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有時將星期一稱為藍色星期一、憂鬱星期一(Blue Monday)。英語中的「Blue」除了有「藍色」的意思外,也有「憂鬱」的意思。
「藍色星期一」意指人類在星期一總會感到特別憂鬱,心情亦比較低落。這大概因為,在很多地方,星期一是每週公眾假期(星期日)過後的第一個工作天。在這天人們要收拾之前假日的愉悅心情,重新面對工作接受壓力,故此一些比較眷戀假日的人,就會覺得星期一相當難過。
據統計,星期一的自殺率比其它日子相對地高,而且自殺的人大都是青年人及壯年人。比較深入精確的「憂鬱星期一」,其實是指每年1月份的第三或第四個星期一,主要因為在英國的社會文化,每逢上述日子市民都會收到累積自聖誕假期以來的龐大開銷的信用卡帳單,在經濟上感到強烈的負擔與壓力所致。
在古代中國、台灣日治時期和現在的日本、韓國、朝鮮,一星期以「七曜」來分別命名,星期二叫火曜日。在中國民間口語稱禮拜二,在臺灣話也簡稱拜二。星期二是中國大陸電台、電視台以前的設備檢修日,從13:00到17:30停播信號,因為中國大陸以前的電台、電視台只有一條播出信號,為了保障播出信號正常,每周二下午停機維修。據說選在星期二下午是因為星期二收視率很低。但是現在中國大陸電台、電視台是多條信號輪換,所以停播收台的情況現在已較為少見。美國的選舉日通常都是星期二。聯邦選舉通常在十一月的第一個星期一後的星期二舉行。很多美國的州在「超級星期二」舉行他們的總統初選。星期二是拜占庭帝國君士坦丁堡失守的日子,被希臘人視為一週中最不祥的日子。在泰國,星期二的代表色是粉紅色。
星期三,又稱禮拜三或週三。是指一週中星期二之後、星期四之前的那一天。星期三是一週的第四天,星期三的拉丁語名字是dies Mercurii,即水星日或墨邱利日;法語是mercredi,西班牙語是miércoles,他加祿語是Miyerkules,均來源於拉丁語;英語是Wednesday,來源於日爾曼主神Woden,即大神奧丁(Odin)。俄語是среда,意思是「中間那一天」(舊曆以星期日為第一天)。在古代中國、台灣日治時期和現在的日本、韓國、朝鮮,一星期以「七曜」來分別命名,星期三叫水曜日。在中國民間口語稱禮拜三,在臺灣話也簡稱拜三。在一些地方,星期三又稱為「小週末」,部份學校在星期三僅上午上課。在泰國,星期三的代表色是綠色。Wednesday(Wed.)—Day of the Mercury(水星日)。這一天是以北歐神話中掌管文化、藝術、戰爭、死亡的神Woden的名字命名的。Woden是戰神Tyr的父親;他勇敢地將在宇宙間製造混亂的「混沌」(Chaos)殺死,並將陣亡將士的英靈請到天界,使他們享受天倫之樂。為懷念他,人們用他的名字命名了Wednesday這一天。
星期四,又稱禮拜四或週四。是指的是一週中星期三之後、星期五之前的那一天。星期四的拉丁語名字是dies Iovis,意思是朱庇特日或木星日;法語是jeudi,來源於拉丁語;英語是Thursday,來源於日爾曼的風雨雷電之神索爾;俄語是четверг,意思是「第四天」。
在古代中國、台灣日治時期和現在的日本、韓國、朝鮮,一星期以「七曜」來分別命名,星期四叫木曜日(목요일)。在中國民間口語稱禮拜四,在臺灣話也簡稱拜四。
一些國際標準(如ISO 8601)規定,一年的第一周是第一個包括星期四的那一個星期。
在英國,大選一般在星期四舉行。
在泰國,星期四的代表色是橙色。
星期五,又稱禮拜五或週五。指的是一週中星期四之後、星期六之前的那一天。星期五的拉丁語名字是dies Veneris,意思是維納斯日或金星日;法語是vendredi,來源於拉丁語;英語是Friday,來源於日爾曼的愛與美的女神,大神奧丁的妻子弗麗嘉;俄語是пятница,意思是「第五天」。
在古代中國、台灣日治時期、現在的日韓朝,一星期以「七曜」來分別命名,星期五叫金曜日(韓語:금요일)。在臺灣話中簡稱拜五。
根據基督教的傳統,星期五是耶穌受難的日子(受難節),所以部分基督徒認為星期五是不祥的日子,一般教會不會選擇在星期五進行禮拜。這一天亦是穆斯林舉行禮拜的日子。在泰國,星期五的代表色是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