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5年3月14日
營業主體
建設主體:獨立行政法人鐵道建設、運輸施設整備支援機構(大宮[6] -金澤,當中、大宮-高崎於上越新幹線、高崎-長野於長野新幹線之時由日本鐵道建設公團完成)
複線路段:全線
電氣化方式(不包括括號車站構內)
運轉指令所:JR東日本新幹線運行本部 綜合指令室、JR西日本金澤支社 金澤新幹線綜合指令所
最高速度:260公里/小時(高崎-金澤)
路線結構組合
高崎站-長野站間:路基 15%、橋梁 9%、高架橋 25%、隧道 51%
長野站-金澤站間:路基 2%、橋梁 10%、高架橋 44%、隧道 44%
架線吊架方式
高崎站-長野站間:CS簡單懸掛式(可負荷速度300公里/小時)
長野站-金澤站間:PHC簡單懸掛式(可負荷速度350公里/小時)
在1965年9月26日,於金澤市的石川縣體育館召開「1日內閣」,是一種類似市民大會,由現任閣員前往該地聆聽地方實情的公聽會。作為富山縣代表,公開意見人的岩川毅(中越木漿工業的創業者,當時的礪波工商會議所會長),在當時擔任內閣總理大臣的佐藤榮作出席的公聽會中,對政府要求建設北陸新幹線,並以東京作為起點,經由松本、富山、金澤到達大阪。在東海道新幹線通車僅僅1年多的時候,就已經提出北陸新幹線的構想。而對於這項提案,由鐵道業出身的佐藤榮作對此表示支持。
根據1日內閣發表的新幹線構想,北陸地方有很大的機會建設新幹線。在1967年7月,於北陸三縣商工會議所會長會議中,明確決議將首要目標放在北陸新幹線的建設。此後,同年12月8日,「北回新幹線建設促進同盟會」(在1972年改名為「北陸新幹線建設促進同盟會」)成立,提出以長野為起點,向白馬方向,貫通北阿爾卑斯,達到長野-富山間直線連結的構想。這個組織將活化北陸地方與代替未來逐漸飽和的東海道新幹線為主要目標。稱為北回新幹線,也表示把東海道新幹線作為單向(By-Pass)路線。
昭和40年代初,大藏省開始推動北回新幹線的建設。從危機管理與採用性方面考量,「北回新幹線」必須要儘速通車的想法根植於北陸地區的居民。日本國會於1970年制定全國新幹線鐵道整備法。1972年6月29日,決定了東京都 - 大阪市間經由高崎、長野、富山、金澤的「北陸新幹線」基本計畫。隔年的1973年開始整備計畫與建設。
北陸新幹線的整備計畫在發表前就已經開始決定建設東北新幹線(東京 - 盛岡間)、上越新幹線、成田新幹線(之後中止建設),雖然北陸新幹線等其他4項整備新幹線的計畫仍持續進行,卻因為國鐵的財政緊縮以及石油危機的影響,建設計畫被凍結而無法進行。之後,新的北陸新幹線建設方案被提出,但路線卻因為貫通北阿爾卑斯山的隧道過於困難,更改為經由飯山市、上越市、糸魚川市。新的建設案對於原本代替東海道新幹線的構想完全破滅。
1987年,內閣會議將整備新幹線的建設凍結解除。當初建設費龐大的原因是優先建設高崎 - 小松間的路線,再建設小松 - 大阪間的路線。但是在1988年,運輸省將建設區間以長野為分界點。高崎 - 長野其中的輕井澤 - 長野區間,設定為迷你新幹線,糸魚川 - 魚津間、高岡 - 金澤間線路和新幹線同規格,但線路和在來線是同樣的軌距,以超特急方式運轉。
之後,因舉辦1998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輕井澤 - 長野間以標準規格決定建設;1997年10月1日,高崎 - 長野間長野行新幹線(後命名為長野新幹線)通車。
以超特急方式行駛的高岡 - 金澤間,由於富山縣內沿線自治體反對北陸本線與北陸新幹線的石動 - 高岡間經營分離,要求新高岡 - 金澤間路線變更,開工區間變更為石動 - 金澤。此時,因困難度較高而率先建設的加越隧道,因為路線變更而廢棄不用,已投入的建設費用全由富山縣承擔。
1998年3月長野 - 上越間工事實施計畫被認可,開始建設。
在2004年末日本政府聯合執政黨認可的基礎下,2005年4月27日富山站到石川縣白山市的白山總合車輛基地間(旅客營業到途中的金澤站)的標準規格新幹線整備計畫獲得確認,並於2005年6月4日正式動工。
2012年6月29日,日本政府國土交通省批准金澤至敦賀建設工程。同年9月4日JR東日本與JR西日本發表共同開發車輛(E7系/W7系)的概要。
2013年6月7日,JR東日本與JR西日本發表長野至金澤之間的站名。上越站(暫稱)改名為上越妙高站,新黑部站為黑部宇奈月溫泉站,新高岡站保持其名稱。
2013年10月2日,統一全線的法定名稱為「北陸新幹線」,但為了避免旅客混淆,在東京首都圈的各車站內之廣播與路線說明等場合中,JR東日本會在提及原本已被慣稱為「長野新幹線」的此路線時以「北陸新幹線(長野經由)」稱呼之。10月10日,北陸新幹線的新列車名稱公布,分別為「光輝號」(東京—金澤)(速達)、「劍號」(富山—金澤)及「白鷹號」(東京—金澤)(各停)。目前長野新幹線部份的「淺間號」(東京—長野)於延長段通車後將維持行駛。
2014年3月15日,北陸新幹線的新型車輛「E7系」投入營運,以「淺間號」列車運行於東京站-長野站路段。
2014年8月27日,兩社發表開業時的班次及停車站資料:
2015年3月14日,北陸新幹線長野站-金澤站路段開通,北陸新幹線的新型車輛「W7系」投入營運。
在2017年3月31日,結束了E2系於北陸新幹線的使用,現在全部車種皆使用E7/W7系。
在2019年10月12日強烈颱風哈吉貝吹襲日本本州期間,位於長野縣的長野新幹線車輛中心被風暴引致的洪水導致千曲川潰堤而淹沒,中心內設施受損,而停泊在存車線上的8列E7型及2列W7型新幹線列車亦被淹浸。長野車站至上越妙高車站間路段也因淹水而導致路線與號誌等設備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