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科

教學目的:

中史科特色:

為提升同學對中國國粹——京劇的認識,中國歷史科及價值觀教育組老師分別於二月廿六日至廿八日連續三天,帶領六十二位中一至中五同學前往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參加第52屆香港藝術節2024,欣賞中國國家京劇院演出的京劇版《帝女花》、《宇宙鋒》、《將相和》、《女起解》和《失街亭. 空城計. 斬馬謖》。

每晚演出前,老師先為學生講解京劇的歷史、行當、流派及藝術特色,讓同學能了解更多有關京劇的知識及箇中蘊含的歷史與文化背景。同學們在聆聽老師講解及在演出休息時填寫工作紙,以表達他們對京劇的感受。

同學們投入觀看國家京劇院的演出,親身感受到京劇藝術的無窮魅力和豐富內涵。更難得的是,本校師生在第二天的演出後受邀進入後台,與兩位京劇大師于魁智及李勝素合影,讓學生們能近距離和京劇演員接觸,引起年青一代對京劇的興趣,有助京劇文化的傳承,更能提升學生對國民身份的認同。


本校4B陳崇樂、趙諾然、4E林銘軒及5A班鄺逸俊,由全港600多個參選的中學生中脫穎而出,入選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主辦的首屆「香港故宮學生文化大使」計劃。本校學生已完成八個多月的學習及培訓活動(包括故宮文化專題系列講座、創意藝術活動、文物修復工作坊、實地考察及博物館導賞講解培訓,同時學習文物欣賞、修復和保護、博物館策展和展覽設計等基礎知識),正式成為首屆「香港故宮學生文化大使」。接下來他們將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及技能,以年輕人的角度向公眾講解展品,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辦的青少年藝術及文化教育活動中提供協助,協助博物館推廣中華歷史及文化,並可優先參與博物館的教育活動,成為香港文博專業的新力軍。

2023 年 9 月 9 日(星期六),孫越老師與本校四位獲選同學共同出席「香港故宮學生文化大使」計劃嘉許禮暨學習成果展示會,老師見證第一屆「香港故宮學生文化大使」的誕生,分享學員的喜悅。

「故宮文化進校園」講座:「聆聽紫禁城 — 故宮中深藏的音樂文物」

本校中史科老師於2022年6月18日帶同20位中一至中五同學前往聖保祿學校參加由香港華夏教育機構組織、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及香港中文中學聯會合辦的「故宮文化進校園」講座:「聆聽紫禁城 — 故宮中深藏的音樂文物」。

是次講座由北京故宮博物院宮廷歷史部館員、典章文物組副組長劉國梁先生主講,運用圖像、畫卷、影音等多種內容,讓現場師生一起感受古今禮樂之美,讓學生更進一步了解故宮文化。 


「中國歷史人物扮演」電台廣播劇比賽--決賽

本校5位1C學生( 翟朗熙、陳熙朗、羅悅希、梁靖悠、麥芷晴)參加了由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主辦的「中國歷史人物扮演」電台廣播劇比賽,已進入決賽,躋身中學組最後十強,6月已到香港電台進行實地錄音,並與節目主持人對談。

本校學生錄音已獲香港電台編排好於2022年7月20日在香港電台第二台《三五成群》節目內播出。附上網站以供參考,內可找到直播及稍後更新之重溫連結。   

《古今人物雜誌——價值觀篇》(2021/22學年)香港電台節目播放 :         

http://hkccda.org/2022/06/10/21-22values_broadcast/

期望本校師生及家長多多支持同學表現,收聽節目!謝謝!

本校資訊科技科及中國歷史科榮獲「國際傑出電子教學獎(歷史教學)」 金獎

本校資訊科技科鍾紹明老師及中國歷史科孫越老師合作製作「中山史蹟徑教學VR」,榮獲由香港大學電子學習發展實驗室舉辦的「國際傑出電子教學獎(2018-19)」歷史教學 History Learning (中學組)金獎。參與製作的學生出席在香港大學陸佑堂舉辦的頒獎禮,與得獎老師共享成果。

「關愛抗戰老兵」計劃---25-6-2019探訪抗戰老兵萬劍舞伯伯

中史科孫越老師於 25-6-2019(星期二)帶領5位中一至中三學生探訪抗戰老兵---萬劍舞老戰士。透過是次活動:①向抗戰老兵致敬;②為抗戰老兵作口述歷史,彌補歷史的空白,讓歷史承傳下去;亦令他們知道後一輩的人是不會忘記他們作出的貢獻的;③給予老兵們應有的尊敬與愛心;④藉著聆聽老兵的故事,讓學生能進入他們的人生片段,甚至對抗戰這段歷史產生共鳴,並令學生對為國家、民族犧牲的英雄們存感恩之心。

中史科聯校活動---中一級東華義莊、中西區文物徑考察活動

本校中國歷史科於二零一九年六月十九日(星期三),與友校炮台山循道衛理中學中史科合辦了「中一級東華義莊、中西區文物徑考察活動」,是次活動主要分為兩部份:

首先,師生參觀東華義莊。1875年由文武廟捐資在西環牛房附近興建義莊一所,以便利同胞寄厝靈骸。其後文武廟將義莊送交東華醫院管理,至1899年遷建薄扶林大口環現址,正名為「東華義莊」。義莊是香港唯一存放棺木連遺體的地方,讓先人在入土為安前有個容身之處。這次學生有幸參觀平日謝絕開放的禁地,加上東華三院的導賞員及義莊內的資深管理員Sunny詳盡之講解,揭開了義莊神秘的面紗。學生亦能透過認識香港的殯葬歷史及習俗,拉闊學生對死亡的認知,啟導學生反思生命的價值。

其次,由友校同學帶領本校學生考察中西區文物徑。我們透過考察文武廟、太平山街、廣福義祠,以及東華醫院,讓學生對開埠以來的香港社會、宗教、公共衛生的情況有初步的了解。友校同學在導賞活動中表現出認真、專業的一面,發揮自己的所長,清晰地把有關歷史呈現,本校師生亦大加讚賞。

欣賞京劇《野豬林》 了解京劇歷史及文化背景

為提升同學對中國國粹京劇的認識,中國語文及中國歷史科於六月十三日帶領十一位同學到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大劇院欣賞京劇《野豬林》。在活動前,老師先為學生講解京劇的歷史、行當、流派及故事背景,讓同學能了解更多有關京劇的知識及了解箇中蘊含的歷史與文化背景。

中二級朝代服飾班際比賽

中二級朝代服飾班際比賽已於15-5-2019舉行,學生需在比賽前分組完成朝代服飾一件。在比賽當天,每組由一位模特兒在週會中穿著表演,並配合台下的旁白介紹。當天台下氣氛熱烈,而台上的模特兒表演亦投入。最後由2C班獲得全級冠軍,2A班獲得亞軍,而最佳個人演繹獎則由2C朱佩嘉獲得。

中三級中國歷史班際問答比賽

由中史學會舉辦的「中三級中國歷史班際問答比賽」已於2019年4月3日(星期三)順利完成。是次比賽共分兩個回合進行,第一回合為必答題,各班即場抽出五個學號,各回答一條問題,勝出的三班(3A、3B、3D)進入決賽之搶答環節。第二回合中,3B一枝獨秀,3A和3D爭持激烈,台下氣氛十分熱烈。是次比賽同學們態度積極,表現出色,增加他們對中國歷史的認識,最後由3B勇奪冠軍,3D則獲亞軍而歸。

中二級柴灣社區歷史考察比賽

本校中國歷史科於三月廿九日(五)舉辦了「中二級柴灣社區歷史考察比賽」。是次活動透過ipad及EduVenture軟件進行歷史考察,旨在讓同學對我們所在的社區──柴灣有進一步的認識。

是次比賽每班需派員三名,在時限九十分鐘內,考察我們所在的柴灣區。參賽組別需走訪柴灣區內之歷史遺址、廟宇、社區設施憑弔舊日光景,亦需訪問街坊獲知區內從前的大小事,同學還有機會品嘗區內著名的小吃。同學需前往區內七個景點,以GPS信號開放EduVenture軟件的問題、回答以獲得分數,取得分數最高者且準時回校報到者勝。

最後,2D班以大熱姿態奪冠,2A班則緊隨其後獲得亞軍。

Canadian Commemorative Ceremony及西灣國殤紀念墳場考察

本校於本年度12月2日(星期日),中史學會與山藝學會合辦了「西灣國殤紀念墳場考察」活動,是次活動一共有十多位同學及三位老師參與。 

是次活動主要分為兩部份:

第一,參加Canadian Commemorative Ceremony儀式。此儀式由加拿大領事館主辦,以紀念在香港保衛戰中為港捐軀的加拿大士兵。加國領事、港府官員、北京政府駐港官員、各國駐港代表、加國僑民、香港市民,甚至是曾經參與香港保衛戰的退伍軍人都紛紛向墓園裡的紀念碑獻上虞美人花,以示悼念。今年大會邀得年屆97歲的退伍華籍英兵蔡彼得和曾參與盟軍登陸諾曼第(D-Day)行動的美國的二戰老兵John T. Siewert出席。本校師生有幸邀得與蔡彼得老戰士合照。 


第二,儀式後由劉志豪老師及六位山藝學會幹事帶領學生考察西灣國殤紀念墳場,並提供導賞服務。我們憑弔大多不是什麼大人物,但絕對是悲劇人物,如英勇的羅遜准將、捨身為人的奧士本、混血高材生Donald James Neville ANDERSON,以及再也看不見母親的J.O. Payne等,我們除了認識他們英勇的一面,也感受到他們身處大時代的無奈。 


經過這次考察活動後,同學們都對香港的戰時歷史及中外軍人對香港的貢獻有更深入的認識,也令我們感受到現代的和平社會、安穩的生活實在得來不易。此外,亦為學會幹事提供一個導賞介紹的實習機會,從而建立信心及應變能力,為將來的工作作準備。

本校中史科於2018年12月10日舉辦「香港墳場史蹟考察」。孫越老師及劉志豪老師於活動當天帶領38位中三學生往跑馬地香港墳場。

香港在1842年開埠,1845年跑馬地香港墳場啟用,歷史悠久。是香港開埠以來最古舊、最集中、最大型的公營墳場,現約有二萬多個墳墓。在漫長歲月中,戰亂頻繁---兩次鴉片戰爭、太平天國(1851年)、辛亥革命(1911年)和日本侵略。在墳場中埋葬了與上述事件有關的不同種族的人士,當中有達官貴人、革命烈士、外國士兵和日本妓女等,他們每個都與中國近代史及香港歷史息息相關。 

當天,老師帶學生走進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墳場,細說不少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如何東、何啟、楊衢雲等的事蹟及相關史事,讓學生了解中國近代史及香港歷史的發展。

另類遊蹤 活學歷史

參觀「數碼敦煌—天上人間的故事」展覽

本校中史科於2018年9月28日參加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敦煌研究院舉辦的「數碼敦煌—天上人間的故事」展覽。孫越老師、馬若芷老師及王月珍老師於活動當天帶領45位中二至中五學生往香港文化博物館參觀。 

  是次展覽有超過100組展品,透過西魏時期極具代表性的285窟、以數碼技術展現的虛擬洞窟和莫高窟第61窟「五臺山圖」壁畫、文物文獻、多媒體互動裝置及影音節目等,全方位介紹敦煌的歷史和藝術內容,學生獲益良多。

「關愛抗戰老兵」計劃---探訪華籍英兵蔡彼得伯伯

中史科孫越老師及劉志豪老師於 3-9-2018(星期一)帶領17位中三至中五學生前往二次世界大戰退役軍人會所,探訪二戰華籍英兵蔡彼得伯伯。二戰時,蔡伯伯是鯉魚門第五期炮兵編號5153。日軍進攻香港第三天,和同僚立下戰功,擊落日軍戰機。現擔任二戰退役軍人會會長。藉著聆聽蔡伯伯的故事:①讓學生能進入老兵的人生片段,甚至對抗戰這段歷史產生共鳴,並令學生對為國家、民族犧牲的英雄們存感恩之心;②為抗戰老兵作口述歷史,彌補歷史的空白,讓歷史承傳下去;亦令他們知道他們作出的貢獻後一輩的人是不會忘記的;③向抗戰老兵致敬;④給予老兵們應有的尊敬與愛心。

第三屆全港學界「中史解碼」短片創作比賽

本校中國歷史科參加了由教育局及香港電子學習協會主辦的『全港學界「中史解碼」短片創作比賽』。是次比賽旨在鼓勵學生以資訊科技結合中國歷史學習,透過活潑、創意的短片介紹中國歷史人物的重要事蹟或嘉言懿行,讓學生認識中國歷史人物的基本史實,及人物與史事的因果關係及相互影響,並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本校3C班同學張沅彤、馮卓琳、黎恩延、馬一波、黃仲恒及黃豪輝選了張騫作為參賽主題,自編自導自演製作一部微電影,任教老師更客串演出,最後勇奪初中組季軍,這次的獎項是大家通力合作所得到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