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凌相關案件通報單位:
凡校內學生遭遇『肢體霸凌、言語霸凌、關係霸凌、網路霸凌、性霸凌、反擊型霸凌』等相關問題請來電
學務處,電話:(03)8322819#131
📝相關名詞定義
👉霸凌:指個人或集體持續以言語、文字、圖畫、符號、肢體動作、電子通訊、網際網路或其他方式,直接或間接對他人故意為貶抑、排擠、欺負、騷擾或戲弄等行為,使他人處於具有敵意或不友善環境,產生精神上、生理上或財產上之損害,或影響正常學習活動之進行。
👉行為偏差≠霸凌,要成立「霸凌」需符合以下條件:
1、 長期連續發生
2、 惡意攻擊行為
3、 兩造勢力不對等
4、 造成各種損害
👉霸凌的形式分為下列6類:
1、 肢體霸凌:對他人身體為打、推、踢、撞、掐等之行為、搶奪財物等。
2、 言語霸凌:排擠孤立、聯合他人來對付某人等; 這一類型的霸凌往往牽涉到言語霸凌。
3、 性霸凌:對身體外表、性別氣質、性取向、性特徵取笑或評論的行為且非屬性騷擾者及性侵害者。
4、 反擊型霸凌:受凌者不堪霸凌者的霸凌,而選擇反擊或去欺負比自己弱小的人,成為霸凌者。
5、 關係霸凌:散播謠言、刻意引戰、網路跟蹤、留言攻擊、假冒他人網路身分、發佈攻擊或詆毀的圖片影片、散布他人個資等。
6、 網路霸凌(言語、關係霸凌):由於匿名性、隱蔽性、傳播快速、無法取消等,讓網路霸凌容易達成,且傷害更大。通常單次不當的網路行為,可反覆、長期、聯結被害結果。
全校教師研習-防制校園霸凌的正向教育增能研習
邀請 崇德國小-謝易成校長,教導我們如何以正向的態度面對教學,以品德為主的正向管教,讓老師們在教學之餘也能有成長的空間,營造友善、反霸的校園環境。
小公視節目《青春發言人》遊戲與影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