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沙鹿區公舘國民小學推動臺灣母語日教學活動實施計畫
一、依據:
(一)教育部頒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推動臺灣母語日實施要點。
(二)臺中市推動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臺灣母語日實施計畫。
(三)本校校務發展計畫 。
二、實施目的:
(一)透過母語日的推動提高學生對臺灣地區各語言和文化傳統的認識。
(二)透過辦理各項活動,以達成熟習母語的目的。
(三)讓學生在趣味化、生活化的過程中建立學生聽、講母語的信心,體認自己母語 及文化之美。
(四)讓學生能在臺灣母語日活動中做深度學習,深刻感受臺灣母語之美,進而建立 愛護鄉土、關懷社會與自然之人本情懷。
(五)培養學生對各族群文化的了解與尊重,使之皆能以開闊心胸、宏觀視野,了解、欣賞臺灣各族群語言、文化傳統技藝之精髓,使其能尊重多元文化,促進社會和諧。
(六)增進家長及民眾參與學校活動機會,促進親子和諧關係並強化家長在家中使用 臺灣母語之動機。
三、實施對象:本校全體師生
四、實施內容:閩南語、原住民族語言認證。
五、現況分析:
(一)本校共6班,學生數68人。全校閩南籍學生65人,原住民語學生3人,閩南籍占全校96%。
(二)本校目前閩南語教學每年級每週一節,原住民語-瑪蘭阿美語(2人)、海岸阿美語每週(1人)。
六、資源條件:
(一)本校教職員工全為閩南語籍。里長、社區發展協會、社區愛心媽媽協助母語教學及鄉土文化活動績效良好。
(二)全校師生、家長、社區民眾參與母語教學及活動接受度高,並能支援協助辦理各項活動。
(三)運作方式:由校長召集組成學校母語日推動小組,擬訂計畫討論,決定執行方向,逐步實施,並定期檢討與修
正,確保計畫內容執行方向正確,善用社區資源,落實母語教學,營造祥和社區。
七、實施原則:
(一)生活化:藉由日常生活中之母語交談,增進母語溝通的能力。
(二)趣味化:透過遊戲與闖關方式,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培養學生熱愛母語的情操。
(三)隨機化:採用隨機教學,增進師生母語的能力。
(四)普及化:透過母語教學,將母語普遍推廣到每位學生。
(五)多元化: 培養學生多元文化的寬廣心靈,具備對異文化了解和尊重的能力;學習不同族群語言文化。
八、實施方式:
(一)行政運作-
1.訂定臺灣母語日教學計畫並依計畫推動母語教學。
2.成立臺灣母語日推動小組暨委員會,定期開會研討。
3.訂每週二為母語日,全校師生用母語交談。
4.教師將母語教學融入各領域教學中,如藝術人文課教唱鄉土歌謠、本位課程加 入母語教學、各領域教學與各項活
動加入母語講解。
5.教師積極參與母語相關課程研習。
6.以說、唱生活化之口語為主。(講閩南語,唱客語或原住民語鄉土歌謠)
7.積極參加社區鄉土活動編製鄉土資源相關教材支援教學暨認識社區。
(二)活動規劃-
1.辦理辦理雙語(閩南語英語)迎新年活動。
2.辦理雙語(閩南語英語)萬聖節活動。
3.辦理雙語(閩南語英語)感恩節活動。
4.辦理雙語(閩南語英語)聖誕節活動。
5.辦理雙語(閩南語英語)拜訪社區農田。
6.積極辦理社區本土文化體驗活動。
7.午餐時間實施閩南語相關影片教學。
8.週一兒童朝會辦理閩南語俗諺教學、閩南語生活用語教學。
9.辦理母語之演說比賽、朗讀比賽、講故事比賽及其他相關活動。
10.結合校慶運動會進行才藝成果發表會。
11.期末辦理閩南語俗諺闖關認證活動。
(三)情境營造
1.洗手間布置本學期期末闖關之閩南語諺語。
2.班級教室佈置、中廊公布欄設置閩南語專欄。
3.晨間打掃及課間活動時段進行鄉土歌謠及童謠播放。
4.校內電話廣播系統,運用母語進行全校廣播。
九、師資:
(一)本校教師全數取得閩南語初階研習證書、3位教師取得閩南語進階研習證書,1位老師取得中高級證資格,4位老師
取得中級認證資格。
(二).專業級閩南語教學支援人員、原住民族語言認證合格教師。
十、本計畫經校長核准後公佈實施,修正時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