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 作者:蕭楷芸
在現代社會中,產業創新與基礎建設密不可分,他們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一起推動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基礎設施的完善是產業創新的重要保障。基礎設施包括了交通、通訊、能源、水利等方面,它們的良好狀態直接影響著產業的運作效率和創新能力。例如,高速公路的建設使得不同地區之間的交流更加便利,促進了產業資源的流動和共享;通訊設施的進步則為信息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龐大的市場和基礎支撐。只有當基礎設施完善時,產業才能有更好的發展空間和創新條件。
其次,產業創新也為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升級提供了新的動力和方向。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人們對基礎設施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比如,隨著人工智能的應用,對通訊和數據傳輸速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些新的需求和挑戰都需要基礎設施與時俱進,進行更新和升級,而這些也為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新的動力和發展方向。
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係和相互促進的作用,只有加強產業創新,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才能更好的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求。
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 作者:劉晉鳴
為了因應人民的需求,加上氣候變遷、經濟成長、社會平權、貧富差距等種種原因,聯合國宣布了二零三零年永續發展目標-SDGS.裡頭包含了十七項核心目標,希望能指引全球公民在二零三零年落實永續發展,共同守護地球。
其中,[建立具有韌性的基礎建設,促進包容且永續的工業,並加速創新],是SDGS第九項目標,產業創新是指某一項技術創新、形成一個新的產業,或對一個產業進行徹底改造。產業創新在生活上的例子有:台積電數位轉型,他們將生產過程全面數位化,實現高度自動化,提高生產效率,使用物聯網技術,實現設備遠程監控和即時故障檢測,提高了生產線的穩定性;華碩電腦在筆記型電腦中引入了觸控屏技術和輕薄設計。我覺得產業要不斷創新,不要一成不變,才不會被社會淘汰。
第九項目標還包括基礎設施,其範圍很廣,有電力、交通建設,包括港口、馬路、高速公路、電信、以及排水,這些硬體的建設都屬於基礎建設。設立基礎建設是為了提高國民生產力和社會資本,以及幸福指數。我覺得應該要設立小型發電設備、小型儲能設備、小型水質淨化設備在落後地區,這樣能讓落後地區的人民盡快享受到這些基礎設施,以滿足生活上的需求。另外,疫情後時代,網路已成為人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目前全球還是有超過三十六億人口無法使用網路,例如:偏鄉地區或貧困國家,若要達到網路普及,我想除了要提升經濟社會發展之外,科技技術也需加強,捐贈也是加速網路普及化的方法之一。
為了達到SDGS永續發展目標,我們應該要盡力幫助缺乏資源的人,也要從自身做起,可以常常參加淨灘活動、節約用水、用電、做好垃圾分類,相信制定SDGS以及經過大家共同的努力之後,受傷的地球一定會康復,並且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