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師專欄
李老師專欄
☆點擊下方鏈接關注官方帳號 (@917stvux),將可及時獲得最新的李老師專欄!
內建於TPS中的ESG永續經營
2022年11月23日
作者:李兆華 老師
全文字數:639
閱讀時間:2分鐘
最近,ESG(E 環境保護、S 社會責任、G 公司治理)、碳中和的話題常在人們的交流中出現。談論的大都是要如何符合規範,目前的碳排放狀況與對策。了解了其內容之後,好像與我在日常所進行的TPS改善活動有密切的關係。
刊頭是我用於說明品質改善的插圖,說明了最有效率的方法是TPS的「自働化」,要在源頭內建品質,而非下游的防止流出,甚至是處理市場抱怨。
近幾年,大家都很能體驗到水污染防治、空氣污染防治的效果。相對於工廠裡的品質管理就較為陌生,但如下表,既然是防治,從上游的發生源「防」止,當然勝於在下游的「治」理。
品質管理也是一樣的,在豐田的術語中,充滿著這類的說法:發生源、現地現物、現場觀察、標準作業(加工)、良品條件、內建品質、自工程完結⋯⋯。都是鼓勵、要求觀察、管理作業發生的當下,在發生的時點能判斷正常或異常,發現問題,從源頭讓它不流出、不再發生。這麼多不同的說法,是否也反映了大家仍不夠關心發生源,更喜歡在下游對策呢?也是典型的「一個流與批量」處理的對照。
ESG與TPS有什麼關係呢?
TPS開宗明義地以減少系統中的「物與人力的浪費,對環境的傷害」,來提升生產力,視過度生產為最大的「浪費」。
而浪費的原因則在於系統中S--社會(包括公司與員工、員工之間、公司與顧客),和G--公司治理,管理上述E和S關係的不和諧。
綜觀TPS的方法與背後的脈絡,的確如此。因此,當我聽到諸如ESG, CSR, SDGs的新名詞時,總會在TPS中找到已經在進行的方法,只是不一樣的名字而已,還是回歸到PDCA的管理循環、持續改善而已。
今年2月,小編發表過一篇根據我的直播整理,圖文並茂的《循環經濟下的流動系統》,說明了TPS為何和與ESG、碳中和與TPS連結?大道至簡、道法自然!
☆更多精彩文章,請點擊訪問▶李老師專欄◀
☆點擊下方鏈接關注官方帳號 (@917stvux),將可及時獲得最新的李老師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