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滄柳、陳維新,邱輝煌,“An Investigation of Single droplet Evaporation in a Convective Flow.” 第八屆機械工程學術研討會,1991年11月,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台北市。
陳維新,邱輝煌、江滄柳,“Droplet Laws in Spray Combustion Processes (II),” 第二屆燃燒科技應用研討會, March, Tainan, 1992年3月21-22日,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陳維新,洪培元, “熱軋鋼廠中加熱爐之能耗分析,” 第四屆海峽兩岸環境保護學術研討會,1996年12月17-19日,國立中央大學,中壢市。
陳維新,江滄柳,“等尺寸雙反應油滴於熱對流場中汽化之數值研究”,第四屆計算流體力學研討會,10月3-5日,南投溪頭,1997。
陳維新,江滄柳,施百鴻,“異尺寸雙油滴於對流場中之反應”,第二十一屆全國力學會議,12月20-21日,國立中興大學,台中市,1997。
陳維新,“雷諾數對雙反應油滴汽化及火焰之影響”,第八屆燃燒科技應用研討會,3月20-21日,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1998。
陳維新,“異尺寸雙燃燒油滴於對流場之火焰結構”,第五屆計算流體力學研討會,8月28-29日,桃園大溪,1998。
陳維新,“大氣中水滴運動流場之數值模擬”,1998氣膠研討會,10月28-29日,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1998。
洪培元,陳維新,盧眧彰,“市鎮垃圾焚化灰渣之重金屬溶出分析”,第十三屆廢棄物處理技術研討會,11月21-22日,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1998。
陳維新,陳建中,“校園垃圾焚化爐能源回收之分析”,第十三屆廢棄物處理技術研討會,11月21-22日,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1998。
陳維新,“一對流油滴伴隨前方小油滴之雙重火焰結構”,第二十二屆全國力學會議,12月19-20日,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1998。
陳維新,“Vaporization Path and Interactive Factor of Two Convective Droplets,” 第九屆燃燒科技應用研討會,5月9日,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1999。
劉昭忠、陳維新,“Transient Deformation and Combustion of Droplets in a Hot Flow”, 第六屆計算流體力學研討會,8月27-29日,台東卑南,1999。
陳維新、劉昭忠,“雙對流油滴於反應流場之火焰穩定性與汽化特性”,第六屆計算流體力學研討會,8月27-29日,台東卑南,1999。
陳維新、許家銘、邱輝煌,李麗雲,“雷諾數影響單油滴點火與熱傳之數值觀察”,第十六屆機械工程學術研討會,12月3-4日,國立清華大學,1999。
劉昭忠、陳維新、江滄柳,“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ingle Droplet Ignition in a Convective Flow”, 第七屆全國計算流體力學研討會,2000年8月25-27日,屏東墾丁。
陳維新、劉昭忠、江滄柳,“雙燃燒油滴之汽化分裂與多重火焰狀態”,第七屆全國計算流體力學研討會,2000年8月25-27日,屏東墾丁。
陳維新、盧昭彰、江金龍,“氣膠水滴對二氧化硫非穩態吸收之探討”,2000氣膠科技國際研討會,2000年9月15-16日,工業技術研究院,新竹縣。
陳建中、陳維新、張乃斌,“以類神經燃燒模式進行小型事業廢棄物焚化爐之優化操作分析”,第十五屆廢棄物處理技術研討會,2000年12月1-2日,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陳維新、陳建中、盧科妙,“小型焚化爐燃燒特性與熱能回收之探討”,第十五屆廢棄物處理技術研討會,2000年12月1-2日,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江滄柳、賴維祥、李聰盛、陳維新、王鴻博,“氣化程序及氣化燃氣燃燒等之模擬及實驗分析”,化石能源淨潔利用技術研發及推廣成果發表會,2000年12月18-19日,國立成功大學。
劉振隆、陳維新,“Aerodynamic and Noise Computations of High-Speed Train and Tunnel Wall Inference”,2001年中華民國燃燒學會/民航學會/航太學會學術聯合會議,2001年3月17日,私立元智大學。
陳維新、劉振隆、江滄柳,“噴霧中添加劑對重油液滴汽化之影響”,2001年中華民國燃燒學會/民航學會/航太學會學術聯合會議,2001年3月17日,私立元智大學。
陳維新、江滄柳,“煤炭氣化合成氣燃燒之探討”,第八屆全國計算流體力學研討會,2001年8月18-20日,宜蘭縣。
陳維新、盧昭彰,“Interfacial 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 of SO2 Absorption by a Convective Droplet”,2001年第九屆氣膠科技研討會,2001年9月15-16日,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陳維新,“Unsteady Mass Transfer of a Stationary Liquid Aerosol”,2001年第九屆氣膠科技研討會,2001年9月15-16日,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江滄柳、賴維祥、陳維新,“氣化模擬分析工具- PCGC3”,燃煤新技術研討會,2001年11月30日,國立成功大學。
陳建中、陳維新、張乃斌、曾瑞成,“小型焚化爐之多目標優化管理模式 ”,第十六屆廢棄物處理技術研討會,2001年12月14-15日,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陳維新、陳建中、陳佩萱、高雅玲,“操控方式對校園焚化爐燃燒影響之實驗探討”,第十六屆廢棄物處理技術研討會,2001年12月14-15日,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陳維新,“噴霧中單一水滴吸收二氧化硫之研究”,第十八屆空氣污染控制技術研討會,2001年12月14-15日,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陳維新、楊宗翰、陳建勳、吳世豐,“圓柱形燃燒室內合成氣燃燒之模擬”, 2002年中華民國燃燒學會/民航學會/航太學會學術聯合會議,2002年3月17日,國立高雄餐旅學校。
陳維新、陳建勳、吳世豐、楊宗翰,“氣膠水滴含固體顆粒對氣體吸收之數值模擬”,第九屆全國計算流體力學學術研討會,2002年8月24-26日,台南縣。
楊家緯、陳維新、江滄柳,“粉煤氣化之數值模擬初步研究分析”,中華民國燃燒學會第十三屆學術研討會,2003年3月29日,台北市。
陳維新、陳建中、蔡慶達、陳建勳、吳世豐,“固定床氣化爐中煤炭氣化之探討”,中華民國燃燒學會第十三屆學術研討會,2003年3月29日,台北市。
陳維新,“A Study on Mass Transfer between Atmospheric Ammonia and a Liquid Aerosol”,第十屆全國計算流體力學學術研討會,2003年8月14-16日,花蓮縣。
陳維新,“An Investigation on Carbon Dioxide Absorption Process in a Two-Phase Aerosol”,2003年第十屆氣膠科技研討會,2003年9月12-13日,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陳維新、楊宗翰、劉軒誠,“粉煤氣化與燃燒之數值模擬”,第二十屆機械工程學術研討會,2003年12月5-6日,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楊家緯、郭家豪、江滄柳,陳維新,“噴流床煤炭氣化之數值模擬分析”,2003年中國航空太空學會/中華民用航空學會學術研討會,2003年12月19日,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陳維新、洪才媛,“大氣中單氣膠吸收氯化氫之探討”,2003年中國航空太空學會/中華民用航空學會學術研討會,2003年12月19日,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蔡慶達、陳維新、陳建中、施百鴻、杜憲文、劉軒誠,“粉煤氣化之合成氣生成過程”,中華民國燃燒學會第十四屆學術研討會,2004年3月27日,國立中央大學。
陳維新、楊宗翰、江滄柳,“挾帶床中煤炭氣化之空氣污染物生成”,中華民國燃燒學會第十四屆學術研討會,2004年3月27日,國立中央大學。
劉昭忠、陳維新、游輝宏、鍾孟軒,“等位函數法在三維液滴碰撞之數值計算”,第十一屆全國計算流體力學學術研討會,2004年8月7-9日,台東縣。
杜憲文、陳維新,“Numerical Simulation on Pulverized Coal Combustion in a Blast Furnace”,第十一屆全國計算流體力學學術研討會,2004年8月7-9日,台東縣。
洪才媛、劉昭忠、陳維新,“單氣膠液滴於減速運動對空氣污染物之質傳現象”,第十一屆全國計算流體力學學術研討會,2004年8月7-9日,台東縣。
劉振隆、陳維新,“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ree Particle Swarm Optimizers in Solving Global Optimization Problems”,第十二屆全國計算流體力學學術研討會,2005年8月19-21日,高雄市。
Chen WH, Wang HY, Law CK, “Radiation Effect on Counterflow Diffusion Flame and Extinction”,第十二屆全國計算流體力學學術研討會,2005年8月19-21日,高雄市。
陳維新,“Evaluation of Gas Absorption Interaction among Atmospheric Liquid Aerosols”,第十二屆國際氣膠科技研討會,2005年9月30日-10月1日,台北市中央研究院。
Chen WH, Liu CC, Tsai CD, Hsieh TC, “Coal Gasification and Syngas Combustion in a Fixed Bed Gasifier”,中華民國燃燒學會第十六屆學術研討會,2006年3月25日,國立台灣海洋大學。
Liu CC, Chen WH, Yu M, “The Transient Process of Two Droplets in Tandem Impinging a Solid Wall,” 中華民國燃燒學會第十六屆學術研討會,2006年3月25日,國立台灣海洋大學。
Chen WH, Liu, C.C., “Slab Heating and Energy Consumption in a Reheating Furnace at Various Heating Rates”,第十三屆全國計算流體力學學術研討會,2006年8月17-19日,台北縣。
劉昭忠、陳維新、游輝宏,“不同尺寸兩液滴連續撞擊壁面暫態過程之研究”,第十三屆全國計算流體力學學術研討會,2006年8月17-19日,台北縣。
劉昭忠、陳維新、劉昭恕,“液滴撞擊壁面上動態液滴之研究”,第十三屆全國計算流體力學學術研討會,2006年8月17-19日,台北縣。
陳維新、吳政訓、杜憲文,“粉煤裂解形成氣膠特性之研究”,第十三屆國際氣膠科技研討會,2006年9月29-30日,台南縣嘉南藥理科技大學。
謝泰慶、陳維新、江滄柳,“水氣轉化反應產生氫氣之研究”, 第一屆全國氫能與燃料電池學術研討會,2006年11月3-4日,南投縣。
陳建中、陳維新,“資源回收與能源再生在垃圾焚化處理上之互動效應分析”,第四屆環境資訊研討會,2006年11月17-18日,台北縣。
陳維新、李進興、翁凌家、陳信伯、劉軒誠,“間歇式高壓震波外推力產生系統研究”,95年度國防科技學術合作計畫成果發表會,2006年11月30日,桃園、龍潭。
吳政訓、陳維新、杜憲文,“煤炭與生質物混合之共裂解特性”,中華民國燃燒學會第十七屆學術研討會,2007年3月31日,國立台灣大學。
鄭建國、陳維新,“溫度及蒸汽與CO比值對水氣轉移反應影響之研究”,中華民國燃燒學會第十七屆學術研討會,2007年3月31日,國立台灣大學。
楊授印、李以霠、鄭景亮、陳維新,“應用同步CH*與 C2*化學螢光分析本生燈火焰燃燒結構”,中華民國燃燒學會第十七屆學術研討會,2007年3月31日,國立台灣大學。
Chen WH, Jheng JG, Chiu IH,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gen Generation from Water Gas Shift Reaction,” The 2nd 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drogen Energy and Fuel Cell, Jan. 4-5, 2008, Taipei.
Chen WH, Jheng JG, Lin ML, “Microwave Irradiation on Hydrogen Generation from a Catalytic Water Gas Shift Reaction,” The 2nd 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drogen Energy and Fuel Cell, Jan. 4-5, 2008, Taipei.
Lin ML, Chen WH, Jiang TL, Chen MH, “Predictions of Hydrogen Generation from Water Gas Shift Reactions”,中華民國燃燒學會第十八屆學術研討會,2008年3月29日,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林牧融、陳銘宏、江滄柳、陳維新,“薄膜反應器之水氣轉化反應研究”,中華民國燃燒學會第十八屆學術研討會,2008年3月29日,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Chen WH, Chiu IH, Lin BJ, “Dynamic and Modeling of Transient Hydrogen Permeation through a Palladium Membrane (1),” The 3rd 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drogen Energy and Fuel Cell, Nov. 14-15, 2008, 國立臺南大學。
Chiu IH, Lin BJ, Chen WH, “Dynamic and Modeling of Transient Hydrogen Permeation through a Palladium Membrane (2),” The 3rd 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drogen Energy and Fuel Cell, Nov. 14-15, 2008, 國立臺南大學。
林牧融、江滄柳、陳維新,“提高水氣轉移反應效益之薄膜反應器數值模擬”,第三屆全國氫能與燃料電池學術研討會,2008年11月14-15日,國立臺南大學。
Chiu TW, Chen WH, Hung CI, Lin MR, “Numerical Study on Rea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ethane Catalytic Partial Oxidation”,中華民國燃燒學會第十九屆學術研討會,2009年5月25-26日,國立台灣大學。
凃伊建、陳維新、沈恆光、蔡雅錚,“生質酒精生產中稀硫酸前處理對蔗渣結構影響之探討”,中華民國燃燒學會第十九屆學術研討會,2009年5月25-26日,國立台灣大學。
林柏志、陳維新,“微波輻射環境中甲醇蒸氣重組之反應特性”,中華民國燃燒學會第十九屆學術研討會,2009年5月25-26日,國立台灣大學。
涂伊建、陳維新、沈恆光,“生質酒精生產中利用微波/硫酸前處理對蔗渣結構影響之探討”,中華民國燃燒學會第二十屆學術研討會,2010年3月20日,崑山科技大學。
許庭緯、陳維新、洪振益,“改善產氫效能之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反應”,中華民國燃燒學會第二十屆學術研討會,2010年3月20日,崑山科技大學。
郭柏志、陳維新,“四種生質物之焙燒特性及對木質纖維素結構之影響”,中華民國燃燒學會第二十屆學術研討會,2010年3月20日,崑山科技大學。
許博智、林柏志、陳維新,“變壓過程中氫氣穿越鈀薄膜之動力行為”,中華民國燃燒學會第二十屆學術研討會,2010年3月20日,崑山科技大學。
林柏志、陳維新,“微波輻射對於甲醇蒸氣重組反應產氫之影響”,中華民國燃燒學會第二十屆學術研討會,2010年3月20日,崑山科技大學。
鄭文宜、程耀立、徐煥鈞、陳維新,“利用活性碳熱催化裂解天然氣產氫之初探”,中華民國燃燒學會第二十屆學術研討會,2010年3月20日,崑山科技大學。
陳沅億、洪振益、陳維新,“大氣中液滴吸收SO2之模式探討”,2010台灣氣膠研究學會年會暨第十七屆國際氣膠科技研討會,2010年9月24號,福華國際文教會館,台北市。
陳沅億、盧科妙、洪振益、陳維新,“化學反應對大氣中液滴吸收SO2之效應”,2010台灣氣膠研究學會年會暨第十七屆國際氣膠科技研討會,2010年9月24號,福華國際文教會館,台北市。
Chen WH, Syu YJ, Wu YM, “A study and analysis on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water gas shift reaction in a rotating packed bed with high gravity (Higee),” The 5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drogen Energy and Fuel Cell, Dec. 17-18, 2010, 國立成功大學。
Chen WH, Hsu PC, Lin BJ, “Hydrogen permeation dynamics and modeling of a palladium membrane in an environment of varying pressure,” The 5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drogen Energy and Fuel Cell, Dec. 17-18, 2010, 國立成功大學。
Chen WH, Hung CI, Cheng TC, “A prediction on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methanol steam reform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icrowave double absorption,” The 5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drogen Energy and Fuel Cell, Dec. 17-18, 2010, 國立成功大學。
Chen WH, Chiu TW, Hung CI, Lin MR, “The simulation of utilizing methane catalytic partial oxidation, water gas shift reaction and heat recovery in a Swiss roll to produce hydrogen,” The 5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drogen Energy and Fuel Cell, Dec. 17-18, 2010, 國立成功大學。
陳致融、洪振益、陳維新、沈政憲、徐恆文,“氣化爐內粉煤與生質物共氣化之產氫模擬,” The 5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drogen Energy and Fuel Cell, Dec. 17-18, 2010, 國立成功大學。
Lin SC, Hsu PC, Chen WH, “Unsteady hydrogen permeation dynamics of Pd and Pd-Cu membranes,” 中華民國燃燒學會第二十一屆學術研討會,2011年3月26日,虎尾科技大學。
Hou YL, Chen WH, Hung CI, “An analytical analysis on greenhouse gas absorption by a water droplet at atmospheric and elevated pressures,” 中華民國燃燒學會第二十一屆學術研討會,2011年3月26日,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葉松青、陳維新、沈恆光,“蔗渣於微波加熱環境中分解特性之研究”,中華民國燃燒學會第二十一屆學術研討會,2011年3月26日,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盧科妙、陳維新、李文智、林達昌,“焙燒生質物與粉煤及其混合物之裂解特性與動力學研究”,中華民國燃燒學會第二十一屆學術研討會,2011年3月26日,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Wang CC, Hung CI, Chen WH, “Effects of scaling down and heat loss on the performance of a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中華民國燃燒學會第二十一屆學術研討會,2011年3月26日,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Chen WH, Chuang MC, Ye SC, Sheen HK, “Property improvement of sugarcane bagasse in dilute acid solution with microwave heating”,中華民國燃燒學會第二十二屆學術研討會,2012年4月21日,高苑科技大學。
Chen WH, Syu WZ, Hung CI, “Numerical study on influences of flow pattern and sweep gas on hydrogen permeation and polarization in a Pd-based membrane tube”,中華民國燃燒學會第二十二屆學術研討會,2012年4月21日,高苑科技大學。
Chen WH, Cheng YC, Hung CI, “Entropy generation on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catalytic partial oxidation of methane in Swiss-roll reactors”,中華民國燃燒學會第二十二屆學術研討會,2012年4月21日,高苑科技大學。
Chen WH, Liao CY, Hung CI, “Power generation from thermoelectric modules under various operating conditions”,中華民國燃燒學會第二十二屆學術研討會,2012年4月21日,高苑科技大學。
Chen WH, Hsia MH, Hung CI, “Concentration polarization of gas mixture in Pd and its alloy membranes with high permeance”,中華民國燃燒學會第二十二屆學術研討會,2012年4月21日,高苑科技大學。
Chen WH, Tsai MH, Hung CI, “Simulation of unsteady CO2 absorption by NaOH-based droplet”,中華民國燃燒學會第二十二屆學術研討會,2012年4月21日,高苑科技大學。
陳維新、陳淑宓、洪振益,"理論分析洗滌器內多顆液滴吸收空氣污染物之質傳過程",中華民國燃燒學會第二十二屆學術研討會,2012年4月21日,高苑科技大學。
陳維新、劉泓柜、洪振益, “甲烷熱裂解動力式之建立與數值模擬”,中華民國燃燒學會第二十二屆學術研討會,2012年4月21日,高苑科技大學。
陳維新、盧科妙、莊貽晴,“不同攜帶氣體的焙燒生質物產物產率及特性之影響”,中華民國燃燒學會第二十二屆學術研討會,2012年4月21日,高苑科技大學。
盧科妙、劉世賢、陳維新、李文智,“氧氣氛對生質物低溫炭化反應之影響”,中國鑛冶工程學會101年年會,2012年11月2日,國立高雄大學。
莊貽晴、劉世賢、莊棠尊、陳維新,“刺竹低溫炭化產物之燃料特性研究”,中國鑛冶工程學會101年年會,2012年11月2日,國立高雄大學。
吳滋盈、陳維新、張嘉修,“以熱重分析儀進行本土微藻Scenedesmus obliquus CNW-N之焙燒特性與動力學探討”,2013生物技術暨生物工程研討會,2013年6月28-29日,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林柏志、陳維新,“在二氧化碳環境中不同加熱模式對於蔗渣裂解之影響”,中華民國第24屆燃燒與能源學術研討會,2014年4月19日,國立成功大學。
林士誠、陳維新,“熱循環反應器內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反應及二氧化碳再利用之研究”,中華民國第24屆燃燒與能源學術研討會,2014年4月19日,國立成功大學。
林昶宏、陳維新、林育立,“鈀膜管內增進氫氣分離之流場設計”,中華民國第24屆燃燒與能源學術研討會,2014年4月19日,國立成功大學。
黃明岳、陳維新、吳滋盈、張嘉修,“微藻殘渣經培燒改質作為固態燃料之評估”,中華民國第24屆燃燒與能源學術研討會,2014年4月19日,國立成功大學。
林士誠、陳維新,“超焓反應器內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反應”,第九屆全國氫能與燃料電池學術研討會,2014年10月2-4日,國立臺南大學。
沈俊廷、林柏志、陳維新、劉世鈞,“甲醇部分氧化反應於白金觸媒作用下之產氫研究”,第九屆全國氫能與燃料電池學術研討會,2014年10月2-4日,國立臺南大學。
林昶宏、陳維新、林育立,“鈀膜管內削弱濃度極化及增強氫氣回收之研究”,第九屆全國氫能與燃料電池學術研討會,2014年10月2-4日,國立臺南大學。
徐志良、陳維新,“以焦爐氣進行鐵礦一步間接還原之熱力學分析”,第九屆全國氫能與燃料電池學術研討會,2014年10月2-4日,國立臺南大學。
黃士容、陳維新,“雷諾數對熱電發電器性能之影響”,第九屆全國氫能與燃料電池學術研討會,2014年10月2-4日,國立臺南大學。
李鎧麟、沈俊廷、陳維新,“白金觸媒床內反應氣體滯留時間及添加銅鋅觸媒對甲醇部分氧化反應之影響”,2014全國大專生能源論文競賽,2014年10月2-4日,國立臺南大學。
郭佩棋、黃明岳、陳維新,“榨油藻渣經焙燒改質後作為固態燃料之可行性評估”,2014全國大專生能源論文競賽,2014年10月2-4日,國立臺南大學。
許雅喬、徐志良、陳維新,“合成氣生產二甲醚之熱力學分析”,2014全國大專生能源論文競賽,2014年10月2-4日,國立臺南大學。
盧科妙、劉世賢、陳維新、李文智,“造粒及焙燒油棕果長纖對其固態產物之特性影響研究”,中國鑛冶工程學會103年年會,2014年10月16-18日,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盧科妙、劉世賢、莊貽晴、陳維新,“造粒對椰殼纖維低溫炭化之固液氣三相產物產率和特性影響”,中國鑛冶工程學會103年年會,2014年10月16-18日,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林柏志、陳維新,“微波輻射激發環境中甲醇自熱重組之氫氣製造及熱特性”,2014中華民國航太學會學術研討會,2014年11月15日,國立成功大學。
黃明岳、陳維新,“焙燒改質微藻殘渣作為固態燃料之潛力分析”,2014中華民國航太學會學術研討會,2014年11月15日,國立成功大學。
林柏志、陳維新,“油棕短纖及油棕短纖顆粒之裂解特性”,中華民國第24屆燃燒與能源學術研討會,2015年4月24-25日,中鋼。
林士誠、陳維新,“Influence of O/C ratio on CPOM under carbon dioxide atmosphere in a Swiss-roll reactor”,中華民國第24屆燃燒與能源學術研討會,2015年4月24-25日,中鋼。
余慶聰、簡瑞與、陳維新、陳三元,“先進中高溫二氧化碳捕獲及分離系統技術開發”, 2015減碳策略之低碳技術實踐國際夥伴會議,2015年6月23日,國立臺灣大學。
黃俊諺、陳維新、黃啟鐘,“利用田口法探討雙顆垂直軸風機之排列”,第22屆計算流體力學研討會,2015年8月26-28日,新北市。
蔡晶薇、陳維新、林育立,“膜管內流體回流對氫氣回收之影響”,第十屆全國氫能與燃料電池學術研討會,2015年10月2-3日,國立中央大學。
Lin CH, Chen WH, Lin CN, Lin YL, Chein RY, Yu CT,“Non-isothermal hydrogen permeation phenomena along a palladium membrane tube”,第十屆全國氫能與燃料電池學術研討會,2015年10月2-3日,國立中央國立大學。
Shen CT, Lin BJ, Chen WH.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methanol partial oxidation over a Pt/Al2O3 catalyst intensified by sprays”,2015中華民國航太學會學術研討會,2015年12月5日,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Wu PH, Chen WH, Wang XD, Lin YL. “Effect of periodic temperature on the performance of a thermoelectric module”,中華民國第25屆燃燒與能源學術研討會,2016年4月29-30日,工研院。
朱彥仕、陳維新、李文智,“酵素前處理對於生質物(桂竹)熱降解之影響”,中華民國第25屆燃燒與能源學術研討會,2016年4月29-30日,工研院。
黃馨毅、張家欽、陳維新,“隔離膜物理性質改變對鋰離子電池執行效率影響之數值模擬”,中華民國第25屆燃燒與能源學術研討會,2016年4月29-30日,工研院。
陳慶穎、陳維新、黃啟鐘,“優化雙顆垂直軸風機及探討四顆風機陣列之功率”,第23屆計算流體力學研討會,2016年8月18-20日,義守大學。
李國豪、陳維新、黃啟鐘,“呼吸道內氣體與細懸浮微粒(PM2.5)兩相流之數值研究”,第23屆計算流體力學研討會,2016年8月18-20日,義守大學。
郭佩棋、蔡晶薇、陳維新、林育立、簡瑞與、余慶聰,“膜管內流體回流對氫氣回收之影響”,第十一屆全國氫能與燃料電池學術研討會,2016年10月16-17日,台北科技大學。
Lin CN, Chen WH, Hsia MH, Chi YH, Lin YL, Yang CC. “Polarization phenomena of hydrogen-rich gas in high-permeance Pd and Pd-Cu membrane tubes”,第十一屆全國氫能與燃料電池學術研討會,2016年10月16-17日,台北科技大學。
Hsu HJ, Chen WH. “An energy analysis and optimal operation of torrefaction for sugarcane bagasse”,2016中華民國航太學會學術研討會,2016年11月5日,空軍航空技術學院。
Kuo PC, Lin SC, Chen WH. “Syngas production and CO2 reuse from biogas partial oxidation in a Swiss-roll reactor”,中華民國第27屆燃燒與能源學術研討會,2017年4月29-30日,國立中興大學。
Chu YS, Pillejera MK, Chen WH,“Bamboo Torrefaction in a High Gravity (Higee) Environment”,中華民國第27屆燃燒與能源學術研討會,2017年4月29-30日,國立中興大學。
Kuo PC, Lin SC, Chen WH,“Biogas partial oxidation for syngas production and CO2 utilization in a reactor with heat recirculation”,第十二屆全國氫能與燃料電池學術研討會,2017年10月12-13日,國立東華大學。
Guo YZ, Chen WH,“Comparison of hydrogen production over Pt and Pd catalysts from methanol partial oxidation using sprays”,第十二屆全國氫能與燃料電池學術研討會,2017年10月12-13日,國立東華大學。
Kuo PC, Chen WH, Chein RY, Lin YL,“Hydrogen recovery and carbon dioxide enhancement by one- and two-membrane tubes”,第十二屆全國氫能與燃料電池學術研討會,2017年10月12-13日,國立東華大學。
Wang CW, Chen WH, Hsieh TH. “Effect of torrefaction pretreatment on the pyrolysis of rubber wood sawdust through Py-GC/MS analysis.” 中華民國力學學會第四十一屆全國力學會議,2017年11月24-25日,國立成功大學。
林侑穎、陳維新、李約亨、林建淳、劉軒誠、陳登鑑、洪俊宏、陳綺慧、郭子禎,“重油與水熱液化生質油混燒之探討”,中華民國力學學會第四十一屆全國力學會議,2017年11月24-25日,國立成功大學。
Chen HH, Chen WH, Guo YZ.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methanol partial oxidation under sprays and dual-bed catalysts”,中華民國第28屆燃燒與能源學術研討會,2018年4月27-28日,國立中央大學。
王昭文、陳維新、Längauer D、林侑穎、Čablík V、劉軒誠、洪俊宏,“液化生質油萃取與乳化同步反應之分析”,中華民國第28屆燃燒與能源學術研討會,2018年4月27-28日,國立中央大學。
林侑穎、陳維新、劉軒誠、陳登鑑、洪俊宏、陳綺慧,“藉由田口法最佳化廚餘水熱液化製程參數”,中華民國第28屆燃燒與能源學術研討會,2018年4月27-28日,國立中央大學。
Chen WH, “Development of Hydrogen Separation in Pd-based Membrane Systems,” The 25th National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onference, I-Lan, Taiwan, 2018年10月15-18日。
Lin YY, Chen WH, Liu HC, Chen TC, Hung CH, Chen CH, Kuo TC,“Characterization of bio-oil from hydrothermal liquefaction of food waste”,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第35屆全國學術研討會,2018年11月30日-12月1日,國立中正大學。
余俊鋒、陳維新、王昭文、梁國超、郭任淵,“工業廢棄物焙燒前處理之熱降解分析”,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第35屆全國學術研討會,2018年11月30日-12月1日,國立中正大學。
Cheng CL, Chen WH. “A study of torrefaction performance predicted by torrefaction severity factor”,中華民國第29屆燃燒與能源學術研討會,2019年5月03-04日,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Chiou YB, Chen WH. “Design of segmented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optimized by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中華民國第29屆燃燒與能源學術研討會,2019年5月03-04日,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Tsai ZL, Chen WH, Hsu TH, Kuo PC,“ Analysis of flow distribution and pressure drop in PEM fuel cell with porous media model by us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 ,第十四屆全國氫能與燃料電池學術研討會,2019年10月18-19日,聖約翰科技大學。
Su YQ, Chen WH,“Investigation of methanol auto thermal reforming via Pt catalysts under spray system”,第十四屆全國氫能與燃料電池學術研討會,2019年10月18-19日,聖約翰科技大學。
Lu CY, Chen WH,“Numerical simula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ethanol steam reforming using catalytic tube reactor”,第十四屆全國氫能與燃料電池學術研討會,2019年10月18-19日,聖約翰科技大學。
Tsai ZL, Chen WH, Chang MC, Li CH, Kuo PC, Lin CC,“Inlet channel configuration design of PEMFC by Taguchi method”,中華民國第30屆燃燒與能源學術研討會,2020年6月20日,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Wang CM, Chiou YB, Chen WH,“Integrate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and thermo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with different number of plate-fins”,中華民國第30屆燃燒與能源學術研討會,2020年6月20日,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Jamin E, Chen WH,“Hydrogen permeation through a Pd membrane under different vacuum degrees”,中華民國第30屆燃燒與能源學術研討會,2020年6月20日,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Wang JS, Chen WH. “Efficiency improvement of vertical-axis wind turbine by using a deflector.” 中華民國航空太空學會第62屆年會暨會員大會 (AASRC 2020),2020年11月14日,國立交通大學。
Du JT, Chen WH, Lee KT, Ong HC, Huan CC. “Pore volume upgrade of biochar from spent coffee grounds by sodium bicarbonate during torrefaction.”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第37屆學術研討會,2020年11月20-21日,國立虎尾科技學。
Lo HJ, Chen WH, Yu KL, Ong HC, Sheen HK. “Pretreatment and saccharification of sorghum distillery residue for bioethanol production.” 中華民國力學學會第四十四屆全國力學會議,2020年11月26-27日,國立宜蘭大學。
謝俊宇、陳楷仁、闕志哲、陳維新,“新型印刷式迴路熱交換器分析與最佳化”,中華民國力學學會第四十四屆全國力學會議,2020年11月26-27日,國立宜蘭大學。
Chen ZY, Chen WH, Lim S, Saeidi S. “Hydrogen permeation in a palladium membrane tube: Impact of single and double outlets and vacuum on the permeate side.” 第十五屆全國氫能與燃料電池學術研討會暨第六屆台灣能源學會年會 (HEFC 2020),2020年12月1-2日,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Chen KH, Chen WH. “Hydrogen purification from a H2/CO2 gas mixture via palladium membrane in vacuum environments designed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第十五屆全國氫能與燃料電池學術研討會暨第六屆台灣能源學會年會 (HEFC 2020),2020年12月1-2日,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Li YW, Chen WH. “Geometry optimization for pressure uniformity of PEMFC stack.” 第十六屆全國氫能與燃料電池學術研討會 (HEFC-2021),2021年9月2-3日,國立台南大學。
Chou WS, Lu CY, Chen WH. “Combined catalytic ethanol steam reforming and water gas shift reaction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using crossflow tube reactor: CFD simulation and configuration optimization.” 第十六屆全國氫能與燃料電池學術研討會 (HEFC-2021),2021年9月2-3日,國立台南大學。
Cheng CY, Chih YK, Chen WH, Lin HP . Using cement-clay coordinate with Ni-Cu/Al2O3 catalyst for methanol steam reforming.” 第十六屆全國氫能與燃料電池學術研討會 (HEFC-2021),2021年9月2-3日,國立台南大學。
Zhong MH, Chih YK, Kuo JK, Chen WH. “Effect of inorganic composite carrier on hydrogen production in partial oxidation of methanol.” 第十六屆全國氫能與燃料電池學術研討會 (HEFC-2021),2021年9月2-3日,國立台南大學。
Huang TH, Chen WH.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uni-leg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The 8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cro and Nanoscale Heat Transfer and Energy (MNHTE2021),2021/11/18-20,國立台南大學。
魏崇祐、池易楷、陳維新,“超音波噴霧裝置對甲醇蒸汽重組產氫之影響”,2021智慧永續循環技術研討會暨專題競賽,2021年10月29日,東海大學。
蔡佳祐、李冠廷、陳維新,“菱角殼生物炭作為咖啡渣水分去除能力之節綠色添加劑”,2021智慧永續循環技術研討會暨專題競賽,2021年10月29日,東海大學。
Sarles P, Chen WH. “Thermodynamic analysis of ammonia combustion at engine conditions followed by 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 for oxides of nitrogen. ” 中華民國第32屆燃燒與能源學術研討會,2022年4月24日,國立成功大學。
Ho KY, Lee KT, Chen WH. “Calorific value upgrade of biochar produced from spent coffee grounds by hydrogen peroxide pretreatment. ” 中華民國第32屆燃燒與能源學術研討會,2022年4月24日,國立成功大學。
Sun SC, Chen WH. “Characterization and kinetic studies on the thermodegradation of microplastics.” 中華民國第32屆燃燒與能源學術研討會,2022年4月24日,國立成功大學。
Wu MY, Chen WH. “Taguchi Optimization for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with Forced Convection Air Cooling.” 2022台灣熱管理協會年會暨技術成果發表會,2022年4月28日,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
Lin YK, Chen WH. “Numerical simulation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mposition ratio alloys and different leg geometries on TEG performance.” 2022台灣熱管理協會年會暨技術成果發表會,2022年4月28日,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
Wu DR, Chen WH.“Analysis of vacuum operation on hydrogen separation from H2/H2O mixtures via Pd membrane using Taguchi method an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第十七屆全國氫能與燃料電池學術研討會 (HEFC-2022),2022年9月26-29日,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Chen WH, Chen WH.“Hydrogen purification via vacuum 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 analyzed using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method: An optimization study.”第十七屆全國氫能與燃料電池學術研討會 (HEFC-2022),2022年9月26-29日,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Lin YK, Chen WH.“Effects of different composition ratio alloys without/with equal-segmented TEG on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第十七屆全國氫能與燃料電池學術研討會 (HEFC-2022),2022年9月26-29日,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Liang PC, Chang CC, Chen WH.“Interaction of PVdF-gelled with liquid electrolyte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internal behavior of liquid and gel polymer batteries. ” 2022先進鋰離子電池與氫能燃料電池電化學儲能研討會暨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會,2022年11月1-2日,台南台糖長榮酒店
Wang YS, Chen WH. “Efficiency improve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a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through the Taguchi method and ANOVA.” 2022中華民國航太學會學術研討會,2022年11月5日,朝陽科技大學。
Liang PC, Chang CC, Chen WH.“Use numerical analysis to comparison the inter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quid and gel polymer batteries. ”2022綠色電化學科技國際學術研討會暨2022年台灣電化學學會年會,2022年11月10-12日,國立清華大學。
吳墨岳、陳維新.“Taguchi Optimization for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with Forced Convection Air Cooling” 中華民國力學學會年會暨第四十六屆全國力學會議,2022年11月18-19日,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林睿誠、李翊瑋、陳維新.“板式換熱器運行條件和曲折流道幾何形狀的優化.” 中華民國力學學會年會暨第四十六屆全國力學會議,2022年11月18-19日,國立高雄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