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師專欄
李老師專欄
☆點擊下方鏈接關注官方帳號 (@917stvux),將可及時獲得最新的李老師專欄!
建築中的精實:100年前 「JIT工廠」(下)
2022年12月21日
作者:李兆華 老師、梁嘉寶
全文字數:2556
閱讀時間:8分鐘
許多今天我們仍在躊躇的方法,在100年前就已經逐漸成形了,上圖隱含了精實思考的許多關鍵因素,其源流甚至可以追溯到14-15世紀的威尼斯兵工廠。其關鍵在於迄今仍被混淆的「資源效率與流動效率的二分法」。成功大學精益產品開發中心的梁嘉寶同學,提煉了Jurgen Denul先生於2022年11月23日開始,在Linkedin上分享的研究摘要,1920年代,活用了既有的技術創新方法、產品與建築速度。創新與勝出的關鍵在於人的深思與合作。
全文分為兩期刊出,點擊此處查看「建築中的精實:100年前 「JIT工廠」(上)」。
帝國大廈建造過程中的四個關鍵過程要素,使其成為世界上第一個JIT的 「工廠」。
1. 💡快速移動的小批量產品
2. 💡模塊化的運輸流程+中間的小緩衝區
3. 💡減少依存性→"四個節奏器"
4. 💡小幅度遞增進度是一種正確的心態
運用可快速移動的小批量(材料),以便在制約條件下實現高速施工。
1. 只有底層和地下室有儲藏室
2. 內部垂直運動需要使用電梯
3. 避免材料在室外移動(使用桅杆吊車和平臺),從而提高安全性,避免因惡劣天氣而造成延誤。
由於空間有限,不同的快速移動的小批量連續流必須被模塊化和分離。在施工現場,這轉化為不同的小批量系統相互獨立運行,中間有小的緩衝區。在當時也產生了一些創新的系統,如窄軌鐵路。
在傳統強烈相互依存的標準方法下,快速運輸流的模塊化是不可能的。使得JIT材料流組織起來的關鍵解決方案是:減少流程之間的互相依存,只留4個核心流程。
① 鋼結構
② 混凝土地板拱墚
③ 外部金屬面板和窗戶
④ 外牆石材和支撐
建設者們稱這些過程為「四個節拍器」,因為它們為所有其他施工過程設定了節奏。
這「四個節拍器」也為及時的設計、工程、訂購、製造和交付設定了節奏。遞增的設計和工程工作需要充分領先於鋼結構施工,以便為所有涉及的製造和施工工作及時準備好規範。這種方法更接近於敏捷的軟體發展,而不是階段性的專案管理。所要求的速度根本不允許在各自獨立的階段中設計一切,策劃一切......。
正如李兆華老師在評論中所說「空間和時間的制約使人們能夠發揮想像力,並在創新管理。帝國大廈本身仍然是人類智慧和努力的體現。」早在百年之前,就有前輩們在施工現場做小批量和緩衝區......,這真的是一件令人驚訝有有趣的事情! 甚至以四個最小限度的節拍器設定節奏,趨向于敏捷開發。所有的需求和解決方案皆通過組織跨功能團隊達成,效率高。就像將一條遊艇變為許多條小漁船,每條漁船被分配到不同的任務,所有的小任務合起來就能完成最終的任務。每個人職責分明適度的計畫、進化開發、提前交付與持續改善,能夠快速與靈活的面對開發與變更。
世界上第一個JIT「工廠 」需要一種獨特的組織方式。所有的關鍵因素(在以前的文章中描述過)都不可能用當時組織的標準做法。在這最後一章中,我總結了這種組織設計的獨特因素。
在建設之前,建設者們面臨著分散和集中的選擇。儘管集中化給了建築商更多的控制權,但它並不符合合作精神和協作設計與工程的需要。業主、建築師和建築商知道,破紀錄的速度要求他們重新思考施工的許多方面。他們需要每個人都充分參與到這項合作中來。因此,他們建立了一個由高度熟練和負責任的專家組成的分散的組織。
每個人都認識到他們需要遵循四個節奏器所設定的節奏。節奏器的日程表相當於一個基本的中央協調。分包商可以自由地利用他們的經驗和專業知識來完成工作,並與其他分包商協調。
所有參與的人都知道,增量設計和工程方法需要在施工期間做出關鍵的決定。根據經驗,他們也知道這樣一個獨特的嘗試會有其公平份額的新挑戰需要解決。因此,每個人都認識到,快速決策是至關重要的。
三個用於快速決策的論壇被建立起來,它們都基於互補的高技能專家之間的合作原則。
①業主和投資者委員會專注于戰略決策。他們開會的頻率最低,但當需要做出決定時,他們會迅速做出決定。例如,選擇一個建築師只花了兩個星期。
②設計和施工的政策委員會是快速決策機器的核心。在這裡,所有的行政決策都是由業主、建築師、建築商和臨時專家合作做出的,他們被邀請立即提供合適的專業知識。他們會以非常高的頻率聚集在一起(有時每週數次)。
③最後但同樣重要的是,「帝國大廈俱樂部 」是分包商之間公開對話的論壇。這些會議不是狀態報告會議,而是在午餐時的聚會,可以進行公開對話,以協調和解決新出現的問題。這些每月一次的午餐會也使得必要的 「參與工作的人之間的友好關係 」得到發展。
Jurgen Denul先生在第四次分享中主要強調了協作以及跨團隊合作。在進行精實項目時,一些改善常常需要跨團隊合作解決,如何讓跨部門合作順利推進並發揮其有效作用,是需要認真思考的一件事。若無法短時間內讓團隊成員齊心協力,即使有再完美的行動計畫,也是事倍功半。
在分享中,特別強調了快速決策,並且介紹了為了達成快速決策的目的,成立了三個論壇用於平常的決策討論。
通過Jurgen Denul先生四回的分享,我們瞭解到,在百年前,為了以最快的速度建造帝國大廈,是如何在施工過程中融合創新解法、過程要素還有組織間的快速溝通,這些包含著精實思想的作業,為成功施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中,我們也看到了許多精實開發(LPPD)中所包含的思維:
1. 開發產品是一項團隊運動:正如分享中的跨團隊合作一樣,在精實產品開發中也強調利用深思熟慮的流程和支援性實踐讓整個企業的團隊成員參與從最初的想法到交付的整個過程,確保最大程度地創造價值。
2. 設計價值流:Jurgen Denul強調了快速決策的重要性,這一點對應著LPPD中的設計價值流,要明確團隊目的(成功的因素),在整個開發週期中做出權衡和決策,將提高其運營績效。
3. 同步工作流:與Jurgen Denul提到的在工作中,「要盡可能地分離功能和切斷進度的依存性」類似,在LPPD中,這樣的做法讓開發團隊可以準確瞭解他們在產品開發生命週期的每個階段負責什麼,以小批量作業進行開發,避免因變動(例如顧客需求變化等)而造成大量浪費。
4. 活用過去的經驗,持續學習:在建造JIT工廠時,業主、建築師和建築商活用過去的經驗,根據目標設定設計驅動原則,分析施工過程的每個反覆運算並根據這些見解進行調整時,他們將在此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專業知識和知識。在LPPD中,同樣鼓勵創建可以快速學習、重用現有知識並獲取新知識以使其在未來更容易使用的開發系統,以建立長期的競爭優勢。
5. 敏捷與精實:對於建築項目來說,工程進度計劃和控制是項目管理的核心,而甘特圖是進行工期計劃和控制的有效工具,因此常會使用甘特圖協調進度。LPPD在甘特圖之外,強調“敏捷開發”,以客戶需求、反覆運算、模塊化、緩衝、拉動為特徵的產品開發過程。同樣地,為了協調跨團隊之間的工作進度,也會使用可視化工具。
「資源效率或流動效率」、「分散或集中管理」,總是各有擁護者,但從歷史與過去的經驗中總能理出一些端倪,以業主、顧客為起點,拉動各專業協調合作,以最好的組合來滿足顧客的需求,是不變的硬道理。
☆更多精彩文章,請點擊訪問▶李老師專欄◀
☆點擊下方鏈接關注官方帳號 (@917stvux),將可及時獲得最新的李老師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