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管教的方針,在強化子女內心的強大,包括內在動機與自我調節能力,以面對日後挑戰。就如一個透過運動鍛練體能去預防疾病的人,不是依靠留在家中遠離危險以保持健康。
實行方面,不外乎以3大原則處理親子關係:
子女踏入青少年期,父母的角色亦會因而改變。我們除了子女的管教者,同時更多的是他們的諮詢者與後盾。
青少年階段子女會傾向探求自我,子女有更強的自我意識,期望父母聆聽與了解。父母未必需要接受子女所有的想法,但必須了解及尊重他們的想法與感受。
子女有其想法,父母的焦點應在「為什麼」而不在「是什麼」。父母可以透過互相分享時,發掘子女的強項,加以欣賞,並將這份欣賞確實地告訴他,傳達你的接納與認可。
如遇上偏差行為時,緊記子女的外在行為只是整個問題的一小部份,父母應探索藏在冰山下的根源,以溫柔而堅定的態度陪伴並引導子女尋求解決方法。
建立良好的溝通,需要更多了解,因此積極聆聽所強調的同理心、不批判、回應感受等,都能有效建立親密的關係。
子女進入青少年期,父母其實也一起進入教養的另一個發展階段,因此在需要不同,情緒上也會產生起伏,我們應接受自己也有情緒,出現起伏不緊要,只需留意,適當地回應便可。
似乎變得比家人更親密、渴求在反叛中尋找自我。這些變化都是急速而巨大,為父母容易變得無所適從。
這個幻變的數碼時代,父母害怕子女受傷,也希望子女能在急劇的競爭中生存,因而忙於給予意見、安排機會、指正、去除潛在危機,子女在忙,父母也忙得焦頭爛額,最終反而可能引致更多親子間的衝突。
認識正向管教,可能為大家打開了一扇窗,試在「管」與「愛」之間,取得一個可能雙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