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端紅副校長
本校歷史科顧問老師簡介
劉端紅老師: 本人跟世界歷史科有特別的緣份。預科時本無打算修讀此科,但開學一星期後卻毅然由某科轉讀此科,隨即熱愛歷史,從此亦跟歷史結下不解之緣。本人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其後在中大修讀教育文憑,主修的當然是歷史科。
喜歡歷史的原因:
1 緣份 2 有趣 3 有用 ( 重分析 ) 4 易讀 ( 重個人發揮 )
推介一齣歷史好電影,內容簡要、喜歡原因:
The Sound of Music
故事發生於 1930 年代的奧地利 ( 奧國 ) ,描述女主角 Maria 被安排出仕一軍官七個孩子的家庭教師,憑著她無限的愛心、特別的教法、美妙的歌聲,贏得一家上下的心。雖然我沒有美妙的歌聲,但希望憑著我對教育、歷史的熱誠,能使更多學生對歷史、對人生有更多的認識。
故事的後半部,描述德軍進註奧地利,軍官不能接受要效忠納粹德軍,毅然逃離奧國。片中把藝術之國奧地利的美景、音樂、歷史等展現,又描述女主角對理想的追求,十分值得一看 ! 因此,它成為本年度我最喜愛的歷史電影。
最深刻的一個歷史片段:
中國六四民運 ( 中國情 ) 、香港九七回歸及金融風暴 ( 香港情 ) ( 個人情結 )
美國九一一事件 ( 世界情 )
給喜歡歷史的人的話:
雖然做歷史基本功 ( 記一些史實、年份、地點、人物等 ) 可能有點悶,但此乃分析、評論的依據,同學必須多下苦功。
歷史精粹:從認識過去,了解今日社會,探索明日世界。
袁桂恩老師
本校歷史科顧問老師簡介
實踐領袖: 袁桂恩老師 統籌各項與本科有關的活動,並致力實踐計劃。
袁桂恩老師: 本人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及後在香港中文大學進修教育文憑,主修中國歷史。主要任教初中世界歷史及高中中國歷史。歷史世界浩瀚無限,只要你願意一步一步走近歷史,你也能盪一葉輕舟,遨游歷史世界。
喜歡歷史的原因:
我喜歡歷史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喜歡聽故事,更喜歡說故事。無論是中學時期老師的精彩歷史課題演繹,還是大學時期自主探究歷史課題,歷史故事無一不讓我陶醉在壯闊的朝代背景,悲憫於普通人的苦難。
推介一本歷史好書及一齣歷史好戲,內容簡要、喜歡原因:
電影分享:《活著》 時代背景:50-60年代
分享原因:大時代「活著」交織著小人物的「活著」是這套改編小說《活著》的重點內容。一連串的國家變動,40年代國共內戰;50年代建設社會共產主義;60年代文化大革命階級鬥爭,電影人物都處於或頭破血流、或家破人亡的境況。對比古代和近代社會基層百姓的生活,無一不低賤卑微、掙扎求存,讓人思考無論處於甚麼時候國家的強盛,會讓百姓不僅「活著」,還帶來真正的安穩生活。
最深刻的一個歷史片段:
中國五千年大歷史的記載,淹沒了無數平凡人的故事。當權者高高在上,基層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中,一切聽天由命,正如出自晉惠帝的名句:「何不食肉糜(肉粥)」。晉惠帝執政時,國家天災不斷,農業失收,大量百姓沒飯吃而活活餓死。群臣啟稟惠帝民間陷入饑荒的苦況,卻惹來惠帝大惑不解問道:「(沒有米飯吃)何不食肉糜?(肉粥)」。這些話語聽來荒誕,卻真實出現在歷史當中,這個小片段時刻提醒著我們,遇事要多借鑒歷史,研習其中道理,當能慮事周全而長遠。
給喜歡歷史的人的話:
1. (西漢)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2. (唐)唐太宗李世民:「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實踐領袖: 張詩婷老師 統籌各項與本科有關的活動,並致力實踐計劃。
張詩婷老師:本人雖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並主修中文系。然而,於浩瀚無垠的文學世界漫溯,往往需輔以深厚之歷史底蘊,方能「知其人、論其世」。領悟始得透徹,研究才可深入。故,文、史、哲三家實乃相輔相成,不分彼此。幸賴大學之苦習,現任教初中國語文科、中國歷史科及世界歷史科。
喜歡歷史的原因:
本人自幼好讀史事,高中選科便與中國歷史科及世界歷史科結下情緣。而事實上,史事非但能博古通今,亦多趣而不膩。幽王烽火戲諸侯,玄宗一騎紅塵妃子笑等,無不是引人入勝之趣事。
推介一本歷史好書及一齣歷史好戲,內容簡要、喜歡原因:
好戲分享:《舒特拉的名單》(Schindler's List)
最深刻的一個歷史片段:
南京大屠殺:
巧合下,翻閱了《日寇暴行實錄》有關南京大屠殺的舊照,盡顯戰爭為禍之烈。人性在戰亂的催化劑下,抿滅殆盡。唯望世界能以歷史為鑑,不再戰禍連年。
給喜歡歷史的人的話:
彼得 · 海爾《在歷史中遭遇》:「歷史是一出沒有結局的戲。每個結局都是這齣戲的新情節的開始。」我們不知道歷史的結局,卻影響其發展。唯借鑑前人的經歷,避免悲劇重演,這正是歷史的重要之處。
實踐領袖: 黃秋瑩老師 統籌各項與本科有關的活動,並致力實踐計劃。
黃秋瑩老師:在高中時期,我每天最期待的課堂便是歷史課,喜歡聽歷史。大學期順理成章入讀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學習搜集史料、運用邏輯及分析能力寫歷史。現在成為歷史老師,便是善用我所學向學生講歷史。
喜歡歷史的原因:
尤記得初中的時候,歷史於我而言只是無聊冗長的課文,背年份、讀地圖、記史例,一切於我而言只為應付考試。後來在機緣巧合下高中修讀歷史科才發現歷史之奧妙,它不單單是已過去的人事物,更是連接現在、通往未來,與我們社會、生活而言不可分割的關係。歷史就如師,歷史中我們可學習到前人的成敗關鍵,吸收歷史的教訓,建立批判情思考,並警惕自己。
推介一本歷史好書及一齣歷史好戲,內容簡要、喜歡原因:
好戲分享:《穿條紋睡衣的男孩》(The Boy in the Striped Pajamas)
電影講述小男孩布魯諾與什穆爾的純真友誼,但是故事卻是以二戰為背景。布魯諾為納粹軍官之子,而什穆爾則為集中營中的猶太男孩。小孩眼中的條紋睡衣,其實是猶太集中營的囚服。電影以八歲男孩的視角切入去看這段歷史傷痕,純真的視角下是對這段歷史諷刺,以用純真的雙眼看殘酷的世界,當中的諷刺,令人不禁反思歷史。電影無論是節奏、立意和詮釋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值得一看!
最深刻的一個歷史片段:
六四事件
給喜歡歷史的人的話:
Keeping the history and memory alive.
實踐領袖: 賴映霖老師 統籌各項與本科有關的活動,並致力實踐計劃。
賴映霖老師:自幼跟從家人旅行時,常常走訪古老的城堡、遊覽博物館和名勝古跡。這讓兒時的我對其歷史文化產生濃厚興趣,一件件歷史故事在我眼中充滿魅力,勾起我無窮的求知欲。
喜歡歷史的原因:
我喜愛研讀歷史,是因為它能讓我窺探過去的故事和文化。世界各國都有其獨特無二的歷史背景,在旅途當中,我不僅看到壯麗的古蹟,各地的導遊亦解說了源遠流傳的傳說。這些經歷不僅豐富了我的知識,還激發了我對歷史的熱愛,讓我渴望探索過去。
推介一本歷史好書及一齣歷史好戲,內容簡要、喜歡原因:
好戲分享:《螢火蟲之墓》
「那是個溫暖的時空,沒有戰爭,沒有飢餓,也沒有冷暖人情,只有點點螢火蟲映襯著節子可愛的臉。」
《螢火蟲之墓》是由高畑勲執導的動畫電影,講述了二戰期間,日本一對兄妹—清太和節子隨著戰爭的逼近,失去了家庭,清太被迫在艱難的環境中照顧妹妹、為了生存拼盡全力。影片描繪了每人在戰爭下的掙扎,清太與節子相依為命的情感,展現了戰爭對無辜生命的殘酷影響。
我喜歡這部電影的原因在於其深刻的情感表達和真實的歷史背景。電影不僅僅是一個關於生存的故事,更探討了愛、犧牲與人性。戰爭帶來恐懼,吞噬美好的生活場景,讓觀眾反思戰爭帶來的痛苦與對生命的珍惜。我認為這是一部值得每個人觀看的動畫。
最深刻的歷史片段:
遙想二戰納綷猶太人集中營,人性的醜惡可說是表露無遺。千百年來,戰爭的煙火從未有一刻息止,人性的貪婪使人們往往盜正義之名出罪惡之師。彼時彼刻,猶如此時此刻,令人深思。
給喜歡歷史的人的話:
以銅為鏡 ,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學習歷史不單讓我們通曉過去,洞悉未來,更多的是能使人們正視人性本質,追求更高的自我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