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經營(十招)
1.學貴慎始:
接新班級或新學期開始,是班級經營的成敗關鍵。書面規矩或口頭規範必須開學就陳述清楚、要求明確,班級秩序及整潔灑掃等事項。學生對老師性格懵懂難捉摸時,有經驗的老師會「狠話說在前頭」,設法讓學生精神武裝。所以,迎接新學期的生活方式包括精神講話、優點表揚、基本教練等各種新生訓練的模式、用意即在此。
2.能收能放:
深層智能學科通常必須專注與用功,不是一句輕鬆學習就能致之,良好班風培養不易,但只要原則稍有棄守馬上可能「豬羊變色」;要讓學生鬆弛很容易,但要讓其用功則靠專業的獎懲措施。且在沒把握之前,先別急著放。
3.由儉入奢:
先緊後鬆很容易,先鬆再想要嚴則不易辦到。新手老師急於和學生搏感情,一開始就經營快樂鬆散的班級氣氛,等到發現常規敗壞、學習無效、班級樣樣落後才要整頓,不但事倍功半,也讓學生覺得老師善變不可捉摸,破壞師生感情。常規建立不易,但需要時間養成習慣,習慣穩定後才適度放鬆,才不致行為還原。
4.鉅細靡遺:
學生還是孩子,每樣事情都需要大人關照指導,老師要不厭其詳、不厭其煩。指導了不見得學到,不指導絕對學不到,尤其是生活常規的培養,不這樣叮嚀,學生豈天生會做? 常見學生晨間打掃,掃老半天樓梯還是灰塵滿布,原來是學生不懂以掃帚側鋒括梯角,若不勞駕老師指導,學生再認真還是掃不乾淨,這就是鉅細靡遺的必要。 遵守紀律,聽口令動作。交會活動不容易,教會安靜更是老師的本事。
5.走動管理:
老師可發現問題及預防意外事件發生。例如:資源回分類、清掃區域、花木澆水等,老師一定要親自巡視,學生才會做得更好。
6.一視同仁:
學生很在乎老師對自己的評價,老師的眼神表現、口角留言都傳遞給學生訊息。尤其學生都盼望老師喜歡自己,相對也在乎老師喜歡誰,所以老師對待學生一定要公平謹慎,讚美要根據具體事實,對於長相、社經地位等與表現無關的特質,必須避免談論,以免引起學生嫉妒或反感。有時一個不慎的稱許,老師原是無心好意,卻可能換來學生「偏心」的解讀,班級氣氛翻黑,千萬慎哉!
7.強化幹部:
班級幹部的推選可由老師輔導產生,不必完全開放選舉。幹部是老師的好幫手,應兼顧功能取向與輔導取向,前者是熱誠、能力、適才所適;後者則是著眼於訓練、嘗試、給予服務參予的歷練,讓學生有群育方面的學習。則幹部組織健全,老師等於擁有堅實的班級經營團隊。
8.動靜有節:
上課專心學習,下課盡情玩耍,該嚴肅時能閉嘴,該活動時放得開,這樣才是有教養。最怕上課找嚷不休,老師問半句話都答不出來。學校有些時間必須莊嚴或肅靜,像升旗、畢業典禮等,就要遵守紀律,聽口令動作。教會活動不容易,教會安靜更是老師的本事。
9.開明專制:
開明是順應潮流、顧及學生需求,專制則是老師對是非的堅持、對人類經驗價值的執著,也就是擇善固執。在一定範圍內容許學生決定,但老師指令應該完成的作業、清潔工作或秩序規定,就必須要求學生遵守,學生可以理性提出困難,但不是討價還價。遵守規定也是法治素養的訓練,凡事讓學生決定其實是「放任」,放任的班級氣氛欠佳,學習效果也最差。
10.追求特色:
專長特色可以在班級層面推動,從閱讀寫作、樂器唱歌、運動球類、作物栽培、美術工藝等等切入皆可。不管個人專長或班級特色,老師有心推動、持之以恆,都會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