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新幹線(日語:北海道新幹線/ほっかいどうしんかんせん Hokkaidō Shinkansen )是位於日本北海道與本州北部之間的新幹線路線,為5條整備新幹線之一,於2016年3月26日開始營運。經營單位為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現行通車路段為新青森站(青森縣青森市)行經青函隧道至新函館北斗站(北海道北斗市),新函館北斗站至札幌站(北海道札幌市)尚在興建中,預定2031年完工啟用。因多數列車班次與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管轄的東北新幹線接續並互相直通運轉,故時常被合稱「東北·北海道新幹線」。
北海道新幹線將隔海相望的北海道與東北地方串連起來,並與東北新幹線直通運轉,除了使北海道的聯外交通更加便捷,也讓四國以外的日本本土3島,都可透過新幹線相互連通(但無法與東海道新幹線、山陽新幹線、九州新幹線直通運轉,需在東京站轉乘(九州新幹線則需在新大阪站或博多站轉乘)。
日本政府在1972年決定開始規劃從青森到札幌的北海道新幹線,於1973年正式列入整備新幹線,同時增加了札幌市到旭川市路段及北海道南迴新幹線的計畫。
2005年5月,青森至函館的路段開始動工,於2016年3月26日通車,並與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的東北新幹線直通運轉,使北海道新幹線的列車最遠可直通至東京。
函館至札幌間的路段則是在2012年8月開工,但長211公里的此路段有76%是隧道,極高的工程難度導致預估建設費用高達1兆6,700億日圓,為了確保建設費用的來源無虞而將預算分攤期延長至24年,導致預定通車時間大幅延後至2035年,而當地民眾也正積極請願希望能將通車目標期提早。經過北海道廳向日本中央政府爭取預算,以至少提早5年通車為計畫目標,最終把通車日期定於2031年初。
2014年4月16日,JR北海道發表了將使用在北海道新幹線上的新款車型「H5系」。以東北新幹線的E5系電聯車為基礎,但在車身顏色中加上薰衣草紫(又名「彩香紫」(さいかパープル))的北海道特色。同年6月11日,JR北海道公佈了首階段通車的各車站之最終命名,將「奧津輕」正式更名為「奧津輕今別」,而長久以來在函館市和北斗市之間因命名而爭論不休多年的「新函館」,亦以折衷的「新函館北斗」定名。
2020年2月12日深夜,ALFA-X首次行駛北海道新幹線區間,終點延長至新函館北斗站,主要是2031年延伸至札幌段之各種試驗,包括嚴寒試驗等。
營業主體: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
建設主體:鐵道建設、運輸施設整備支援機構
高架電纜吊架方式:
複合懸掛式(可負荷速度320公里/小時):與海峽線共用路段。
PHC簡單懸掛式(可負荷速度350公里/小時):與海峽線共用路段以外的新規格建設路段[9]。
最高速度:260公里/小時(與在來線共用路段為160公里/小時)
列車運轉管理系統:北海道新幹線綜合系統(CYGNUS)
路線結構組合
(新青森站-新函館北斗站間)
路盤:8%
橋梁:4%
高架橋:23%
隧道:65%
(新函館北斗站-札幌站間)
路盤:7%
橋梁:3%
高架橋:14%
隧道:76%
木古內站-新函館北斗站間為43%,新青森站-札幌站間的全路段實際上有超過70%均為隧道。
機廠:函館新幹線綜合車輛所
延伸至札幌時將在札幌站設立留置線。
JR北海道2014年11月20日宣布,東京、仙台來往新函館北斗直通運轉列車將命名為「隼」;盛岡及新青森來往新函館北斗列車則命名為「疾風」,兩者皆與東北新幹線相同。JR北海道解釋乘客熟悉由東京向北出發列車命名之故。
另外,新函館北斗延伸至札幌通車後,道內班次將命名為「北斗」,象徵特急列車「超級北斗」進入新幹線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