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師專欄
李老師專欄
☆點擊下方鏈接關注官方帳號 (@917stvux),將可及時獲得最新的李老師專欄!
人人隨手可做的「前排先拿」
2023年05月10日
「前排先拿」吸引了我的注意,與豐田生產方式中的「先進先出」如出一轍,但也是我們生活中常遇到的情境,購物時,總想看看後面的商品是否更新鮮。這是商家與顧客的共同痛點,是否有辦法雙贏。
上網找了相關資訊,https://e-info.org.tw/node/229885 根據2021年3月聯合國環境署(UN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發表的糧食浪費指數報告,全球每年浪費近10億噸食物,約為過去最佳估計值的兩倍。
聯合國報告也涵蓋餐廳和商店食物浪費的資料,佔總食物浪費量的17%,再加上農場和供應鏈中發生的食物浪費,總計有1/3的糧食產出從未被食用。
數十億飢餓或無力負擔健康飲食的人口,因食物浪費而難以被餵飽,環境也大受影響。糧食浪費和損失造成約10%的排放量,助長氣候危機,集約化耕作更是生物多樣性危機和全球污染的主要原因。
如果食物浪費是一個國家,其碳排放量將僅次於美國和中國,排世界第三。
研究人員說,減少食物浪費是減少人類對環境的影響最簡單的方法之一,然而這樣的潛力尚未被充分利用。
7-11的控股公司7 & I 2019年7月即發布了放寬所有常溫加工食品的交貨期限,以降低食品的損失。其方法如下圖,將原來超過賞味期限1/3的常溫加工食品(如例子中的2個月),即不可交貨給門店,而在門店超過4個月的,則必須折價或報廢。改成超過賞味期限1/2(3個月)的才不能交貨給門店,門店折價或報廢的期限則從4個月延長為5個月。
這是對供應商與店頭的放寬銷售期限,對消費者而言,是否最有利?消費者將會比較大比例地買到賞味期限後期的商品。
多年前曾參觀過一個製作冷凍水餃、包子的工廠,他們告訴我,連鎖業的顧客要求能讓包子在蒸櫃中保持更長的時間,且仍新鮮美味。方法不言而喻。
我服務的工廠,隔壁就是間麵包工廠,下午風向一變就會聞到陣陣的麵包香。20多年前,跟著豐田來的主管到現場去,他邊聞著麵包香邊跟我說:「還好我們是加工鐵板的行業,若是照我們現在的JIT水準,如果製造麵包,每天不知道要扔掉多少麵包。」這句話多年來一直縈繞在我的腦中,現在我可以說,我們製造的汽車也是新鮮的,甚至運輸需要將近一天,最遠的線束供應商,在最終裝配線裝上汽車的線束,是供應商3天前才製造的。
是否超過賞味期限,也與庫存量、消費量有關,銷售期限必須≥ (庫存量÷銷費量)。若根據消費量,調整採購、製造批量,減少從製造到消費各階段的庫存量,即使賞味期限仍是6個月,是否大家都可有更新鮮的商品?且減少過期品?
這是豐田生產方式一直在努力的方向,時值物流、IT技術成熟,世界經濟秩序重整,追求永續循環的時候,人人都可參與「前排先拿」,但身為供應方更應負起責任,提供一個最少浪費,且可雙贏的方法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