得歪歪扭扭因而沒有被斬下來,這對樹木才「有用」。 木材符合墨繩是人類認為的「有用」,木材不符合墨繩而長得曲折才是樹木 自身認為的「有用」。兩者用不同的尺,量度出不同的觀點,又哪有誰對誰 錯呢?但可以斷定的是,莊子的尺比平常人更獨特,他能以樹的尺子來量度 有用,正正是用尺的妙處。能以他人、甚至死物的角度出發量度同一事件, 得出的「度數」也有不同。而不同的度數能為我們帶來更多的體會。更多的 體會別人得出更準確的判斷。尺子就是如此環環相扣地影響着我們。我們又 何不效仿莊子,多備幾把尺子呢? 

              尺子能讓我們了解人、事、物的面目,正確、不正確、善與惡也都是以 尺來量度。但世上沒有完美、絕對的尺子,事物的道理,也只是自己尺子所 衡量出來的。如果「一尺走天下」,可能只能衡量出片面的度數。所以我們 應多借助他人的尺子來量度出更多的度數,已得出萬物的「真確值」。 

分裂

霍詠詩(中六)

地方的心臟在跳動,無數的細胞在當中工作著。

在一間燈火通明的辦公室中。

「你好,敝公司最近有一個新的月費優惠,不但月費低廉,而且首次申請還會附贈多項禮品……小姐,這次優惠真的是機會難逢,等等啊,小姐,小姐!」

男人本來語氣激昂,手舞足蹈著,但這時卻像一隻戰敗了的公雞,顯得垂頭喪氣。

一滴滴汗水從他的頭上流下,把他的頭髮都黏貼在額頭上。

電話推銷的工作,除了是一種說話的藝術,還是一種激烈的鬥牛運動,除了講求推銷員的體力,還得應付各個兇猛的客人,經常被掛掉電話是少不了的,偶然被客人莫名其妙的咒罵,也是常有的事。

這是他的工作,亦更糟糕的是,他今天只接下了一宗生意。

雖然討厭推銷員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卻為了生活,一切都得要接受的。

看著身邊的同事正在唇槍舌劍,那一張一合的嘴唇如同激烈交熾的刀劍,男人苦笑了一下,再次拿起了電話。

「你好,敝公司最近……」

分裂。

拖著沉重如鐵的身體回到家中,男人和家人吃完晚飯後,正準備去洗澡,電話聲卻在這個時候突然響起了,男人自然而然地拿起了電話聽筒。

「鈴鈴,鈴鈴,鈴鈴……」

「你好,啊,是母親嗎?對啊,我才剛剛放工回到家中,嗯,已經吃過飯了。你收到這個月的家用了?那真的太好了,你也早點睡吧,晚安。」

掛上了電話,男人嘆了一口氣。

自幼都是奶奶把他養大的,他腦海裡很少和父母一起生活的記憶,但父母之恩深如海,現在他長大了,父母的生活,他是一定要照料的。

分裂。

洗澡後,男人繼續準備開會的資料,這時他的兒子放輕手腳地打開了房門,手上拿著一本簿子,躡手躡腳地走了進來。

「爸。」兒子輕輕的喊了聲。

「怎麼了?」男人擦著酸痛的眼睛,眼皮好像被一塊沉鉛壓住了,那是用手移不開的重量。

「這個,這道數學題我不太會做。」兒子指著手上的簿子說。

「來讓我看看吧。」

過了十五分鐘後,兒子仍然在房間中,除了疑惑外,還有可以看到的害怕。

男人不耐煩地皺起了眉頭,真是一個笨蛋,已經十五分鐘了,這麼簡單的題目也不會做,他還會準備開會的資料,這樣下來不到凌晨三時他還是不能睡的。

資料是一定要準備的,更重要的是,他已經很累了,還得面對這道小學的數學題,還有的是自己的笨蛋兒子。

但看到兒子努力思索的樣子,他深深地嘆了一口氣,把那心中的怨氣都驅趕出來。

「不要緊,我再解釋一次,你看看哪一部分不明白再問我吧。」

作為一個父親,幫助兒子學習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這些他都是知道的。

房間中再次只有他講解的聲音。

分裂。

凌晨二時左右,男人終於可以睡覺了。

「工作完成了嗎?」沙啞的聲音輕輕說著。

「嗯,把你吵醒了,真的很對不起。」

「也沒什麼,你也辛苦了,最近工作上還可以嗎?」

「還好。」

「最近我工作的公司裡傳著裁員的消息,要是我被公司裁減了,家裡少了一份收入,大概會很吃不消吧。」

聽到妻子擔憂的語氣男人沉默了起來。

「我們的兒子年紀還這麼少,將來教育的開支也不知道怎麼辦。他好像對彈鋼琴很有興趣,你說我們要不要現在減省一些家用開支,好讓他多學習一樣才藝,對他的將來也有幫助啊。」

「好了,我再想想吧,總有辦法的。」

不久後身邊傳來微弱而有節奏的打鼾聲,男人也靜靜思考著家庭開支的問題。

他是要負起家庭擔子和責任的男人,孩子的前途也是必須思考的事情。

總不能叫自己的妻子擔心這些的。

分裂。

我坐在機艙中好像長了一雙翅膀。

身邊被柔和而溫暖的光輝包圍著,四周都是連綿不斷的雲海,在蔚藍的天空中承托著我的翅膀。

男人專注地駕駛著。

曾經他的夢想是成為一位飛機師。

擁有了翅膀,世界就再不是站在地上而已,我可以看到更遠更寬的地方。

為什麼會折斷了自己的翅膀?

家中一向緊絀的生活。

完成中學的學業後就不得不投身社會。

組織了家庭後更不能放棄自己的責任而追逐夢想。

殘酷的社會我必須要生存。

所以我有自己的犧牲。

偶爾的失神,飛機失去了控制,在空中受著氣流的震盪。

憤慨,失望,不甘。

男人從噩夢中驚醒了,喘著急速的氣息,汗流浹背。

「我這是怎麼了?明天還得要上班。」

抺了抺汗水,男人把真正的自己再次縮回被窩中。

夢想被包裹著成為了蟲蛹,缺乏了氧氣和食物,它只會邁向死亡,而不是陷入沉睡。

細胞分裂後找不到自己的本體。

分裂,分裂,分裂。

(此文章榮獲第六屆香港浸會大學文學獎「少年作家獎」) 

禁區

周明皓(中六)

           不論現實生活或是每段關係中,「禁區」一詞常常出現在身邊,有人說「禁區」均是約定俗成的。但這又是否一個正確的答案?本人可以告訴你,不是。

           無疑,現實生活中的「禁區」顯而易見。地區上的禁區,像是香港的沙頭角區,打鼓嶺區等,這些地域均需要俗稱「禁區紙」的通行證才能進入,但為什麼被稱為禁區卻無人問津。

           再舉一例,法律的「禁區」。眾所周知就是不能觸犯法例。作為良好公民,遵守法律是基本義務,就是有人好端端去觸犯法例,被捕、監禁。或許犯的罪不一,但每個罪犯都會反問一句︰為何不可犯罪?

            「禁區」為何存在?為何大家不敢踏入這地方?沒有真正知道「禁區」存在的理由,卻盲目地跟隨大眾步伐,才成為了所謂的約定俗成。是的,地區上的「禁區」會存在可以是因為歷史源由,也可能是居民的反對,不讓地區開放,是的,法律上的「禁區」會存在可以是因為保持良好的社會秩序,也可能是統治者所定的規條,但這些到底是基於什麼而出現的原因,不難發現是基於自身的不安全感。

           不論是定下「禁區」者,或早跟隨上頭以及大眾走的跟隨者,他們內心深處均有著不安,定下「禁區」者,像中國古代的暴君秦始皇,為了鞏固自身權力地區,大力禁止民眾的言論自由,又因謠言殺害數以百計的書生,深怕自身權力受到外界衝擊而動搖,又命令臣子鑽研長生不老藥,但求自己能不死,令權力永緊握於手,立於不倒之地。但不論做什麼,人終會死,皇朝終有衰落的一天。做如此多功夫,許多時候是只求安定內心的不安和恐懼。定下「禁區」者除立下不讓人涉獵之地外,更希望把一切掌握於手中,以圖一時之安穩。

           那跟隨者呢?既沒如統治者般的大野心,為何仍有不安全感?跟隨者大多的不安感源於害怕後果的心態。在這說的,是指日常生活上的不安全感。無疑跟隨法律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利人利己,又不用被罰,但仍有人以身犯險,又是為什麼?除了是心理變態外,更有時候是擇善固執,像是近年參與佔中運動的黃之鋒等人,他們為了追求民主自由而發起靜坐活動,後來的驅散行動中與警員發生肢體衝擊,無疑是犯了罪,但這些人為了所追求的而踏出了這一步,或許他們犯了法,但背後卻又鼓舞了不少民眾參與和支持。他們的勇氣激勵了大眾,而這正是所謂跟隨者所欠缺的,為何後來多了民眾支持,就是因為他們敢想不敢做,害怕踏進了法律的「禁區」而被罰,需要承擔後果,不安全感使他們繼續跟隨社會,跟隨大眾,只因缺乏一個勇於踏出第一步的領導,先驅者。

           不說政治,談論人際關係上的「禁區」。人間有情,但這裡所說的不是溫暖人心的情,而是日常生活的感情。不少人均有最少一段關係,親情,友情,愛情等等。人們常說要建立一段關係很難,但要毀摔卻很容易。是的,這可說是真理。每個人的底線正正就是關係中的「禁區」,但底線又沒有一定的定義?又是否約定俗成?像我於文章所說,不是。

           每個人的底線不同,有的行為上,有的是言語上,又有的可以以物質條件作一段關係的底線。確令人匪夷所思。為何物質條件可當作底線?因男友或丈夫沒錢而罵他廢物的女性就是一個例子。罵完便可以因為這條件而分手,這算是哪門子的底線真是不得而知。但底線確是令人與人之間關係破裂的原因。古人也因志不同道不合而斷絕關係,何況現今社會的人也因自身的底線而拒交?

           或許正因如此,人變得冷漠起來,害怕踏進別人的「禁區」而不敢與人深交,特別在現今「講金不講心」的時代,人們都這麼認為。一方面害怕熱臉貼冷屁股,另一方面又怕踏足對方的底線,令人討厭自己,而更多時候是怕踏足對方底線的後果,這在青少年身上更顯而易見。經過多年的宣傳教育,每位學生當然明白和了解霸凌是不當的行為,也是種害人害己次之事,但為何學校仍不乏這種事情的發生?這正是害怕後果的源由。霸凌者有如所謂的定下「禁區」者,他們都因為想顯出自己是最強的而生理或心理的方式傷害被霸凌者,而霸凌身邊總不乏追隨者。追隨者大多害怕反被霸凌而一同霸凌弱者。兩者行徑一致,但心理不同,霸凌者明確定表示出別人必須服從自己是一底線,若不這麼做則欺負他人,但跟隨者則是害怕後果,兩者合起來便成了霸凌。

           由此可見,所謂「禁區」,許多時候建基於自身的不安感而引致,但可否想過,勇氣並非革靠萬全的準備和不斷猜測得來,而是願不願意做自己認為是對的事。

           「禁區」的確使人不敢前進,但到底不敢的原因是害怕後果,還是真的為他人設想?不論何者,「禁區」並非是絕對,為何不勇於了解這神秘地區呢?

(本文在香港中學文憑試中取得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