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秘魯APEC系列會議將關注焦點放在年度主題「優質成長與人力發展」上,其他四大議題則包含:促進區域經濟整合及優質成長、改善APEC糧食市場、邁向現代化的亞太微中小型企業,以及發展人力資本等。
受全球暖化影響,祕魯的雨季變晚也縮短,霜雪和冰雹來得更早也更頻繁,雲愈來愈少,用水也出現危機。
在祕魯,國際馬鈴薯中心(International Potato Center,CIP)與NASA合作,將從世界上最貧脊的地方—南美洲的阿他加馬沙漠(Atacama Desert)取部分土壤進行實驗。 這個片沙漠是全世界最乾燥的地方,岩層崩落後幾乎沒有生物作用 。因為土壤成分與火星十分相似,所以如果能找到在這種土讓上種出東西的方法,先別說火星了,就能大幅提升全球糧食產量、解決糧食危機。
總部設在利馬的國際馬鈴薯中心認為安第斯區貧困農民可使用原生的馬鈴薯脫貧開始有系統地推廣,與政府一起以豐富多樣的顏色、形狀和口味行銷本地馬鈴薯。亞太經合組織第十六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主辦國秘魯,介紹自己的文化和傳統,馬鈴薯成為秘魯農業部宣傳重點:於會議的新聞中心,秘魯農業部設置專門展區,展示數十個馬鈴薯,現場講解的老人是從安第斯山區請來,以種植馬鈴薯為生的萊昂納多·蒂莫特奧。萊昂納多·蒂莫特奧種植著280多種馬鈴薯,全世界馬鈴薯品種共有3900種,而秘魯就有2800多種。之所以種多品種,是希望能把一些比較少見的馬鈴薯品種保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