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師專欄
李老師專欄
☆點擊下方鏈接關注官方帳號 (@917stvux),將可及時獲得最新的李老師專欄!
豐田生產方式的通關密語
2023年03月29日
這三句話是原田前總經理在1999年4月1日,對國瑞協力會公司的老闆們說明今後要以新的切入點,實施豐田生產方式講義的結論,如今看來,仍如暮鼓晨鐘般地適用。
A. 要盯緊「物料」。
B. 有顧客、有「販賣」,才有收益、Takt Time,由顧客的購買所啟動,整個到供應商為止的供應鏈都是以同一個節奏在營運。
A. 訣竅在於不用管「流動」,要管「不流動」--停滯。
B. 流水不腐,轉樞不蠹。反之,不流動的「停滯」必有蹊蹺。
A. 這是顧客願意付錢購買的附加價值。
B. 是各公司,部門、職能的專業領域,是一般重視的對象。
若問公司有何特色?以上三點會提到哪一點呢?八成是第3點—「公司會做什麽?能幫顧客解決什麼問題?」前兩點沒人認為是專業,但豐田卻認為很重要,被忽視的,而成為豐田生產方式的特色。麥可伯樂(Michael Ballé)將以上三點豐田的方法稱為《精益戰略 2017 The Lean Strategy》。今井正明將其稱為《戰略改善 2021 Strategic Kaizen》,同時追求流動效率與資源效率作為公司經營的戰略。
結果如何呢?是否真是這麽有道理呢?且看一家學習豐田生產方式的公司2年間的比較:
流水不腐(逐漸劣化),水清無虞(擔心之事)!
1. 根據顧客的需求(數量、種類、時機)生產,讓全員有共同的目標。
2. 異常是必然,但上述單純、共享、專注於顧客需求的目標,讓防微杜漸的4F---發現(Find)、面對(Face)、框定(Frame)異常、形成(Form)對策的改善循環更容易落實。
3. 少了讓人煩心的雜務,自然將重點轉移到各自的專業上。
已有許多觀察家、研究者將豐田生產方式的特色歸結到流動(Flow),先做好流動將可啟發出更多的資源(專業)效率,如同滾動之後就容易前行,甚至螺旋向上的循環一樣。原田前總經理結論的最後一句,就是這麼提示的:
實際作業現場的主管是「有效產出(賺錢)」與「消除異常(當時瓶頸)」的職人。
1. 主管自己要會,要會教部下!不會的話要問、要學!請人家教!
2. 佈置一眼即可看出異常的環境,讓包括作業員在內的所有人都有精實之眼,能立即、自主地處理異常,自己不會處理的,立即報告,啟動滾動學習!上班如上學,日進月步!
2021/09/15(活動0.5年後)與2023/03/23(活動2年後)成品倉的同一視角!
左下圖,2021/10/27 看得到人嗎?為何賺錢之處的現場都是「庫存、停滯之物」呢?只有親自站在現場才會驚覺。
右下圖,2023/03/22看得到人嗎?這回是根據顧客需求,「人員」分時分區地稼動。(這是TPS中最難的「自働化:異常,後工程、顧客不要時停下來!」不生產顧客現在不要的「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