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由科學探究歷程,養成發現問題、規劃研究與論證建模之能力。
2.經由科學實踐歷程,完成跨科目專題研究。
3.經由團隊合作,培養科學閱讀理解、表達與評價反思的能力。
一 【課程Ⅰ】光線的秘密
【發現問題→觀察現象】
1.光譜圖觀察:老師利用數個型 式不同自製的簡易光譜儀向學生展示LED白光源的光譜圖形。
2.分組討論:至少列舉三項不同圖譜間的差異或特色。(此過程教師可以進行部分提示,例如:圖譜的條紋粗細、分佈範圍等)
3.請學生利用所學過關於「波動」的相關知識或生活中的體驗寫出並說明各組所觀察到的現象。(此項過程中若學生無法提出相關的觀察現象,教師可適時引導或提示高一課程中所學的知識)
二 【課程Ⅰ】光線的秘密
【發現問題→提出可驗證觀點】
1.分組進行簡易光譜儀製作。
2.各組預想自己所製作之光譜儀 可觀察到哪一種型式或特徵的白光光譜,寫下或畫出預想的結果並說明或標示其特徵。
3.利用自製光譜儀來進行觀察後,再與預想的結果進行比較。
4.各組比較差異後進行討論並提出產生差異的各種可能原因。
三 【課程Ⅰ】光線的秘密
【發現問題→形成或訂定問題】
1.針對前一周所討論的可能原因進行篩選,請各組同學至少挑選出五個認為有趣或疑惑的地方。
2.由上列的選項中選擇一項造成光譜圖有所差異的因素來進行深入討論。
【規畫與研究→擬定研究計畫】
1.訂定假設性分析。
2.各組擬定研究計畫。
3.公開討論研究計畫的可行性並進行適當的修正。
4.由教師進行回饋與建議。
四 【課程Ⅰ】光線的秘密
【規畫與研究→蒐集資料數據】
進行實驗與數據記錄(包括譜線長度、寬度、清晰度描述、條紋數、分佈範圍)。
五 【課程Ⅰ】光線的秘密
【論證與建模→分析資料和呈現數據】
1.進行數據的分析與討論。
2.利用文字、數據及圖表建立可量化的模型或數學關係式。
3.試著由建構好的模型或關係式中推論實驗內容的因果關係。
4.用嚴謹且具科學內涵的方式來描述各組所完成的實驗報告。
六 【課程Ⅰ】光線的秘密
【表達與分享】
1.分享各組實驗成果或心得。
2.接受同學的提問或回饋。
3.教師建議。
4.各組提出反思或回應。
5.討論本課程實驗可精進或改善的地方。
七 【課程Ⅰ】光線的秘密
【發現問題→觀察現象】
1.教師演示可翻滾彈跳的玩具。
2.教師說明製作玩具所使用的材料及組成方法。
3.各組製作彈跳玩具並進行遊戲。
4.對於遊戲過程中所觀察到的高度變化,各組以條列的方式提出看法或疑問。
八 第一次段考
九 【課程Ⅱ】翻滾吧!阿板~
【發現問題→提出可驗證觀點】
1.針對前一周所提出的看法或問題進一步推理可能的原因(以條列的方式呈現)。
2.討論各種原因的合理性,最終提出五個以上可驗證性的影響因素。
十 【課程Ⅱ】翻滾吧!阿板~
【發現問題→形成或訂定問題】
1.針對上周所討論影響彈跳高低的原因進行篩選,選出一個或數個同學認為有興趣的因素來來進行深入研究。
【規畫與研究→擬定研究計畫】
1.訂定假設性分析。
2.各組擬定研究計畫。
3.公開討論研究計畫的可行性並進行適當的修正。
4.由教師進行回饋與建議。
十一 【課程Ⅱ】翻滾吧!阿板~
【規畫與研究→蒐集資料數據】
進行實驗與數據記錄。
十二 【課程Ⅱ】翻滾吧!阿板~
【論證與建模→分析資料和呈現數據】
1.進行數據的分析與討論。
2.利用文字、數據及圖表建立可量化的模型或數學關係式。
3.試著由建構好的模型或關係式中推論實驗內容的因果關係。
4.用嚴謹且具科學內涵的方式來描述各組所完成的實驗報告。
十三 【課程Ⅱ】翻滾吧!阿板~
【表達與分享】
1.分享各組實驗成果或心得。
2.接受同學的提問或回饋。
3.教師建議。
4.各組提出反思或回應。
5.討論本課程實驗可精進或改善的地方。
十四 第二次段考
十五 【課程Ⅱ】翻滾吧!阿板~
【發現問題→觀察現象】
1.任課教師介紹愛玉的製造方式。
2.分組進行愛玉製作。
3.觀察各組製作好的愛玉在外觀、色澤、形狀、彈性、透光度上所呈現的狀況。
4.交叉品嘗每一組所製作的愛玉,並進行討論。
5.依第3及第4點綜合考量後,投票表決哪一組愛玉的接受度最高。
十六 【課程Ⅱ】翻滾吧!阿板~
【發現問題→提出可驗證觀點】
1.針對前一周投票結果推測該組的愛玉接受度最高的可能的原因(以條列的方式呈現)。
2.討論各種原因的合理性,最終提出五個以上可驗證性的影響因素。
十七 【課程Ⅲ】戲說愛玉~
【發現問題→形成或訂定問題】
1.針對上周所討論影響愛玉接受度的原因進行篩選,挑出一個或數個同學認為有興趣的因素來來進行深入研究。
【規畫與研究→擬定研究計畫】
1.訂定假設性分析。
2.各組擬定研究計畫。
3.公開討論研究計畫的可行性並進行適當的修正。
4.由教師進行回饋與建議。
十八 【課程Ⅲ】戲說愛玉~
【規畫與研究→蒐集資料數據】
進行實驗與數據記錄。
十九 【課程Ⅲ】戲說愛玉~
【論證與建模→分析資料和呈現數據】
1.進行數據的分析與討論。
2.利用文字、數據及圖表建立可量化的模型或數學關係式。
3.試著由建構好的模型或關係式中推論實驗內容的因果關係。
4.用嚴謹且具科學內涵的方式來描述各組所完成的實驗報告。
二十 【課程Ⅲ】戲說愛玉~
【表達與分享】
1.分享各組實驗成果或心得。
2.接受同學的提問或回饋。
3.教師建議。
4.各組提出反思或回應。
5.討論本課程實驗可精進或改善的地方。
二十一 第三次段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