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AI自動批改系統已取得初步成效,近日獲《香港01》教育版專訪。王校長介紹了AI批改系統的應用成果及選用AI工具提升學生自信的方法。邱老師示範系統操作,強調本校AI批改平台在準確性、科目覆蓋和易用性方面表現優越。袁老師分享AI於英文作文批改的實用性及可靠性。兩位中六學生亦分享了利用AI平台獲得即時反饋,提升學習成效的經驗。本校將繼續推動AI融合教學,追求卓越。
「學與教博覽」是亞洲頂尖教育博覽會,吸引區內教育界廣泛參與。今年新增的「AI教育應用研究會」成為焦點。本校有幸獲邀參與,由電腦科邱虹虹老師擔任主講嘉賓,分享本校推動AI融入教學的經驗及自動化評分的成功案例。活動現場反應熱烈,促進教育同工交流,共同探索教學新趨勢。
本校兩位學生於3月8日參加由 Preface 與香港電腦教育學會(HKACE)主辦,並獲 FutureGen Girls Foundation 支持的 Roblox Studio 工作坊。是次工作坊中,學生深入探索Roblox Studio 的多元應用,及親身體驗如何設計和建構互動虛擬城市。同時,她們亦探討了科技如何促進可持續城市和社區的發展(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第11項),為推動更智慧、更可持續的未來貢獻力量。
2025年3月25日,本校應邀於聯校學術交流分享會擔任主講嘉賓,主題為「Using AI to Enhance Self-direct Learning」,與多校校長及教師交流AI教學應用。王校長分享本校AI自動化評估經驗,電腦科邱虹虹老師以案例展示AI教學工具實踐。活動促進各校在教學創新上的交流與合作。
國民教育組、中國歷史科、電腦科及電腦學會於2025年2月25日合作運用中山史蹟徑VR,讓學生認識香港與晚晴革命相關遺址及孫中山先生在港活動。創科會學生擔任小老師,指導同學使用Oculus Quest 2 VR導賞,並配合工作紙學習。VR沉浸式體驗提升了學生的參與和學習動機,促進對孫中山革命事蹟及國民身份認同的了解。
四位中三學生於4月12日參加由香港都會大學及香港電腦教育學會合辦的「製作防曬霜及以 Micro:bit 測試其功效」工作坊。學生學習紫外線理論,親自製作防曬霜,並利用 Micro:bit 和UV感應器測試防曬效果,從中掌握編程知識及靈活應用於生活,獲得寶貴經驗。
老護老及積極人生的精神。長者們於本次活動有機會學習資訊科技,擴闊生活層面。在同學的指導下,長者們語音輸入文字,使用地圖APP瀏覽世界,以及觀看Youtube短片等賞心樂事。築起同學與長者之間的橋樑,也築起長者使用資訊科技的數碼橋樑。
「學與教博覽2025」以「共塑教育,創建未來」為主題,推動教育界交流創新教學。本校獲數字政策辦公室邀請,於7月2日參加研討會,由電腦科主任林偉興老師及邱虹虹老師分享「結合AI與3D虛擬角色」於教學的成功案例。現場教師積極交流,共同探索未來教育方向。
本校於7月3日至4日獲數字政策辦公室邀請,參展「學與教博覽2025」,設立「創新實驗室計劃」展位,展示學生在創科領域的成果,廣受好評。多位嘉賓親臨指導,讚賞學生的創意及科技應用能力。展覽展現本校在AI及創科教育的努力與突破,學校將持續推動資訊科技發展,啟發學生潛能。
3C馮立康同學參加由大新銀行贊助、YMCA主辦的「機械熊貓夢工場2025」,學習AI、人臉識別、編程等技術,並製作具人臉識別功能的機械熊貓寶寶。他的作品於7月5及6日「學員創作展」展出,向公眾展示學習成果及創意。
八位中三至中四學生於2025年7月3日至10日參加「世傑培華青年領導交流營」,參觀多間科技領航企業,了解航天、AI及機器人等前沿發展,並參與中山大學交流及鄉村、文化體驗。營會邀請奧運選手蘇炳添勉勵學生,透過多元活動提升領袖素質與國際視野,啟發正向成長及堅毅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