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EBSCO、ProQuest國際資料庫收錄
通過2017、2019科技部臺灣人文社會期刊評比
第十五卷第二期 不分主題
主編:傅皓政教授
主編的話
研究論文
賴志展 / 以「自我覺察」為核心的生命教育初探 / 摘要 / 全文
鄭嘉齡 / 齊克果的主體性自我概念對靈性教育的啟示 / 摘要 / 全文
林玫君 / 餐旅新生的希望感、生命意義感與學業成績之相關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調查為例/ 摘要 / 全文
第十五卷第一期 不分主題
王榮麟 / 行為者的意圖影響行為的可允許性嗎? / 摘要 / 全文
林宗德、陳登祥 / 照護機器人的倫理思考 / 摘要 / 全文
曾瓊瑤 / 一門通識禪學課程對大學生的啟發與影響 / 摘要 / 全文
第十四卷第二期 中小學生命教育研究:理論與實務
本期專題主編:溫明麗榮譽講座教授
專題論文
陳伊琳 / 亞里斯多德觀點下的友愛/友誼與幸福人生 / 摘要 / 全文
陳宏彰 / 束縛與流放——i世代社群媒體使用的生命教育實踐 / 摘要 / 全文
賀彩利 / 十二年國教課綱第二教育階段生命教育課程實施方案之探究——以桃園市生命教育教材教學方案為例 / 摘要 / 全文
林尚杰、王嘉陵 / 高中「終極關懷」生命教育之行動研究——以aMEI《身後》MV教學為例 / 摘要 / 全文
黃文聰、葉郁菁 / 癌末病患的依附關係探討 / 摘要 / 全文
第十四卷第一期 人生意義與幸福
緬懷蕭宏恩教授
蕭宏恩 / 墨家生死觀於今我身 / 摘要 / 全文
譚宇權 / 如何面對生命與正視死亡——以老子哲學為例 / 摘要 / 全文
蕭麗芬 / 「道」的實踐——從老莊思想談生命的意義與人生的幸福 / 摘要 / 全文
陳紹韻 / 從《隱藏之泉》論人生苦難之意義——以「四聖諦」為架構的意義治療 / 摘要 / 全文
楊植勝 / 論休姆美學進路的幸福 / 摘要 / 全文
李尚武、楊國柱、王枝燦 / 以計畫行為理論探究高齡者接受圓夢服務之意向 / 摘要 / 全文
第十三卷第二期 實驗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本期專題主編:馮朝霖教授、謝小芩教授
許宏儒 / 道禾實驗教育學校中的生命教育 / 摘要 / 全文
薛曉華 / 森林何處是(不)飛花?一位大學教師教育實踐的生命敘說 / 摘要 / 全文
郭晏輔 / 一所華德福學校師生生命之邂逅 / 摘要 / 全文
許詠晴 / 孟子人性論中的自由與責任 / 摘要 / 全文
第十三卷第一期 不分主題
黃亮維 / 互為分靈體——超脫「病人自主」與「病方自主」的兩難 / 摘要 / 全文
林承霈、吳建誼、江秀珠、楊久嫻、吳政航、陳虹錚、王靜瑜、陳炳仁* /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本土適應性及面對心智能力受損者之挑戰——以高雄醫學大學之經驗為例 / 摘要 / 全文
梁可憲 / 從皺褶概念詮釋「過門」空間與靈性教育之主體自發性──以《魔法師的外甥》、《奧祕匕首》和《神隱少女》為例 / 摘要 / 全文
余定檉 / 從模因學看道家及道教各大宗派的終極關懷與個人生命的關係 / 摘要 / 全文
第十二卷第二期 不分主題
傅皓政 / 死亡剝奪說與對稱論證 / 摘要 全文
李美秀 / Noddings的關懷倫理學與護理實務 / 摘要 全文
鄭喜恒 / 聖雅各之路獨行朝聖客的存活模式——達成心靈、身體與大自然的和解 / 摘要 全文
釋聖因 / 由跨文化觀點探討靈性教育(英文稿)/ 摘要 全文
第十二卷第一期 不分主題
孫效智 / 病人自主權利法修法芻議 / 摘要 全文
謝宛婷 / 理想與現實中的預立醫療決定 / 摘要 全文
李子建、謝夢 / 香港職前及在職教師對教授「快樂與幸福感」的觀感研究(英文稿)/ 摘要 全文
第十一卷第二期 生命教育與靈性教育
胡淑琴 / 從卡爾.拉內的「無名基督徒」概念反省基督信仰的靈性教育 / 摘要 全文
崔國瑜 / 第四世紀淑漠教父伊瓦格魯斯的靈性教育 / 摘要 全文
林佑真、王思涵 / 臺灣青少年的靈性健康及其對靈性健康 / 摘要 全文
王尚文 / 美感教育與生命教育應有之關係——以臺灣音樂教育批判為例之探究 / 摘要 全文
第十一卷第一期 不分主題
第十一卷第一期 主編的話
鄧元尉 / 修補破碎世界的靈魂之旅——卡巴拉的靈魂觀初探 / 摘要 全文
牛惠之 / 人孰無過——從犯錯與說謊的人性本質談生命教育教學 / 摘要 全文
吳芸嫻 / 從「公民行動」踐行生命教育——社會行動取向教學策略實施成效分析 / 摘要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