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參與「文憑試收生計劃」會否影響本地大學聯招辦法(JUPAS)的錄取資格?
不會。兩個招生計劃屬兩個不同的升學途徑,計劃之間無任何關連,同學可同時參加「文憑試收生計劃」和JUPAS。若申請人最終同時獲兩者錄取,可根據自身意願,選擇其中一項升學途徑。
-----------------------------------------------------------------------------------------------------------
2. 「文憑試收生計劃」與「港澳台僑聯招試」有甚麼分別?
「文憑試收生計劃」於2012年起由國家教育部推出,每年公布參與高校名單,院校主要根據考生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成績作為招生錄取依據,參加「文憑試收生計劃」的考生均獲豁免「港澳台僑聯招試」。2020年「文憑試收生計劃」的參與院校共122所。
「港澳台僑聯招試」供持中六(高中)程度資格的華僑、香港、澳門及台灣考生,透過應考統一入學考試,報讀全國逾300所高校。考試內容以全國聯招考試大綱為準,考生須應考5門科目。(詳情請參閱本指南<香港學生內地升學現況>章節。)
-----------------------------------------------------------------------------------------------------------
3. 學生可否透過「文憑試收生計劃」申請入讀內地高校的碩士或博士學位課程?
不可以。此計劃只適用於香港學生升讀參與高校的本科(學士學位)課程。
-----------------------------------------------------------------------------------------------------------
4. 非香港學生能否參加「文憑試收生計劃」?
按2020年「文憑試收生計劃」的招生辦法,申請人必須持有(a)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或非永久性身份證;及(b)《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或《港澳居民居住證》。申請人所持證件須在有效期之內。
-----------------------------------------------------------------------------------------------------------
5. 未持有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成績,而持有其他公開試成績的人士,可否參加「文憑試收生計劃」?
不可以。按2020年「文憑試收生計劃」的招生辦法,申請人必須為參加2020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考生。
-----------------------------------------------------------------------------------------------------------
6. 曾經應考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但並非2020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應屆考生的人士,可否透過「文憑試收生計劃」申請入讀內地高校?
不可以。按2020年「文憑試收生計劃」的招生辦法,申請人必須為參加2020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考生。
-----------------------------------------------------------------------------------------------------------
7. 除學歷成績外,申請人可否提交校長、老師或學校的推薦信,以及遞交比賽/活動的經驗及成就(OEA)及學生學習概覽(SLP)?高校會否以此作為考慮錄取的參考資料?
「文憑試收生計劃」設有「校長推薦計劃」,每校名額為8名學生。獲校長推薦的學生最低錄取標準為:四門核心課程的總分數達10分或以上,且每門課程的分數不得低於2分。相關表格由考生所在中學上傳。
考生可自行選擇是否上載「學生學習概覽」,當中可包括(非必須)以下內容:個人自述、學校成績單、學校評價、學校推薦信、活動及獎項等。
高校可以校長推薦計劃表格或學生學習概覽作為考慮錄取的參考資料。
-----------------------------------------------------------------------------------------------------------
8. 如申請人持有多於一屆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成績,在錄取過程中成績將如何計算?
一般而言,高校接納以最近2屆(2019年及2020年)文憑試成績作入學申請。而兩屆文憑試成績中,相同科目只會取成績最好的一次計算入學分數,個別高校或有不同安排。
-----------------------------------------------------------------------------------------------------------
9.申請人在現場確認報名時須帶備甚麼文件?
i) 有效之香港身份證及《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或《港澳居民居住證》正副本,副本須為正本之雙面影印件;
ii) 網上報名時已填妥之報名表格列印本;
iii) 數碼相片(半身近照,JPGE格式,圖像大小168像素(闊)x 240像素(高)及在35K以內),親身前往現場確認報名的考生可選擇在現場免費拍攝數碼相片。
iv) 如在網上報名系統已填報「活動」或「獎項」等資料,須帶備相關證明文件之正本。
-----------------------------------------------------------------------------------------------------------
10. 申請人可否在現場確認報名後遞交其他學歷或更改個人資料?
考生不可以遞交其他學歷資料,以免違反公平原則。如確有特殊情況,可向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提交書面說明、相關證明及申請材料。
考生完成現場確認報名後,可自行登入報名系統查看已填報的個人資料,但只可經由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修改。
-----------------------------------------------------------------------------------------------------------
11. 申請人在現場確認報名後,能否增刪志願或修改志願次序?
不可以。考生完成現場確認報名後,可自行登入報名系統查看已填報的院校/專業志願,但不可以增刪或修改任何志願。
-----------------------------------------------------------------------------------------------------------
12. 高校是否知道申請人所填報的專業志願之優先次序?
高校可以通過錄取系統知悉學生報考志願情況。
-----------------------------------------------------------------------------------------------------------
13. 申請人如何確認獲已報高校所取錄?
學生可登入聯招辦網頁(eea.gd.gov.cn),在「報名報考」選項欄選擇「香港文憑試招生」,再按入「香港文憑試招生錄取(學生端)」,以考生號及密碼登入2020年文憑試收生計劃管理系統,查閱是否獲所報高校錄取。獲錄取學生,將於開學前收到高校以郵寄方式發出的入學通知書。
-----------------------------------------------------------------------------------------------------------
14. 申請人可否下載於聯招辦網頁顯示之取錄結果以供個人紀錄?
可以,申請人於下載時應使用Internet Explorer(IE)瀏覽器,以避免因香港與內地的網頁兼容性不同而無法進行正常显示、下載及打印。
-----------------------------------------------------------------------------------------------------------
15. 若在正式遴選中錄取的專業未如理想,申請人可否要求重新遴選?
不可以。故考生應慎重填報志願。
-----------------------------------------------------------------------------------------------------------
16. 申請人會否被未填選入志願中的高校或專業錄取?
不會。高校會尊重並按照考生所報志願專業進行錄取,未經考生同意,考生不會被分配到未經填報的高校或專業。
-----------------------------------------------------------------------------------------------------------
17.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成績覆核後,如申請人取得較高等級的成績,能否以此向招生高校提出志願覆核?
如考生在文憑試成績覆核後取得較高等級成績,並希望高校重新考慮其入學申請,須由考生向相關高校提出書面申請,並附上覆核後的成績證明。相關高校如同意,則在考生申請書上簽署意見並加蓋公章,再提交至聯招辦進行重新錄取的投檔操作;及
如該考生已被其他高校錄取,考生還須向其錄取高校提交退檔書面申請,經錄取高校同意並簽署意見加蓋公章後,提交至聯招辦先辦理被錄取後的退檔手續,再進行重新錄取的投檔操作。
-----------------------------------------------------------------------------------------------------------
18. 如果申請人已符合有關專業的最低入學要求,會否仍有機會不獲錄取?
高校將本著「公平、公正」原則,按照學生綜合水平「從高至低」擇優錄取。各高校及專業因收生名額所限,即使達到最低入學要求的考生,仍有機會不獲錄取。
達到最低入學要求,而未在正式遴選獲錄取的考生,仍可參加2020年7月底的補錄階段,重新報讀尚有餘額的高校,高校將按照學生綜合水平「從高至低」擇優錄取。
-----------------------------------------------------------------------------------------------------------
19. 香港學生到內地升學,需要辦理簽證嗎?
到內地升學的學生須持有有效的(a)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或非永久性身份證;和(b)《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或《港澳居民居住證》。申請人所持證件須在有效期之內。
-----------------------------------------------------------------------------------------------------------
20. 內地高校的授課語言是否以漢語(普通話)為主?
內地高校教學主要使用漢語(普通話)教學,部分課程或科目會使用外語教學。(各專業授課語言,請參閱本指南<參與高校巡禮>章節。)
-----------------------------------------------------------------------------------------------------------
21. 香港學生赴內地升學,學費與住宿費標準如何?
通過「文憑試收生計劃」獲錄取到內地高校就讀的香港學生,將繳付與內地學生相同的費用。即在同一學校、同一年級、同一專業學習的香港學生與內地學生的學費標準一致;而在同等住宿條件下,住宿費標準一致。
-----------------------------------------------------------------------------------------------------------
22. 香港學生赴內地升學,是否可以申請助學金和獎學金?
為了向前往內地修讀學士學位課程的香港學生提供適切的支援,以及確保學生不會因經濟困難而無法獲得專上教育的機會,政府推出了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下稱「資助計劃」)。
「資助計劃」包括兩部份:「經入息審查資助」(每名通過入息審查的學生視乎需要可獲全額資助或半額資助)及「免入息審查資助」。在2019/20學年,「經入息審查資助」下的全額資助為每年港幣16,800元,而半額資助為每年港幣8,400元。「免入息審查資助」下的定額資助為港幣5,600元。符合資格的申請人只可在同一學年內,接受「經入息審查資助」或「免入息審查資助」二者其一。
在2020/21學年,「資助計劃」指定的內地院校初步包括將於2020/21學年參與「文憑試收生計劃」的122所院校,以及另外約68所院校,惟最終落實名單以教育局於2020年年中正式公布為準。
要注意的是,現時香港特區政府所設立的各項本地專上課程的資助計劃(包括資助專上課程學生資助計劃、專上學生資助計劃及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並不適用於赴內地升學的香港學生。
此外,內地教育部門為港澳及華僑學生設立了專項獎學金。(詳情請參閱本指南<適用於內地升學港生的獎助學金計劃>章節。)
-----------------------------------------------------------------------------------------------------------
23. 香港學生於內地高校畢業後,其學歷是否獲得本港的認可?
國家教育部與香港特區教育局已於2004年7月簽訂《內地與香港關於相互承認高等教育學位証書的備忘錄》,兩地院校在升學銜接上正式互認高等教育學位。
現時,持有香港以外院校(包括內地院校)所頒授學歷的人士亦可申請公務員職位。政府會按既定程序就有關申請安排學歷評核,如申請人所持有的學歷被評核為達到所投考職位的入職要求,並符合有關職位的其他入職要求(例如語文能力要求),其申請也會獲得考慮。持非本地學歷而有意成為教師的人士,須向評審局提交評估申請,評估其學歷及教學資格是否符合教師註冊的要求。
(詳情請參閱本指南<內地高校畢業港生出路>章節。有關非本地學歷的認可,請參閱以下教育局生涯規劃網頁: https://lifeplanning.edb.gov.hk/tc/study/non-local-further-study/non-local-further-studies.html )
-----------------------------------------------------------------------------------------------------------
24. 香港學生於內地高校畢業後,能否獲得本港相關行業的專業資格?
現時兩地部分專業,分別設有不同的執業資格制度,兩地專業機構不時簽定各項互認協議。香港對內地專業資格的常見認可模式包括:
一、持香港專業機構認可之內地專業資格的人士,如滿足協議訂明條件(經培訓及測試、具特定認可工作資歷等),可申請成為註冊會員取得香港專業資格。如部分建築及相關工程服務專業。
二、持香港專業機構認可之內地學歷的人士,可通過應考專業考試取得執業資格。如會計及中醫等。
然而,各專業的互認安排及細節各異及不時修訂,同學應向各專業機構了解詳情。(詳情請參閱本指南<內地高校畢業港生出路>章節。)
-----------------------------------------------------------------------------------------------------------
25. 內地高校有否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提供配套與支援?
按2020年「文憑試收生計劃」規定,對成績達到要求、身體條件能夠完成所報專業學習、生活能夠自理的殘疾考生,招生高校不能因其殘疾而不予錄取。
因內地高校的資源、設施及配套各異,學生如有需要,請於選報志願前,向心儀高校及專業院系查詢。
-----------------------------------------------------------------------------------------------------------
26. 獲得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但非中國籍的學生,如何升讀內地高校?
按教育部相關政策,對於獲得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並參加了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外國籍學生(非中國籍),高校可參照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的相關標準進行錄取,入學後按國際留學生標準進行收費和管理。非中國籍學生應留意各專業的主要授課語言,按自己的能力和志趣報讀適合的專業。
有關非中國籍香港學生的具體入學申請及錄取事宜,可直接與個別高校留學生管理部門聯繫。如有具體問題,可致電2542 4811向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查詢。
-----------------------------------------------------------------------------------------------------------
27. 香港學生在內地高校學習期間,有否醫療保障?
2013年10月,國家相關部門聯合下達文件,將港澳台學生納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範圍,香港學生與內地學生在醫療保障方面可享同等待遇。(詳情可參閱《關於將在內地(大陸)就讀的港澳台大學生納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範圍的通知》(教港澳台[2013]69號) www.mof.gov.cn/zhengwuxinxi/zhengcefabu/201311/t20131101_1006335.htm )
學歷互認
國家教育部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於2004年7月簽署《內地與香港關於相互承認高等教育學位証書的備忘錄》,兩地院校在升學銜接上正式互認學士學位及以上之資歷。兩地認可院校的學士學位或以上程度畢業生,可申請到另一地的院校繼續升學。例如,完成內地學士學位課程可升讀香港院校研究院課程或進行職業學習;完成內地碩士學位課程可升讀香港院校博士學位課程。同樣,取得本港院校學士學位資歷可升讀內地高校研究生學位課程或進行職業學習;取得本港碩士學位可升讀內地博士學位課程。
現時,協議中獲內地認可的本港大專院校,除了由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助的8所大學外,還包括其他13所擁有本地學位頒授權的院校,即宏恩基督教學院、明愛專上學院、明德學院、東華學院、恒生管理學院、香港公開大學、香港恆生大學、香港能仁專上學院、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香港演藝學院、香港樹仁大學、港專學院及珠海學院;同時,本港認可內地逾千所普通高校及擁有學士學位授予權的獨立學院的學歷,方便兩地學生報讀對方的碩士及博士課程。院校名單不時更新,詳情可參閱教育局相關網址:www.edb.gov.hk/tc/edu-system/postsecondary/policy-doc/mutual-recognition.html。
2020年6月30日(23:59)文憑試收生計劃–考生自行選擇上載「學生學習概覽」及學校上載「校長推薦計劃」文件截止
2020年7月9至15日暨南大學–免試報名
2020年7月9至15日華僑大學–免試報名
2020年 7 月下旬文憑試收生計劃–院校公布錄取結果
以下均是7月下旬重要日程:
— 考生可登入錄取系統,查看錄取結果
—獲錄取的考生稍後將由高校通知錄取結果
• 考生可登入 錄取系統,查看補錄結果
• 獲錄取的考生稍後將由高校通知補錄結果
如欲了解詳情,請參考以下指南:
教育局宣布2020/2021學年「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由6月1日起至9月21日接受合資格香港學生申請。資助計劃將惠及在186所指定內地院校修讀學士學位課程的香港學生。
合資格的學生可申領資助計劃下的「經入息審查資助」或「免入息審查資助」,前者只提供予通過入息審查的學生。資助計劃下的資助款項會按年發放,資助年期為有關學生於指定內地院校就讀的學士學位課程的正常修業期。符合資格的申請人只可在同一學年內,接受「經入息審查資助」或「免入息審查資助」二者其一。
有關資助計劃的詳情及申請表格已上載教育局網頁(www.edb.gov.hk/musss),符合申請資格的學生須於八月十四日或之前(適用於二○二○╱二一學年以前已入讀指定內地院校的學生)或九月二十一日或之前(適用於二○二○╱二一學年首年入讀指定內地院校的學生),把填妥的申請表格以郵寄方式遞交教育局。教育局將於二○二一年第一季或之前通知個別申請人其申請結果。
由 香島專科學校、內地升學資源中心《內地升學推動基金》主辦 及香島教育基金贊助,舉辦的香港學生《內地升學報名費減免計劃》。
計劃是為有經濟需要的合資格考 生提供報名費減免。(詳情及申請表格請按)
《內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計劃指南2020》內容充實,包括:
1)內地升學概況
2)文憑試收生計劃簡介
3)校園生活與出路銜接
4)參與高校巡禮
5)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
6)內地在讀及畢業港生分享
以上內容對有志回內地升學的同學而言,極具參考價值。
香港專科學校校長羅永祥博士透過《羅校長話你知2020》系列短片,講解2020年內地升學最新發展形勢、DSE免試招生、港澳台聯招考試報名和選科(填報志願)、國內大學、學科簡介及錄取分數線概覽、中山大學單招考試、暨大華大兩校聯招考試等最新招生訊息,以及進入國內大學的各種途徑。
如想了解及觀看(請按)
因疫情方面原因,現呈「關於2020年兩校聯招考試報名工作的通知」。
1. 兩校聯招考試香港區域報名工作如期(3月1-15日)進行,請學生抓緊時間完成網上報名和現場繳費確認工作。
2.目前香港考試報名現場確認點分別有:灣仔、旺角、將軍澳、沙田、荃灣綠楊坊及元朗行點六間中旅社分社,和考評局、學友社。
3.兩校聯合招收香港文憑試學生的報名時間一般是文憑試成績放榜次日開始的一周。因應今年文憑試成績放榜推遲到7月15日,因此,兩校聯合招收香港文憑試學生的報名時間也將順延,暫定為7月16日-22日。
4.2020年暨南大學招收香港學生簡章的網址為:https://zsb.jnu.edu.cn/dd/2d/c3469a449837/page.htm 。
關於2020年暨南大學、華僑大學聯合招收 香港、澳門、臺灣、華僑、華人及其他外籍學生入學考試報名工作的通知
https://zsb.jnu.edu.cn/29/b3/c3467a469427/page.htm
2020年華僑大學招收香港學生簡章的網址為:
https://zsc.hqu.edu.cn/info/1004/2890.htm
手冊內容豐富,包括: 內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 計劃執行辦法介紹,申請重要日程、申請操作流程、參與高校一覽表、參與計劃高校聯繫方式。
「太古中國獎學金」是太古集團為有志到中國內地指定知名大學接受高等敎育的香港學生專門設立的獎學金項目。名額十五名(應屆中學文憑試申請者)。
申請資格:
1) 持有效香港身份證 及「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
2) 必須為應屆香港中學文憑試考生
3) 品學兼優,已獲以下三十所指定大學其中一所錄取為正式本科生。三十所大學為:
校內截止申請日期:
2020年7月22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