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下方鏈接關注官方帳號 (@917stvux),將可及時獲得最新的李老師專欄!
☆點擊下方鏈接關注官方帳號 (@917stvux),將可及時獲得最新的李老師專欄!
Jim Womack:混沌局勢中的精實管理
作者:李兆華 老師
2025年05月21日
精益企業中國(LEC)迎來20週年。77歲高齡的Jim Womack將第三度參加在上海舉行的精益峰會。將對正經歷4月2日以來,美國「解放日」引發的全球經濟波濤,躊躇徬徨的精益實踐者們提供一貫的精實對策。5月8日公布的豐田2024财年的联合财务报表(https://www.toyota.com.cn/toyotatimes/tinfo/index.php?t_id=771&lmid=0)也給了我們最佳示範。
5月11日,Jim 發來為《現場觀察第二版,Gemba Walks》繁體字版的作者序。21日20:00在微信的「LEC精益」影音號上,我將與傅源老師深入解析這篇序言的內容,與豐田在美國「解放日」之後的動向(https://www.toyota.com.cn/toyotatimes/tinfo/index.php?t_id=772&lmid=0)。
幾十年來,精實思維一直是幫助組織透過持續改善、創造更多價值,推動轉型的強大力量。但今天,我們發現世界正在快速變化,穩定不再是常態。現今的企業面臨地緣政治不穩定、經濟環境轉變、尤其是人工智慧和自働化技術快速發展,以及社會對工作和就業的新期望。身為精實實踐者,我們必須將思維方式從在穩定條件下進行最佳化,轉變為在動盪的世界中適應生存。
就在我以新一代讀者為對象,重新閱讀本書的文章時,我看到了巨大的轉變。我最欽佩的一家透過精實原則徹底改變了其營運方式的公司,最近與我進行了一次嚴肅的討論。隨著美國開徵新的對等關稅,該公司發現自己需要以比以往更快的速度,在最大的市場上建立主要的製造業務。
這並不是個案。各行各業的公司都在應對地緣政治變化、貿易限制、勞動力短缺和新的監管壓力。再加上工作本身性質的變化,許多員工和雇主已經放棄了任何相互責任感,挑戰變得更加嚴峻。
科技正在加速這一切。人工智慧尤其為精實思想家帶來了矛盾。一方面,自働化和人工智慧驅動的決策可以消除大量的人力和低效率。另一方面,許多科技似乎都是為了消滅人類而不是賦予人類能力而設計的。幾十年來,我們精實社群一直堅持精實並不意味著裁員,而是為了用同樣的人創造更多的價值。但現在,我們發現我們處在一個整個勞動力可能被科技取代的世界,而這樣的趨勢往往不是因為必須如此,而只是因為可以如此。
同時,氣候變遷也帶來了我們從未見過的不可預測性。企業不再只是為正常的波動做計劃;他們現在必須為野火、颶風、乾旱,洪水和地震造成的供應鏈中斷做好準備。
考慮到這一切,人們自然會說:「好吧,也許精實本身需要重新思考。」但好消息是:正如這些文章中所描述的,我們不需要重新思考我們的基本信念和方法。但我們的確需要一種如何應用精實的新方法,以幫助組織應對混沌,同時又能保持長期成功所需穩定性的新航向。
1.豐田為何仍能持續領先
2.從異常事件中復原重於穩健:需快速適應
3.我們仍缺失的要素:擴大精實規模
4.精實夢想:建構創造價值的穩定平台
5.最終的想法
刊頭的照片是在多颱風的鄉下看到的落羽松林,早年即聽説,颱風來時它甚至可被吹彎卻不會倒。當初也不知道其所以然,現在它即「可視化」地表演給你看。看到照片中下方,地面的凸出物嗎?它是右側落羽松的「膝根,呼吸根」,可想像地面下各樹之間錯綜復雜的連結所形成的根系。
「深入與廣博」是屹立不搖的兩大要素,只要能持續,兩者皆可得!下回看到美麗的落羽松時,也得聯想自己的企業要如何因應環境的變化與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