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現場實地觀星,學習基礎天文知識
-從中國古代天文知識,提升同學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及興趣。
-學習編程 AI 課程製成「衡」星無限程式
-搜集有關光污染的數據作分析
-體驗光污染對星空及大自然的影響
-喚醒同學愛惜大自然、提升同學對環境保護及可持續發展的關注。
本校成為「Globe at Night – Sky Brightness Monitoring Network」光污染監測站
本校價值觀教育組與香港大學光污染研究所合作,於2025年3月24日透過香港大學光污染研究所於本校8樓天台設置收集光污染數據的站點,讓本校成為「Globe at Night – Sky Brightness Monitoring Network」研究項目香港第12個收集光污染數據的站點(全球多個地方設立光污染監測站,目前全球共有6大洲24個國家共88個收集站點) ,推動國際性的光污染研究。鳴謝香港大學光污染研究所讓本校能成為全球多個地方設立光污染監測站之一,讓本校及學生一同為地球及社區出一分力,同心推廣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
從觀星體驗學習保護環境
現場實地觀星,認識香港的星空
透過冬季及夏季的觀星體驗,認識不同季節的星座
透過觀星,認識中國古代天文科學的知識
體會光污染對星空及大自然的影響
學習利用天文儀器觀星
學習利用天文儀器觀星
編程AI課程
環保教育團公民大使課後參與編程 AI 課程
學習編寫的應用程式
透過應用程式,搜集數據及分析
2023-2024年度由本校25位環保教育團公民大使研發的 「天文與光污染」手機應用程式,以供公眾免費下載,讓公眾關注及認識光污染及可持續發展。
按連結到 Play Store 下載 > Android 免費下載專區
即時天氣資訊
衡怡監測站
天文資料
光度測試
衡怡光污染研究
與香港大學光污染研究所蘇柱榮博士進行會議商討研究的主題及可行性
透過編程應用程式收集光污染數據
從實驗、觀察、分析及驗證研究結果
研究努力進行中.......
把研究分析和報告分享給學生、家長及社區,提升公眾關注光污染及可持續發展。
高美濕地─濕地保育
高美濕地─風車發電
天文教學教育館─天文知識
天文教學教育館─黑洞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恐龍是否已滅絕?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岩石種類
921地震教育園區 ─地球科學、板塊、斷層
晚課─每天學習總結
收集台灣光污染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