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盜版管理,你可能一直都做錯了:企業必須知道的四大驚人真相
對於許多 IT 管理者或企業主來說,軟體管理是一場永無止境的奮戰。儘管深知使用正版軟體的重要性,公司內部卻總有員工有意或無意地安裝盜版軟體,這不僅是個管理上的燙手山芋,更為企業帶來了巨大的資安風險。許多公司誤以為盜版行為難以察覺,但事實上,現代高階軟體大多內建回報機制,一旦連上網路,未經授權的使用狀況就會直接通報給原廠,讓法律行動不再是「是否」會發生,而是「何時」會發生的問題。
然而,問題的根源或許不在於您的管理不夠嚴格,而在於您使用的方法早已過時或根本無效。本文將揭示從現代軟體資產管理實務中提煉出的四大驚人真相,它們將從根本上改變您應對軟體盜版挑戰的思維與策略。
--------------------------------------------------------------------------------
驚人真相一:你用的管理工具,可能根本不是為「軟體」設計的
許多企業習慣性地依賴 IT 資產管理(ITSM)工具來管理軟體資產,但這正是第一個致命的策略錯誤。
根據權威機構 Gartner 的定義,這些 ITSM 工具的核心設計目標是管理硬體資產生命週期與 IT 服務交付。這並非意指 ITSM 系統毫無價值;它們在硬體管理、系統補丁、網路行為控制等 IT 維運事務上,依然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真正的錯誤,是將它們誤用於應對軟體授權合規這個截然不同的挑戰。
由於軟體管理只是 ITSM 工具的次要功能,其方法通常停留在粗放的「黑白名單」機制。這種傳統做法的缺陷顯而易見:它不僅極度耗費人力、無法即時更新,更致命的是,對於現代軟體複雜多變的授權規則,這種方式顯得過於粗糙,無法與時俱進,從而產生巨大的管理漏洞。真正的解決方案,是專為軟體授權與合規的複雜性而生的「軟體資產管理」(Software Asset Management, SAM)工具。
--------------------------------------------------------------------------------
驚人真相二:盜版的真正風險,遠不只是法律罰款
大多數企業最擔心的是收到軟體原廠的律師函與高額罰款,但盜版軟體帶來的隱藏風險,往往更加直接且破壞力更強,對企業日常營運造成立即性的威脅。
除了法律風險,您還必須正視以下三大潛在危機:
潛藏的惡意程式 (Embedded Malware): 盜版軟體經常捆綁病毒或木馬程式。一旦在公司內網執行,就可能導致系統癱瘓或重要檔案毀損,對企業營運造成毀滅性打擊。
機密資訊外洩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Leaks): 用盜版軟體創建的檔案通常內嵌了元數據(Metadata)——也就是揭露用戶電腦與網路細節的數位指紋。當這些檔案與客戶或合作夥伴共享時,您正在不知不覺中洩漏公司內部資訊。
商譽受損 (Reputational Damage): 在與外部夥伴協作時,若對方使用正版軟體開啟您用盜版軟體製作的文件,系統可能會跳出警告訊息。這種尷尬的場面將嚴重損害公司的專業形象與商業信譽。
--------------------------------------------------------------------------------
驚人真相三:你以為的「授權不夠用」,其實只是「沒管好」
企業為軟體授權持續掙扎,這並非預算問題,而是一場效率危機。您需要的授權很可能早已存在於系統中,只是被鎖在看不見的浪費狀態裡。
員工使用盜版軟體,根本原因往往不是公司授權數量真的不夠,而是現有授權沒有得到有效率的管理。現代的 SAM 工具(如 OptiLIC)將管理思維從「被動監管」轉變為「主動優化」。其核心是一套強大的「閒置授權回收」引擎,它能自動識別出那些已被員工佔用但長時間未使用的昂貴軟體授權(例如 CAD/EDA),並將其無縫回收至共享授權池中,讓其他有急需的員工能立即取用。
這項優化策略能同時實現兩個關鍵的商業目標:它透過最大化現有軟體資產的投資回報率來消除浪費性支出,同時也從根本上瓦解了員工因「正版授權短缺」而尋求盜版的主要動機。
--------------------------------------------------------------------------------
驚人真相四:最好的管理,是讓員工從「被動遵守」變為「主動詢問」
有效的軟體管理,最終極的目標是帶來企業文化的轉變,這也是最强大的策略成果。它不僅僅是為了抓出違規,更是為了建立一套可證明的「良善管理」體系。
我們可以對比導入前後的巨大差異:
導入前: 員工習慣直接下載安裝軟體,不會主動諮詢 IT 其合法性。管理層往往「後知後覺」,直到收到廠商通知或面臨外部稽核時,才驚覺違規情況早已失控,且拿不出任何有效管理證明,在質疑面前顯得心虛。
導入後: 像 OptiLIC 這類的 SAM 工具提供即時、精準的監控。一旦偵測到不合規的安裝行為,IT 人員會立即收到通知並介入溝通。更重要的是,系統會建立詳盡的稽核軌跡,完整記錄違規事件的「人、事、時、地、物」以及後續的改正與驗證措施。這份紀錄在面對內外部查核時,就成為公司已盡到「良善管理」責任的鐵證,將您從被動的被告席轉移到主動的管理者位置。
這種即時且一致的管理流程,本身就是最有效的員工教育。它形成了一個正向循環,讓員工對軟體合規的意識顯著提高。最終,企業文化將轉變為以預防為主,員工在安裝任何軟體前,會主動諮詢 IT 部門其合法性,從問題的製造者轉變為合規管理的關鍵參與者。
--------------------------------------------------------------------------------
結論
有效的軟體防盜版管理,不應是一場令人沮喪的貓捉老鼠遊戲。它是一次關鍵的戰略轉型:從使用錯誤的工具被動應對問題,轉向採用智慧化的自動系統,從而優化資源、規避風險,並最終將軟體資產從一項難以控制的風險,轉變為一種優化良好、完全合規的策略性資產。
您的企業還在用傳統方法追趕盜版嗎?還是已經準備好透過智慧管理,從根源解決問題?
Flexera 每年都會針對 IT Asset Management 進行大規模的調查,並發表年度 State of ITAM Report。’2025 State of ITAM Report’ 針對在實施SAM(Software Asset Management)時最能節省軟體經費的來源和因素調查,根據在全球範圍內的 506 名涵蓋了各個行業和領域的專業人士的回餽提出如下的分析圖,
可以看到排名前四項的預算節省來源分別是:
1. Reuse of licenses to avoid buying new ones (non-cloud) (91%)
2. Better negotiation of vendor contracts(81%)
3. Audit compliance (reduced remediation activities) (75%)
4. Reduction of maintenance spend on unused software(78%)
其中 ’許可證的重複使用(91%)’,’未使用軟體的維護支出減少(78%)’,’與供應商合約的更佳談判(81%)’ 這幾項涉及管理的項目特別突出。 這三項在2023, 2024年的調查中一樣是名列前茅。而另外一項 ’減少未列入預算的調整或軟體稽核罰款’ 是今年新增的一個類別,卻也是未來值得關注的一個類別。
這幾項管理目標絕對需要自動化的管理工具方能實現。OptiLIC新一代軟體資源管理解決方案會是落實這些建議最佳的系統管理工具。
OptiLIC 是一套企業級浮動式授權分配管理最佳化工具,特別針對工程設計用軟體(CAD/CAM/CAE/EDA及BIM)的資源使用率極大化而開發。OptiLIC是經過驗證的管理工具可以簡化與統一管理介面,大幅節省軟體資產管理的時間成本與軟體侵權的風險,並協助企業高階主管每年降低軟體的新購與維護費用,
OptiLIC 提供IT主管與研發主管一個授權伺服器用量全球儀表板,可以即時掌握所有軟體模組的使用率與每一位用戶的使用狀態。對於預測與規劃未來的軟體成長與預算規劃提供了一個以資料分析為基準的平台,不但能協助活化現有軟體資產的價值與效能,同時也避免採購上的浪費,讓所有的軟體投資都花在刀口上。
我們的客戶超過80%為上市櫃企業, 透過自動化的軟體授權優化和軟體合規性侵權風險管理, 幫助企業減少軟體的採購成本和受到原廠稽核的風險.
OptiLIC軟體資源管理方案簡介 https://www.ibotech.com.tw/software.php?id=68
OptiLIC各功能詳細介紹 https://optilic.net/
軟體合規侵權風險管理簡報下載 https://www.ibotech.com.tw/software.php?id=172
浮動授權管理和優化簡報下載 https://www.ibotech.com.tw/software.php?id=171
如您的企業有相關的困擾, 歡迎聯繫我們為您提供適合的解決方案, 謝謝!
調查結果顯示,IT可視性的總體信心從47%下降到43%,這凸顯了日益增加的複雜性以及對增強工具和流程的迫切需求,必須彌合這一差距,以確保合規性和成本優化。
鑒於這些挑戰,我們可以採取哪些步驟來保持領先地位?
詳細內容:連結
合法軟體通常指:(1)向合法廠商購買的正版軟體;(2)按著作權法第三十七條第一項前段規定:「著作財產權人得授權他人利用著作,其授權利用之地域、時間、內容、利用方法或其他事項,依當事人之約定;其約定不明之部分,推定為未授權。」因此當軟體著作權人就其授權有所規範時,使用人必須符合其規範方式使用,方為合法軟體。
詳細內容:連結
企業在管理這些軟體的使用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以下的問題,造成企業的莫大損失:
- 軟體被不當佔用:不當佔用軟體授權 (例如上班即搶佔許可證、開會或處理其他事忘了登出),真正要使用的人員反而獲取不到軟體許可證而無法正常工作
- 採購評估缺工具: 在評估軟體購買時,因為無法真實反映的軟體使用率、沒有工具改善閒置率而超額購買軟體,造成軟體預算的浪費
詳細報導:連結
OptiLIC 是一套企業級浮動式授權分配管理最佳化工具,特別針對工程設計用軟體(CAD/CAM/CAE/EDA及BIM)的資源使用率極大化而開發。OptiLIC是經過驗證的管理工具可以簡化與統一管理介面,大幅節省軟體資產管理的時間成本與軟體侵權的風險,並協助企業高階主管每年降低軟體的新購與維護費用.
詳細報導:連結
使用合法授權軟體產品至關緊要,如此才能確保您得到安全、完整的軟體資源及全面的技術支援,無論是透過哪一種途徑採購軟體服務,建議企業與消費者均應避免採購與使用未經授權的軟體。
詳細報導:>>連結
日前坐擁龐大專利資產、素以「重視智慧財產權」形象聞名的上市公司竟捲入「違反著作權法」的公訴中,震驚業界。企業在採購日常使用的軟體時常會「誤觸雷網」,實務上由於軟體開發商與產業間的多半存有「默契」,導致許多行之有年的作法、實為違規之舉。
詳細報導:>>連結
OptiLIC合規診斷管理,採用「軟體使用行為分析」的方式執行軟體使用稽核,能夠很快速、精準的找出疑似安裝盜版的 PC終端及使用者,即時做改正處理;同時執行的過程(發現、紀錄、查實、改正)都可以留下完整的紀錄,讓企業 IT管理人員面對原廠稽核盜版軟體,有工具且可管理,大幅減輕壓力。
分享主題: OptiLIC合規診斷-防制盜版軟體使用的利器
展會日期: 2024/5/14~5/16(台北南港展覽館2館1F) 展攤編號:Q108
資安大會: CYBERSEC 2024 臺灣資安大會
報名資訊: OptiLIC合規診斷管理
軟體侵權風險管理 解決方案; 如何有效偵測及防止盜版軟體使用介紹,並藉由實際案例,讓各位先進了解如何有效的做到『軟體侵權風險管理』。
【2023 臺灣資安大會】
iBotech 艾博特科技服務參與 「CYBERSEC 2023 臺灣資安大會」,以 "軟體侵權風險管理" 這項焦點主題,介紹「OptiLIC軟體合規診斷管理」,專門針對盜版軟體安裝與使用,以零信任的概念進行監測、管理及防制,審視使用者是否使用合法軟體,為企業內部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
有興趣的朋友歡迎與我們聯絡~
活動花絮影片:艾博特2023資安展
OptiLIC合規診斷管理,採用「軟體使用行為分析」稽核軟體使用,有能力很快速、精準的找出疑似安裝盜版的PC/使用者。
分享主題: OptiLIC合規診斷-防制盜版軟體使用的利器.
展會日期: 2023/5/9~5/11(台北南港站覽二館) 展攤編號:S113
資安大會: https://cyber.ithome.com.tw/
報名資訊: https://cyber.ithome.com.tw/2023/exhibition-page/1448/
「OptiLIC軟體合規診斷管理」,以「軟體使用行為分析」的方式執行軟體使用稽核,以終端應用軟體盤點 -->合規性策略設置 -->自動識別軟體合規性-->異常報告與執行改正,幾個持續循環的步驟來提供合規服務,有能力很快速、精準的找出疑似安裝盜版的 PC/使用者,即時做改正處理,同時執行的過程 (發現、紀錄、查實、改正) 都可以留下完整的紀錄,讓企業 IT 管理人員面對原廠稽核盜版軟體,有工具且可管理,大幅減輕壓力。
OptiLIC 合規診斷進階版更能夠提供干擾、攔截等主動防制盜版的安全服務。
企業軟體資源數位化管理系列:軟體合規診斷解決方案; 協助企業做好軟體使用監測, 管制, 防止盜版或不合規軟體的安裝與使用。
企業軟體資源數位化管理-CAx軟體授權優化和產品可視化解決方案; 介紹OptiLIC & SpinFire解決方案和工具應用,有效提高CAD軟體授權稼動率 & 降低授權採購數量和費用。
這個獎項是為了加速廠商投入數位轉型,藉以提昇外部競爭與創新科技的衝擊,希望透過獎勵投入數位轉型之廠商,對國內的數位轉型產生示範作用,並藉由展示及表揚,加速國內廠商投入數位轉型; OptiLIC專注於對軟體授權管理的深入研究, 藉由大數據分析,精準偵測盜版軟體的安裝與使用,並提供多種盜版軟體使用管制的管理方法,為業界首創,也為企業提供一套優質的管理工具。
iThome報導: 根據Gartner在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間調查全球800家客戶的軟體資產管理(SAM)工具使用狀況,發現已經成熟運用軟體最佳化流程並採用自動化工具管理軟體授權的企業,第一年平均因此節省的軟體授權費用高達30%之多。能達到授權費用減省的主因在於最佳化軟體設置設定,因為多數企業多半直接採用軟體廠商建議的軟體配置,但通常這也是最昂貴的做法。
Gartner Says Organizations Can Cut Software Costs by 30 Percent Using Three Best Pract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