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恩老師在高中時參加生物研習社,他參加了變溫組,所以開始對青蛙越來越有興趣。因為當時全台灣的兩生類只有三十多種,不像昆蟲或其他類群的動物種類那麼多,所以要認識牠們速度就比較快一些。此外李老師覺得青蛙很可愛,又可以近距離觀察,真的很吸引人。
李承恩老師在高中時期,會從野外抓青蛙來飼養和觀察,以及練習演說技巧。上大學就讀動物系後,他開始接受比較嚴謹的訓練。他跟著楊懿如老師一起做調查工作,帶民眾和學生做夜間觀察,也去很多學校做教育推廣。在求學過程中,他靠著做調查和演講分享,累積經驗並不斷調整,讓之後的推廣過程更加順利成功。
李老師回想小時候會跟朋友抓一些青蛙來玩,也曾用電來刺激青蛙,觀察動物的反應。他現在回想起來覺得那算是虐待動物了,他發現自己的人生發展,仿佛像對青蛙贖罪一般,義無反顧地踏上青蛙保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