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的刑罰,全球的秩序》以近年來刑事政策的變遷為主題,透過美國與台灣發展景況的對照,呈現在不同社會文化脈絡下,政府與人民對於犯罪問題的思考與行動,如何受到近年來風行之新自由主義以及其他意識型態或社會結構所形塑。另一方面,本書也意圖揭露:在邏輯上積極呼應新自由主義思維的刑事政策,又如何逐步將整個人類社會帶往去除人性的方向。本書不僅是一本分析刑事政策的著作,更是一本關心當代人類生存景況的書,因而適合所有關心刑事政策與全球化惡果的人閱讀。 Book's 🔗
每個刑事程序的爭議,都涉及發現真實與人權保障等利益的衝突痕跡。第一線的實務工作者因而像是一個走鋼索的人,必須在多股力量之間保持平衡。因為,一個偏頗的決定,將會帶著個案當事人墜落深淵,望不到正義的亮光。
《程序正義的鋼索》一書便是在這樣的認知下完成。作者希望藉由發生在臺灣社會的一些爭議性案件(例如:邱和順案、南迴搞軌案等),摸索在鋼索上平衡前進的方式。本書涵括案例分析、判決研究與學術論文,不僅適合學生作為學習與準備考試的讀物、學者的研究參考,更適合作為實務工作者的參照與反思的對象。 Boo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