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學期由校內教師編寫一本學習護照,由老師自編或挑選優良文章,並擬定四層次提問 經過班級討論後由學生撰寫回答 。
教師在評量試卷上也採行閱讀測驗,除了國語科之外,在社會、自然,甚至數學都有閱讀文章的題目,以各領域課程相關內容的文章來檢驗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搭配科普閱讀課程,設計科學動手做,把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在實作上,讓概念加深加廣。
每學期圖書館結合不同議題,如「多元文化教育」 ,選擇適合低、中、高年級的閱讀圖書,透過全校共讀方式,並針對不同年段設計加深加廣的活動任務,讓學生認識原住民族以及不同文化間的歷史文化與價值觀,以達到尊重和包容的素養精神 。
鼓勵大量閱讀並推行全班共讀,由老師引導及學生發表,共讀書本來源有愛的書庫及校內班級書箱。校內班級書箱共有85箱,從2010年11月起,本校借閱愛的書庫書箱已達746箱。藉由全班共讀為學童的閱讀力打下良好的根基。
(1)世界書香日介紹: 書香日的說明、介紹好書。
(2)給志工媽媽的一句話 配合書香日活動,由學生主動拿單寫下感謝志工媽媽的話。內容充實者可獲得摸彩機會。
四五六年級學生閱讀未來兒童期刊, 請學生於學生朝會時上台分享期刊內的報導。內容可以是科學新知、環保議題、國際趣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