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下方鏈接關注官方帳號 (@917stvux),將可及時獲得最新的李老師專欄!
☆點擊下方鏈接關注官方帳號 (@917stvux),將可及時獲得最新的李老師專欄!
縱向專業與橫向流動,才能織出強韌的布疋
作者: 吳潔芳
2024年11月06日
導言
兩個月前,LEC從「精益企業,Lean Enterprise」的觀點,提出了CEO LEAN的說法,因為很多時候我們都在企業裡推精實,做改善。最後發現CEO那邊能夠推動才能讓整個企業永續發展。於是我們邀請到我們最資深的李兆華老師再次來到“精益高手”的直播間,用李老師的經驗解讀“CEO主導的以數位化促進的精益轉型”。我們將此次直播的內容分次整理成文,供大家回顧與學習。
本文
大家學習豐田大都在學習豐田現在的做法,不管是標準作業或者自主研或者是問題解決,這的確都是在豐田正在做的事情。但是豐田的做法跟外界想要的結果之間會有一些衝突。為什麼豐田要做這些活動?實際上它是在豐田的環境中,培訓自家人員的一環,也是在向整個系統提示豐田標準的做法。在日常工作中,因為豐田的各級主管都是在豐田很長的時間,熟練豐田的做法而被挑選、晉升上來的。當自己的部下學習好這些課程回到自己的工作場所之後,很自然的各個主管就會交代事情、要求事情,或者是跟進這些學員是否根據所學在做事。這是豐田進行這些活動之後會有的結果。但是這些一模一樣的培訓,豐田在做,豐田以外的人也照著做,結果會一樣嗎?
別人看到豐田做這些培訓,就把這些培訓原原本本的拿來用。但是豐田的人培訓後回到自己的單位,周圍的主管通通是這樣被教出來的。他們長時間受過同樣的訓練,然後每天在日常工作中就會交代你,學到的東西拿回來要怎麼用?但外面的公司學了豐田的這些培訓人員的方法以後,這些人回到自己公司以後會發生什麼事?就只能自己幹!然後在主管搞不清楚的情況下,也不知道怎麼幫忙你。所以大家學豐田的訓練方法回到自己的單位的時候,你周圍的人,你的主管,一樣想法的人並不是那麼多的時候,你就會做的很辛苦。
其實這種情形在豐田也會發生,你被調過去培訓一陣子,不管是學習了什麼課程,回到自己單位,若你周圍的人不清楚,你就會推得很辛苦的,而這就是一個問題,看看你如何實踐所學。因此,這些課程也成為一個讓曾經學過的人,複習豐田標準做法的切入點。
所以在豐田以外的環境中,最好的方法就是你接受訓練以後回到自己單位,你要想辦法讓你周圍的人能夠參與進來,一點一點的,也不用太急,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也不支持,你只能想辦法拉著跑!我自己也一直碰到這種情形,但是因為我的部門就是要「拉著別人」學習、落實TPS的部門,所以就得想盡辦法去做這件事情。
那如果是一般公司,你周圍的人對TPS的瞭解更是稀薄的話,就非常困難。周圍TPS或精實的想法非常薄弱的話,你得耐著性子,別把學到的東西忘記了,至少你先不要忘記。第二個,你自己試試看。讓周圍的人看到你!原來是這樣的方法。逐漸地一起學習,一起做事可能會比較有效果,但這是需要花時間的。
另外,為什麼CEO LEAN這個時候特別要提出來?或者是特別強調?花時間也是理所當然,因為要讓周圍的人接受新的想法、不同的想法的確要花時間。但是這個時機是什麼?現在大家的業務突然都變得不好了,這個時候CEO應該要出來想辦法了。以前你讓老闆想辦法,老闆說我賺錢賺了很多了,很順利,他不認為這是需要想辦法的時候。那現在是只有老闆才能改變公司目前的狀況的時候。是一個相對比以前緊急的時候。這個時候如果老闆在傷腦筋,我們能提出來方法,則是最好的時機。
因為老闆得思考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接下來要怎麼辦?如果老闆想清楚了,決定了要調整方向,一般員工基本上就會若大旱之望雲霓般地照辦。所以,一方面,從員工的角度出發,如果學了精實回到公司要從自己可管控的部門開始改變。另外一方面,從老闆開始改變整個組織更容易。
其實我發表的東西很多都是書上看來的,或者是學來的。但有三分之一是我自己的經驗,因為有這些經驗,所以有這些感想。
① 知行合一
我所接觸的公司或者朋友,知道的事情都很多,相對的,做的事情都很少。你是經營公司,而不是當老師,若是當老師,把知識告訴別人,對方考試滿分,或者來上課覺得學到了就行了。但當精實的顧問不能只告訴對方知識,必須讓你與對方看到結果、做出結果。
我對自己的期許,或對於想學精實的人的期許就是,你不必知道那麼多,你要多做一點,你就會知道很多。而不是知道很多就會做,反而是你會做之後,你逐漸的就會知道很多正確的事情。
“知行合一”是我對於自己或者是想學精實的人的期許。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如果你是公司裡的人,請你在自己的單位用精實的方法,不管任何方法,趕快去試試看,你不試的話,那些方法對你來講都沒有意義。如果你是精實顧問,你不要想有100個客戶,你就要想有一個客戶,因為你教他精實,因為你輔導精實,讓他公司變好,讓他公司的員工喜歡你去,這就成功了,只要有一家就行了。因為你如果會搞定一家,你就可以搞定很多家。反過來說,如果你有很多顧客,列出來有100家,但你輔導成功過多少家?他們可能只去你那裡上過課,但你教他的東西他都沒用。這樣子沒有什麼意義。
② CEO主導
所以為什麼在這個時間我要強調CEO主導。大家都瞭解,現在經營環境和時機不好,要讓公司變好,或者是讓公司不要再不好下去,CEO最有主導權!
時機不好,CEO更要擔起責任,因為你的部下都是跟著你的決定在跑,如果是目前業績不好。說實在,是否是因為以前我們做的不夠好。或者是根本做錯了,當時雖然賺錢,但是不一定對。對的話現在應該還在賺錢,或不是賺那麼多而已。如果現在業績非常不好的話,那就應該想以前做了哪些決定跟現在的關係,這是CEO要思考的問題。
③ 數位化和精實的關係?
對這話題,大家有很多論點、很多說法!搞數位化的人他可能不太想去碰精實了,搞精實的人對數位化也不是那麼熟悉。如果你去問豐田的人,他不太跟你談數位化,但是他談精實,他的精實裡面已經有很多數位化。但是他不會把數位化跟精實分開來談。以數位化促進的精實轉型,目的是精實轉型——從你現在的方法轉到精實的方法,這叫精實轉型。
那數位化對精實轉型有什麼關係?數位化可以促進精實轉型,可以加速精實轉型。三年前我跟一家公司合作的時候,他們標榜他們的數位化,智慧化都很先進,他們有三個主要的上下游一貫的工廠,原來他們的生產排產是三個工廠各排各的,結果就是彼此之間庫存很多,交期也不準。他說這個行業就是這樣子的。我幫他算一算,我說你們可以在有了訂單之後再根據訂單生產,你的交期就會很準,你用不著預估可能會需要什麼來生產,結果既是庫存多又不能準時交貨。因為預估永遠不會準,除了種類不準之外,數量也不會準。
我帶著他們做了一年半,他們才上了接單生產的軌道。有了這樣的經驗,今年,我和一家有TPS概念的數位化公司合作,讓一家機械加工廠半年就達到前一家公司一年半的水準了,所以我會說若能活用數位化,可以以三倍的速度加速精實轉型。
④ 三方合作
乙方在甲方的環境裡面的發言權是多大?乙方可能在某方面有專業,例如IT有IT的專業。TPS有TPS的專業,但是你碰到的行業不同,你不可能全都瞭解。在這個時候就需要與甲方的三方合作,而不是單靠IT或者是TPS來做。反過來說,甲方也要有這樣的認識。我認為任何企業都有兩個技術:第一個,專業技術。你是製衣行業,你是鋼鐵行業,你是食品行業,你是炸雞的,你是做漢堡的,各有各的專業技術。還有一個技術就是從接單到交貨整體流動的管理技術,這正是TPS與數字化的整體觀專長。
無論你的專業技術或者管理技術在什麼水準,這兩個技術一定要互相的平衡,要互相的往上提升,你才可以維持一個好的狀況。不然的話,你想像一下,一隻腳走路比較方便,還是兩隻腳走路比較方便。兩隻腳走路即使慢,你絕對可以走的比較遠。一隻腳走路你就需要輔具,TPS與數字化就是輔具。中小企業或新創公司大都從專業技術出身,尋找合適的TPS與數字化顧問是我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