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功專案計畫─國姓區成果發表新聞稿
2017年12月29日
國姓鄉國姓國中、國姓國小、長流國小、長福國小四校於103年起,辦理教育部成功專案計畫,迄今三年。成功專案計畫即將於107年1月結束,轉型為教育行動區,國姓區也結合國姓國中校慶嘉年華活動,於12月29日辦理成功專案成果發表暨記者會,內容包含學生創意進場、四校才藝表演、成果靜態展示與國姓咖啡試飲等。
教育部為平衡偏鄉學生的教育落差,委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許添明院長辦理成功專案計畫,自103年起於南投國姓、信義、新竹尖石、五峰四區辦理。成功專案對於學習成就落差大、偏遠學校師資不足、偏鄉家庭資源缺乏……等現況,由「弱勢者教育困境無法由學校獨立解決」的角度出發,以「區」的層級進行診斷與介入。國姓區在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黃淑玲教授,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江志正教授的輔導下,探討四校共同問題,尋求共同解決的方式,共同研擬並執行改善學生基本學力的作法。經過一年的討論、三年的辦理,四校逐步建構合作網絡與對話機制,形成國姓區共享願景,並以「提升基本能力」及「營造支持環境」為主要方向,逐漸找出跨校合作的方式。透過共同增能的辦理、跨校課程的發展與多元適性的教學,學生基本學力持續改善,客家文化、各校特色與外部資源,也得以在課程中整合銜接。
在跨校課程發展的部分,有源自節慶客家風華系列活動課程,包含:春回大地慶天穿、龍騰國姓舞桐花、魚躍龍門搶成功、歲末感恩傳樂音;以及由彩繪長旗橋展開的測量與比例、英文兒歌、募款說明文撰寫……等跨領域統整課程。此外,各校特色團隊─國姓國小的兒童舞蹈、長流國小的小提琴、長福國小和國姓國中的口琴,也在各項比賽屢獲佳績,受到各界邀演。
成功專案計畫以提升每一位偏鄉弱勢學生的基本學力為目的,雖然計畫即將告一段落,但國姓區仍將秉持成功專案的作法,精益求精,除了學校間的合作之外,也將與家長和社區夥伴協力,協助學生學習成功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