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

Parenting Education

什么是幸福? 如何经营亲密、和谐的关系

幸福,是人人都想拥有的。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努力追求的,是否是通往幸福的道路呢?


哈佛大学自1938年开始进行了一项至今横跨了80多年的大规模研究,追踪724位民众的一生:研究人员年复一年地询问这些人的工作、居家生活、健康情况。最终发现,让人幸福、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名利财富有多少,而是与身边的父母、手足、朋友、伴侣之间的关系有多亲密、稳定。


当我们和家人,尤其是我们生命源头的父母关系不好,甚至不相往来时,生命能量会空掉一大块,所以容易出现不同的上瘾行为(如对食物、网络上瘾),藉以填补这个空缺,且容易缺乏安全感,与人相处也容易产生摩擦。反之,如果与家人相处和乐,身心都会比较健康,生活中遇到什么挑战也较易于面对、克服。


那么,要如何经营我们与家人的关系呢?以下三点,提供给家长和孩子做参考:

1.  真正的「看见」对方

如果您是家长:肯定孩子的亮点

常常找出孩子的亮点 – 善的心念、言语、行为、好的特质等等,如做好分内事、为人着想等,并给予具体的肯定或表达感恩。譬如:「弟妹睡着了,你放轻脚步,这样做很贴心。」、「谢谢你帮忙做家事」、「有你陪我聊天,我很开心」。每一个孩子,都有亮点,用心就可以发现。肯定孩子的亮点,可以建立他们的自信,也增进彼此的关系。如果孩子有需要改善的部分,可以先肯定孩子做得好的部分,再提出建议,如「如果再加上……,也许会更完美!」


如果您是孩子:感恩父母的付出

父母是我们生命的源头,每个人生命的能量都来自父母。身为孩子,常常把父母生育、养育、教育的恩德放在心上,不把父母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每天练习把心中的感恩表达出来,如感谢父母承担我上学的费用,让我受教育、载送我上下课、烹饪给全家吃、抽空陪伴我、鼓励我等等。此外,真诚的肯定、欣赏、赞叹,如赞叹阿嬷煮的菜很好吃、爸爸教的方法很实用等,能让长辈觉得自己的付出与贡献是有价值、被珍视的。当我们能全然地爱和感恩父母,自己的生命也能得到滋养和爱。


与兄弟姐妹、朋友相处时也一样,常常找出感恩对方的事,以及对方很棒的优点,然后跟对方分享。长此以往,彼此的关系会越来越亲密、和谐。

2. 真正的支持对方

如果您是家长:抽空陪伴、学习倾听

忙碌的现代父母常会忽略的地方是给伴侣和孩子有品质的相处时间。“有品质”指的是,在一起时,要把心放在对方身上、注视着对方、与对方互动、谈心,给予百分百的注意力。避免一边相处一边滑手机,要全神贯注地聆听对方的感受,身心都跟对方在同一空间。倾听的时候,不插嘴、放下批判、或一定想帮助对方的压力,带着「我想要更了解你」的意图去聆听。对方说完后,再总结或重复对方所说的话,问问对方自己所理解的是否是他/她所要表达的,让对方觉得被听见。真正理解对方后,如果对象是孩子,有需要引导的部分,可以带着温和的语气给予引导;如果是伴侣,可以温柔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尊重对方的选择。


如果您是孩子:观察需要、主动付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我们希望被爱,就需要付出爱。至于怎么付出,需要去观察、感受对方的需要是什么。如,为忙于工作的父母端一杯水、帮劳累了一天的长辈按摩、分担家务(如买菜、煮饭、洗衣、扫地)、陪他们谈天、教导弟妹功课等。如果不确定对方需要什么帮助,可以主动询问对方,确保自己不会帮倒忙。

3. 觉察自己、了解对方

当对方的行为不如我们所预期、或我们处在压力底下时,我们很容易做出可能伤害关系的反应,如:指责对方、说一些伤害对方的话或做一些伤害对方的行为。因此,当自己不开心或生气时,切记别急着反应。先调节自己的情绪(调节情绪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慢呼吸、换个环境,如出外散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听听轻音乐等)。尝试去觉察自己的想法、感受,对对方的期待是什么?这个想法真实吗?这个期待合理吗?厘清自己的思绪后,去想想对方这个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对方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内心比较平复了,我们的心才能更好地与对方连结、沟通。

案例分享

一个孩子有一次吃晚餐惹到妈妈不开心,于是妈妈留下他一个人在餐桌上反省,要他把桌上丰盛的饭菜都吃完。


孩子的心声:妈妈这样对待我,我很不好受,觉得很痛苦。其实我刚好身体不是很舒服,真的吃不下。


妈妈的心声:我用心地煮了一桌佳肴,很希望家人可以吃得满意。结果孩子一直摆着一张苦瓜脸,嫌弃饭菜、挑三拣四,让我对自己和孩子感到失望和难过。


孩子可以怎么做?

可以回应妈妈:「妈妈,对不起,我不是故意不吃您辛苦煮的菜,也不是想要浪费食物,我只是身体不舒服,所以吃不下。谢谢妈妈辛苦煮那么多好吃的菜」。让妈妈理解自己的状况,并对妈妈的付出表示感恩,妈妈就比较能谅解。


家长可以怎么做?

要对自己的想法与感受有所觉察,避免把不满和负面的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孩子的行为如果不符合我们的期待,先调节自己的情绪,再选择用更友善、有爱的方式回应,才能与孩子有更好的连结。

就像植物需要每天灌溉才能开出好的花果,每一段关系,都需要用心经营、适时调整、提升自己,才能持续美好、和谐。祝福大家能与生命中重要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参考文献

Waldinger, R. (2015). What makes a good life? Lessons from the longest study on happiness. TEDxBeaconStreet.
https://www.ted.com/talks/robert_waldinger_what_makes_a_good_life_lessons_from_the_longest_study_on_happiness

 

许瑞云。 (2014)。 哈佛医师心能量。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许瑞云。 (2019)。 是爱不是碍,是伴不是绊。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许瑞云。(2020)。家庭关系。心能量管理中心。https://happy1013.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