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師專欄
李老師專欄
☆點擊下方鏈接關注官方帳號 (@917stvux),將可及時獲得最新的李老師專欄!
豐田生產方式是個脆弱的系統
2023年03月15日
第一次聽到「豐田生產方式是個脆弱的系統」的說法,是在20多年前與巨大集團合作導入豐田生產方式的時候,前董事長劉金標先生說的。乍聽之下不太舒服,但仔細一想,也的確如此。
第二次聽到是在2018年3月在美國那什維爾的LEI年會上,Jim Womack敘述當初為「Lean、精實」取名的過程,還真有人提出「脆弱(Fragile)生產系統」。Lean Talks - How Lean Got Its Nam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Aeq6kaZS_w 6:51秒處。
不是我瞎編的,麻省理工學院的團隊中有少數人說,讓我們稱之為「脆弱的生產」。猜猜是哪些人力資源的人,是 Haruo Shimada 教授和 John-paul MacDuffie 教授。 他們說我們必須稱它為脆弱,因為它完全基於讓人們參與,如果你稱它為精實,它聽起來機械和冷酷的,所以,讓我們稱之為脆弱。
所以,我說好吧!那太好了,讓我們關掉燈回家,因為工業界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找到任何名字的 CEO ,會說我們公司致力於脆弱的生產。好吧,這不會發生,所以我佔多數。MacDuffie 和我不久前還在談論這事,他認為也許我是對的。
軟體開發業學自豐田生產方式的Agile Development敏捷開發,取名的過程是否也曾參考過Fragile production? Fr-Agile 與Agile如陰陽相隨,Fr 字根的意思是「推動」--脆弱是為了推動敏捷。
刊頭的圖是我的一些實務、經驗上,豐田方式與一般方式的差異:
左圖是「需求與庫存」的關係:
1. 不論需求高低,豐田一直是處於2、3象限,即使在需求低的3象限時,直接地降低稼動率,且活用低稼動的環境,鍛鍊能力,當需求高時,則掌握機會,變現低稼動時培養的能力。
2. 一般公司則追求充分利用資源(人力、設備、現金),即使需求低時仍維持稼動率,囤積庫存以等待需求高時,以庫存換取更多的現金。於是日子總是在1、4象限間,「庫存」與「去庫存」之間來回。
3. 對此現象,我的建議是試著從4象限移往3象限,既然需求不高,何不停止生產庫存?安排人員維護設備、練習換模,只生產顧客要的。當景氣來時,以狀況更好的設備,更精準地生產顧客要的訂單。
右圖是「準時交貨率與庫存」的關係:
1. 與左圖的想法是一貫的,即使是高需求時,豐田的低庫存卻仍維持一貫的高準時交貨率(象限2)。一般的公司即使累積了庫存,卻仍為準時交貨率所苦(象限1),當然也有運氣好的時候,但大都可遇不可求。
2. 我對處於象限1的公司,仍建議「既然需求高,哪有多餘的能力去生產會成為庫存的,請只生產顧客要的。」因此,立即會遭遇換模、品質的問題,但請以此為鍛鍊能力的課題,玉成(育成)人才,做中學。
豐田系統的確是脆弱的系統,但卻是在「創造的窘迫之中追求能力的餘裕」的系統,如同我們在生活上,將準備不時之需的銀行存款與口袋裡的零用錢分開管理,也有特別管制、可持續改善,為吸收顧客需求波動的「緩衝庫存」,和自身產能波動(包括原材料波動)的「安全庫存」。於是在相對心理安全的情況下,再現什麼都不足的創業環境,每天都在育成創業家。
若想要公司能永續經營,與其繼續當個感嘆後繼無人的創業家,不如在公司裡建構創業條件,當個快樂的玉成創業家(連結 唯反脆弱者得倖存 )。
庫存不只是庫存,也是豐田方式的重要經營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