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介紹

傳染病介紹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蟲媒傳染 

蟲媒傳染病指透過昆蟲傳播的疾病,能當作傳播者的昆蟲非常多,包括:蚊子、蠅、蚤、蜱、蝨等。

預防方法:避免蚊蟲叮咬 

常見疾病:登革熱  茲卡病毒感染症  日本腦炎  瘧疾  鼠疫

登革熱

簡介:登革熱(Dengue fever),是一種由登革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這種病毒會經由蚊子傳播給人類。並且依據不同的血清型病毒,分為Ⅰ、Ⅱ、Ⅲ、Ⅳ四種型別,而每一型都具有能感染致病的能力。

如果患者感染到某一型的登革病毒,就會對那一型的病毒具有終身免疫,但是對於其他型別的登革病毒僅具有短暫的免疫力(通常約為2-9個月之間),過了這段期間以後,還是有可能再感染其他型別。例如以前曾得到過第Ⅰ型登革熱,雖不會再得到第Ⅰ型登革熱,但之後仍有可能還會得到第Ⅱ、Ⅲ、Ⅳ型等三型的登革熱。 

成因:全球登革熱的好發地區,主要集中在熱帶、亞熱帶等有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分布的國家,但隨著全球化發展逐漸便利,各國之間相互流通及往返也趨於頻繁,自1980年代之後,登革熱也開始有向各國蔓延的趨勢,也逐漸成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了。臺灣位於亞熱帶地區,像這樣有點熱、又有點溼的環境,正是蚊子最喜歡的生長環境,所以如果稍微不注意,很容易就會成為登革熱流行的地區。

傳染媒:臺灣主要傳播登革熱的病媒蚊為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及白線斑蚊(Aedes albopictus),這些蚊子的特徵都是身體是黑色的,腳上有白斑。其中埃及斑蚊的胸部兩側具有一對似七弦琴的縱線及中間一對黃色的縱線,喜歡棲息於室內的人工容器,或是人為所造成積水的地方;白線斑蚊則是中胸楯板部位中間,有一條白色且明顯的縱紋,並比較喜歡棲息於室外。一天叮咬人的高峰期約在日出後的1-2小時及日落前的2-3小時,此時到戶外活動請做好自我保護措施。

症狀: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有些人感染登革熱時,症狀輕微,甚至不會出現生病症狀。而典型登革熱的症狀則是會有突發性的高燒(≧38℃),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及出疹等現象;然而,若是先後感染不同型別之登革病毒,有更高機率導致較嚴重的臨床症狀,如果沒有及時就醫或治療,死亡率可以高達20%以上,所以民眾千萬不能掉以輕心!發病後的第3~5天,若病情突然加劇,如發生劇烈疼痛、抽搐、昏迷、意識狀況及血壓改變等,須注意是否進展為登革熱重症。


治療:登革熱是一種「社區病」、「環境病」,且病媒蚊對於叮咬對象並無選擇性,一旦有登革病毒進入社區,且生活周圍有病媒蚊孳生源的環境,就有登革熱流行的可能性,所以民眾平時應做好病媒蚊孳生源的清除工作。此外,民眾平時也應提高警覺,了解登革熱的症狀,除了發病時可及早就醫、早期診斷且適當治療,亦應同時避免再被病媒蚊叮咬,以減少登革病毒再傳播的可能。


小故事:1943年全台灣曾經登革熱疫情大流行,據說當時全臺六百萬人口有八成以上受感染,結果造成當時全臺人口幾乎都對登革熱免疫,直到1987年才因為境外移入新型病毒,登革熱又開始在中南部流行開來。 

2015年臺南市流行為新型的第二型病毒,臺南市民對此並無免疫力,且曾於1942年經歷大流行的老年人再受叮咬,二次病毒會形成交叉感染,使登革熱症狀嚴重性大增,死亡率也上升,使疫情較為嚴重, 當時已確診病例4萬人,死亡病例218人。

茲卡病毒感染症

簡介:茲卡病毒感染症(Zika virus infection)是由茲卡病毒(Zika virus)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是經由蚊子叮咬傳播, 

成因:人被帶有茲卡病毒的病媒蚊叮咬後,經過約3至7天的潛伏期後(最長可達12天)開始發病。感染者在發病第1天至發病後11天,血液中存在茲卡病毒,此時如再被病媒蚊叮咬,病毒將在病媒蚊體內增殖,約15天左右,病毒進入蚊子的唾液腺,就具有傳播病毒的能力,而當牠再叮咬其他健康人時,這個健康的人就會感染茲卡病毒。

傳染媒:臺灣可傳播茲卡病毒的病媒蚊為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及白線斑蚊(Aedes albopictus),這些蚊子的特徵都是身體是黑色的,腳上有白斑。其中埃及斑蚊的胸部背側具有一對似七弦琴的白色縱線及中間一對淡黃色的縱線,較喜歡棲息於室內的人工容器,或是人為造成積水的地方;白線斑蚊胸部背側中間有一條白色且明顯的縱紋,比較喜歡棲息於室外。斑蚊一天叮咬人的高峰期約在日出後的1–2小時及日落前的2–3小時,此時外出時要特別留意做好防蚊措施。

症狀:典型症狀為發燒合併斑丘疹、關節疼痛或結膜炎(紅眼)等,有時也有頭痛、肌肉痠痛及後眼窩痛,與登革熱相較症狀輕微,僅有少數的重症病例報導。

 但依據流行地區監測資料顯示,巴西及玻里尼西亞等流行地區曾有少數病例出現神經系統或免疫系統併發症,且有孕婦產下小頭畸形新生兒之案例,惟這些神經異常與感染茲卡病毒之關聯性仍待證實。

預防:無有效治療方式,只有支持性療法,故要儘量避免蚊蟲叮咬。 


小知識:

茲卡病毒感染症(Zika virus infection),最早在1947年於烏干達的茲卡森林中的獼猴體內分離出來。目前依據基因型別分為亞洲型和非洲型兩種型別,在中非、東南亞和印度等都有發現的紀錄。過去只有少數人類病例的報導,直到2007年在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雅蒲島爆發群聚疫情,才對此疾病有較多的認識。 

目前茲卡病毒在台灣僅出現過境外移入病例,但因其病媒蚊與登革熱相同,雖症狀較登革熱輕微,但因孕婦感染有可能導致胎兒小頭畸形或死亡,且無有效治療方式。故現在在台灣已被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

日本腦炎

簡介:本腦炎是由日本腦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這種病毒會經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給人類。

臺灣傳播日本腦炎的病媒蚊以三斑家蚊為主,流行季節主要在每年的5至10月,病媒蚊一天中叮咬人的高峰期約在黎明和黃昏的時候。

感染日本腦炎的患者大部分是沒有症狀的,少部分的病患會有頭痛、發燒或無菌性腦膜炎等症狀,嚴重者則會出現急性腦炎、精神、神經性後遺症,甚至死亡,致死率為20~30%。日本腦炎的恢復期較長,所造成的神經性後遺症包括語言障礙等,精神性後遺症則以脾氣暴躁、性格不正常為主。    


傳染媒:日本腦炎病毒是經由蚊子叮咬而傳染,如果被帶有日本腦炎病毒的病媒蚊叮咬了以後,就可能會感染日本腦炎,但是日本腦炎不會直接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而傳染。

症狀:日本腦炎患者通常在經過5至15 天的潛伏期後出現臨床症狀,其典型的病況可分為四個時期:

(一)前驅期:此時期的症狀發作快,可能出現發燒、腹瀉、頭痛、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精神不安等症狀。

(二)急性期。

(三)亞急性期。

(四)恢復期:存活病例中,約30~50%有神經性或精神性後遺症。

預防:(一)依規定時程接種日本腦炎疫苗。

(二)居家預防:家中應裝設紗窗、紗門,睡覺時最好使用蚊帳,避免蚊蟲叮咬。

(三)做好個人保護措施:應避免在黎明和黃昏等病媒蚊活動的高峰期,於豬舍、其他動物畜舍或病媒蚊孳生地點的附近活動;並宜穿著淺色的長袖衣褲,皮膚裸露處塗抹衛生福利部核可的防蚊藥劑,以降低感染的風險。


小知識:日本腦炎,正式名稱為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是由乙型腦炎病毒導致的腦實質炎症,為主要病理改變的急性中樞神經系統傳染病。該病病原體於1934年在日本被發現,因此命名。

瘧疾

介:瘧疾(英文:Malaria)俗稱打擺子,是一種經按蚊叮咬而感染瘧原蟲所引起的蟲媒傳染病。中醫稱「正瘧」、溫瘧。 臨床以周期性寒戰、發熱、頭痛、出汗和貧血、脾腫大為特徵。兒童發病率高,大都於夏秋季節流行。

成因:瘧原蟲寄生於人體所引起的傳染病。經瘧蚊叮咬或輸入帶瘧原蟲者的血液而感染。本病主要表現為周期性規律發作,全身發冷、發熱、多汗,長期多次發作後,可引起貧血和脾腫大。瘧疾是由瘧原蟲引起的寄生蟲病,於夏秋季發病較多。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病,並且容易流行。

傳染媒:臺灣地區主要病媒蚊是矮小瘧蚊,當被感染且具傳染能力的瘧蚊叮咬人時,將瘧原蟲注入人體,導致感染瘧疾。此外、輸血、器官移植、注射藥物也可能感染瘧疾、生病的母親經由胎盤也可能傳染瘧疾給嬰兒

症狀:感染瘧疾早期的症狀與一般感冒類似,最主要的症狀為發燒、畏寒接著冒冷汗。也可能出現其他症狀,如頭痛、肌肉痛、關節痛、噁心、嘔吐和疲倦,如果沒有接受適當的治療,數天後會出現間歇性或週期性的畏寒及顫抖、發燒及出汗等症狀,嚴重者可能導致脾腫大、黃疸、休克、肝腎衰竭、肺水腫、急性腦病變及昏迷。

預防:(一) 出國前請先了解瘧疾感染危險地區。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目前仍有108個國家為瘧疾感染危險地區。

             (二) 服用預防藥物。

             (三) 避免蚊蟲叮咬

治療:奎寧是最古老的治療瘧疾的藥物。作為唯一有效的藥物,它一直使用了300年。預防仍然是對付瘧疾最好武器。如今在瘧疾流行的地區旅遊,當有蚊子出沒時,人們應該服用抗瘧藥,並使驅蚊劑來避免蚊子的叮咬。


小知識:

1.1874年牡丹社事件,日本出兵三千人(也有說是六千人),攻打屏東牡丹社與高士佛社,迫兩社投降,但日本也沒有得到好處,在這場衝突中日軍戰死12人,但後續駐紮時因得到瘧疾等疾病而病死有五百多人。(證明臺灣當時瘧疾多肆虐)

2.由於瘧蚊只侵犯正常紅血球,海洋性貧血(地中海型貧血)因紅血球較小而變形,反而不容易罹患瘧疾而送命,所以熱帶沿海地區容易發生瘧疾的地方,居民有海洋性貧血的比例比正常高,在某方面來說也是一種物競天擇。台灣地區「海洋性貧血」帶原者約 6%。由於長期溶血、貧血、色素沉積,皮膚會稍黑,也可能因貧血而較怕冷。但若只是為輕症,生活並不太受到影響,但因為它為遺傳疾病,要注意若父母都有海洋性貧血基因,容易生下重症的新生兒。重症的新生兒因無法製造出正常的血紅素,若無定期輸血和藥物治療,往往出生後數年內就會死亡。


鼠疫

簡介: 鼠疫是由鼠疫桿菌所造成的一種人畜共通傳染病,又名黑死病。鼠疫桿菌會藉囓齒類動物身上跳蚤(如印度鼠蚤)之叮咬而傳播,造成各種動物及人類的感染。    

成因:(一) 經由被鼠疫桿菌感染之跳蚤(尤其是印度鼠蚤)叮咬,或是人類處理被感染動物(如老鼠和家兔)的組織時,不慎接觸其膿液而感染。

(二) 腺鼠疫原本不會藉由空氣直接由人傳染人,但是當鼠疫桿菌引起敗血症後,鼠疫桿菌可侵入肺部造成次發性肺鼠疫。

(三) 次發性肺鼠疫患者經由空氣散播,傳染給其他人,被傳染的病患就會罹患原發性肺鼠疫。

(四) 而若食入受感染動物之組織,則會引起咽鼠疫。



預防:(一) 避免被跳蚤叮咬,避免暴露於肺鼠疫病患的活動地區,避免直接接觸病患具感染性之組織。

(二) 防止囓齒類動物進入住屋並避免接觸及處理其死屍,如發現屍體請報告衛生當局。

(三) 清除鼠類及蚤類,滅蚤須在滅鼠之前或同時進行。因為老鼠死亡時其寄生之跳蚤有可能跳到新的宿主(人)繼續吸血。

(四) 來自疫區之輪船或港區倉庫須防鼠、滅鼠及滅蚤。


小知識:鼠疫在十四世紀曾經大規模的在歐亞地去爆發疫情,當時是一種無藥可救的傳染病,之所以會被稱為黑死病,不只是因為患者晚期的皮膚會因皮下出血變黑,更因為透過黑鼠等齧齒類動物為媒介及無可救藥的疫情,給當時的人帶來暗黑可怕的陰霾,故名之為黑死病。當時黑死病橫掃歐洲,造成7500萬人死亡,相當於3.25個台灣總人口。黑死病對歐洲的發展影響深遠,改變了當時的社會結構。

飲水和食物傳染 

指因飲用受污染的食物或飲水而生病。飲食的污染通常來自人類和動物的糞便。當處理食物時若未洗淨雙手,則不潔的食物與水、或生食都有可能致病。

預防方法:肥皂洗手、只吃完全熟透的食物、不吃來路不明的食物飲水、不吃已去皮的水果和未洗淨的蔬菜…。

常見疾病:諾羅病毒、霍亂、痢疾、傷寒、腸病毒、A 型肝炎、B型肝炎…等。 

諾羅病毒

簡介:諾羅病毒是一種會造成人類腸胃炎的一群病毒,這群病毒以前有許多名稱(例如類諾瓦克),而這群病毒已在最近被正式命名為諾羅病毒(Norovirus)。     

成因:諾羅病毒所引起的疾病可以發生在一年的任一月份,但主要在冬季。它可侵犯所有的年齡層,但以年輕成人為主。

傳染媒:諾羅病毒的傳染性很強,患者的糞便、嘔吐物中都帶有諾羅病毒,人們可以經由以下的途徑被傳染:如吃到被污染的食物或飲料,接觸患者身上或其接觸過的環境物品,都可能因帶有病毒而被感染,或是與照顧患者的人有直接接觸。

症狀:

預防:

1.      勤洗手。

2.      徹底地清洗水果和蔬菜。

3.      利用家中的漂白水,徹底清潔與消毒被污染的表面。

4.      被污染的衣物應立即脫掉,可以使用熱水或肥皂立即清洗。

5.      嘔吐物及糞便應小心處理,並確保周圍環境的清潔。

6.      感染諾羅病毒的患者在出現症狀到恢復後三天內,不應該準備食物,若食物被污染,則應該妥善的丟棄。



小知識:

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分別

諾羅病毒好發於0至3歲的兒童,但也可以發生於較大年齡的兒童,而輪狀病毒一樣好發於0至3歲的兒童,但少見於年齡較大的兒童及青少年。月份分佈上,一年中皆可發現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之存在,但輪狀病毒主要分布於2到5月,而諾羅病毒則以1月份最多。


霍亂

簡介:由霍亂弧菌所引起,是一種急性腹瀉疾病,病發高峰期在夏季,能在數小時內造成腹瀉脫水甚至死亡(未適當治療,致死率50%以上)。

成因:主要傳染途徑是「糞口」感染。因此,吃到或喝到遭病人或帶菌者糞便、嘔吐物污染的水或食物或生食受霍亂弧菌汙染的海鮮、水產品(特別是甲魚類)時,就有可能會感染。(所以多發生在公共衛生設備較差的地方)

症狀:潛伏期從數小時至5天不等,經常為2-3天。症狀為大量米湯樣的水性腹瀉,偶而伴有嘔吐、快速脫水、酸中毒和循環衰竭。

預防:霍亂弧菌通常是賴水生存,可生存在海水及淡水,耐鹼性但怕熱、乾燥、酸及一般消毒劑。

預防的方法除了公共衛生的改善之外,到流行地區旅行前可以注射疫苗

到霍亂傳染區要注意衛生,勤洗手,食物與相關物品可以煮沸消毒。


小知識:民國初年,霍亂、天花、鼠疫、瘧疾堪稱當時的四大醫療衛生問題。民國35年台灣共有3809人罹患霍亂,其中2210人不幸喪命,死亡率高達58.02%,是第3次霍亂大流行。後來因公共衛生的進步,霍亂漸漸消失於台灣的生活中。但每年偶爾會有零星病例,所以仍要注意飲食的衛生。

痢疾

簡介:依傳染性的致病生物體不同而分為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桿菌性痢疾是由志賀氏桿菌所引起的腸道傳染病。桿菌性痢疾傳染力強,其只要吃入10-100個細菌就可致病。在自來水不普及或環境衛生條件較差的地區特別容易引起流行,污染的飲水或食物也常引起地區性大規模的流行。 

台灣地區地處亞熱帶,全年都有桿菌性痢疾,主要流行季節是每年6月至10月。國人前往自來水不普及或環境衛生條件較差的地區旅遊,如果沒有注意飲食衛生,容易遭受桿菌性痢疾感染,不但會嚴重影響旅遊情緒及行程,更可能將致病原帶入國內散播,危害家人及親友的健康。

阿米巴痢疾是因溶組織內阿米巴原蟲感染結腸引起,主要是通過糞便污染所傳染。多見於熱帶地區衛生較差的農村,夏秋季發病率較多,其中以成年男性患者較多。患者病後沒有免疫能力,故易出現重覆感染。嚴重患者會出現如腸出血、腸穿孔、腹膜炎。


成因:吃入被病人或無症狀帶菌者糞便污染的食物或水,或接觸帶菌者的排洩物又沾附到入口的食物。


症狀:腹瀉、伴隨發燒、噁心,或有毒血症、嘔吐、腹部絞痛及裏急後重(想拉拉不出來的感覺)。患者糞便中會出現血跡、黏液或膿,約三分之一患者有水樣腹瀉。


預防:注重個人與居家環境衛生,養成飯前、便後或接觸食物前以肥皂及清水正確洗手的習慣,為阻斷傳染的最重要措施。食物及水應經充份煮熟(沸)後始可食用,外出旅遊建議喝瓶裝水。避免食物被污染,保持飲食的衛生。



傷寒

簡介:傷寒與副傷寒分別是由傷寒桿菌及副傷寒桿菌所引起的腸道傳染病。傷寒與副傷寒是全球性的疾病,在自來水不普及或環境衛生較差的地區,特別容易引發流行。目前台灣的病例大多是在國外罹病後,在台灣被檢查出來的境外移入個案,但國內每年仍有零星個案發生。因此需前往熱帶、亞熱帶或流行國家旅行者,應特別留意飲食衛生,以免帶病返國。   


成因:因食物、飲水被患者、帶菌者糞便及尿所污染而傳染。有些地區的河床遭受污染,在其中生長的貝類可能吸附病原而成為傳染媒介。有些地區以糞便當肥料,使水果、蔬菜成為傳染媒介;帶菌者在處理食物時其手部也可能污染食品。蒼蠅可能散布病菌於食品中,病菌在食品中增殖而達到可致病的數量。


症狀:傷寒一般為8-14天(可由3天至60天不等);副傷寒潛伏期為1至10天。常見症狀有:持續性發燒、頭痛、不適、厭食、腹痛、便祕或腹瀉、相對性心律減慢、肝脾腫大、身軀出現紅疹等。尚有輕微或非典型之感染。

傷寒若以適當抗生素治療,致死率可由一般的10%減低至≦1%。副傷寒之症狀較輕,致死率也較低。


預防:仍以加強衛生為主,上廁所後與煮食前要徹底清潔雙手,飲用水加氯消毒或煮沸處理,避免飲用生水。注重飲食衛生,儘量熟食、熱食。


治療:抗生素可以有效治療傷寒與副傷寒,但因為抗藥性漸增,若出現疑似症狀,如持續性發燒、頭痛、不適、厭食等症狀,請儘速就醫,以及早獲得妥適的治療。


小知識:

歷史上,愛爾蘭移氏至美國的瑪麗馬龍,因為她擔任廚師的家庭多有人得到傷寒,而在照顧的過程中傷寒的感染擴及到地方,造成不少地方的疫情,她也常因此離職,輾轉到在許多家庭任職,直到其中一個家庭聘請衛生官員追查,才發現一開始爆發疫情的家庭都和瑪麗有關,而推敲出瑪麗為帶原者,但瑪麗並沒有傷寒的症狀也拒絕不再擔任廚師。在醫院隔離三年後,瑪麗藉機離開醫院,改名再次擔任廚師,又造成傷寒的疫情(有人死亡),而被拘捕並判終身監禁(她因此聲名大噪,被記者屢屢採訪)。她死後,驗屍發現她的膽中有許多活體傷寒桿菌,確認她為健康的帶原者。而在她擔任廚師期中,有53人受到感染,其中3人因此死亡。

後來過去有段時間,人們以「傷寒瑪莉」稱呼類似瑪莉·馬龍這種身為帶原者卻拒絕採取適當防範措施的人,由於該詞具有歧視、諷刺意味,現在改將帶有病原體卻沒有症狀的人稱為「帶原者」。



腸病毒

簡介:腸病毒為一群病毒的總稱,包含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A型及B型、伊科病毒及腸病毒等60餘型,近年來又陸續發現多種型別,依據基因序列分析結果將之重新歸類,分為人類腸病毒A、B、C、D型,其中腸病毒71型被歸類於人類腸病毒A型。臺灣全年都有腸病毒感染個案,以 4到9月為主要流行期。腸病毒可以引發多種疾病,其中很多是沒有症狀的感染,或只出現類似一般感冒的輕微症狀,常引起之症狀為手足口病。

成因:腸病毒的傳染性極強,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亦可經由接觸病人的分泌物而受到感染。

症狀:腸病毒可以引發多種疾病,其中很多是沒有症狀的感染,或只出現類似一般感冒的輕微症狀。常引起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及疱疹性咽峽炎(herpangina),有些時候則會引起一些較特殊的臨床表現,包括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心肌炎、肢體麻痺症候群、急性出血性結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等。


預防:

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但可透過簡單的衛生保健動作,有效降低感染的機會。腸病毒的預防方法如下:

1.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2.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以提昇免疫力。

3.生病時,應儘速就醫,請假在家多休息。

4.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

5.流行期間,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6.以漂白水進行環境消毒。


治療:如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以免錯失黃金治療時間。


小知識:

因為腸病毒容易傳染給其他沒有抵抗力的小朋友,所以當班級內出現超過標準的患病人數,就需停課以隔離傳染的可能性。

臺南市腸病毒停課標準:

低年級:1週內同班確診3名以上(含3名)停課7日;

中、高年級:1週內同班確診4名以上(含4名)停課7日



A 型肝炎

簡介:A型肝炎是由病毒引起的肝臟疾病,可導致急性肝炎和黃膽,感染 A型肝炎一般於2至4星期的潛伏期後而產生症狀,常見症狀包括嘔吐、肚瀉、發燒、體重下降、頭痛和黃膽等。值得注意的是,病毒會在症狀出現前,經由病人糞便排出體外,而不自覺地傳染別人。     


成因:其傳染途徑主要為「經口傳染」的「病從口入」方式:含有病毒的糞便污染了食物、飲水後,再經由嘴巴吃到肚子裡引起感染。


症狀:常見症狀包括嘔吐、肚瀉、發燒、體重下降、頭痛和黃膽。感染型肝炎後有二成至三成病患需住院觀察和治療。住院時間平均一個月,而體力要完全復原可能長達半年以上,將造成個人、家庭和工作上沈重的負擔,更不幸的是少數人可能因猛爆型肝炎而死亡。


預防:注意飲食的衛生,飲水一定要先煮沸,切勿生飲、生食。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經常正確洗手。注意環境衛生,尤其是廁所、廚房的衛生。

環境衛生好的先進國家也有可能出現A型肝炎的流行。例如在2003年11月,美國賓州爆發超過500位民眾集體感染A型肝炎,並奪走了三條人命,由此可見A型肝炎集體感染的危險性決不可輕忽。


疫苗 :注射A型肝炎疫苗。要達到理想的免疫效果,必須以6-12 個月的間隔接種二劑,其保護效果在97%以上,並可以持續達二十年以上。


小知識:

A型肝炎與B型肝炎在二十多年前的臺灣非常盛行,而在許多小吃攤因用水不便,常常是三桶水洗全部的碗筷,想當然一定沒辦法把上面的病毒洗乾淨,外食的人民往往因此得到肝炎,當時的政府為了控制肝炎罹患率,行政院衛生署在當時大力推廣使用免洗餐具。保麗龍的免洗餐具,因成本便宜,使用上便利,在眾多免洗餐具中脫穎而出,幾乎取代了所有的餐具。此做法果然讓A肝與B肝人口大大降低,但反造成保麗龍垃圾大增,處理垃圾上的困擾。時至今日,改以攜帶環保餐具來取代免洗餐具,相信能夠達到環保與衛生兼具的目的 


B型肝炎

簡介:B型肝炎是一種因B型肝炎病毒感染肝臟細胞所造成的發炎,導致肝細胞損傷的肝臟疾病。發病通常不明顯,大多數人初次感染時沒有明顯症狀,而少數人會有急性症狀如噁心嘔吐、黃疸、疲倦、茶色尿以及腹痛等。初次感染造成的急性症狀,通常持續數週之後即會消退,極少數會造成死亡或嚴重併發症


傳染途徑:B型肝炎病毒主要是藉由體液或血液,經由親密接觸、輸血、注射等途徑而傳染,一般分為垂直傳染及水平傳染兩類。(一) 垂直傳染:指帶原的母親在生產前後將B型肝炎病毒傳染給新生兒,台灣過去約有40-50%的帶原者經由此途徑傳染。(二) 水平傳染:含有病毒的血液或體液透過皮膚或粘膜進入體內而感染,因此輸入未經檢驗之血液及其製劑、共用針頭或注射器、針灸、穿耳洞、紋眉、刺青、共用牙刷或刮鬍刀、性行為(未具B肝表面抗體者,若未帶保險套且與B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者發生陰道、肛門、口腔接觸之性行為) 等,都可能感染。


症狀:一般人多無症狀,少部份的人會有腹部不適、食慾不振、全身無力、疲倦、噁心、嘔吐、黃疸(如皮膚和眼白呈黃色)、茶色尿等情形。慢性帶原者常無症狀或只出現容易疲累和倦怠等情形。

預防:

1.衛生教育

(1)使用拋棄式注射針具,避免不必要的輸血、打針、針灸、刺青、穿耳洞等行為。

(2)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不與別人共用刮鬍刀、牙刷、針頭、毛巾、指甲剪,以免刮破皮膚或黏膜而感染。

(3)B型肝炎帶原者需特別注意防範傳染他人,尤其是工作上常需接觸傷口之醫療人員及牙醫。

(4)避免多重性伴侶及嫖妓,並採取安全性行為。

(5)建議曾接受性病診療者,應接受B、C型肝炎衛教及篩檢,如B型肝炎未帶原且無抗體者,應接種B型肝炎疫苗。

2.預防接種


小知識:A型肝炎與B型肝炎在二十多年前的臺灣非常盛行,而在許多小吃攤因用水不便,常常是三桶水洗全部的碗筷,想當然一定沒辦法把上面的病毒洗乾淨,外食的人民往往因此得到肝炎,當時的政府為了控制肝炎罹患率,行政院衛生署在當時大力推廣使用免洗餐具。保麗龍的免洗餐具,因成本便宜,使用上便利,在眾多免洗餐具中脫穎而出,幾乎取代了所有的餐具。此做法果然讓A肝與B肝人口大大降低,但反造成保麗龍垃圾大增,處理垃圾上的困擾。時至今日,改以攜帶環保餐具來取代免洗餐具,相信能夠達到環保與衛生兼具的目的 。


接觸傳染 

經由接觸到病人身體或體液後感染

預防方法:勤洗手 

常見疾病:狂犬病破傷風等。

狂犬病

簡介:狂犬病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病毒性腦脊髓炎,一旦發病後,致死率幾乎達100%,但如能在動物咬傷後,及時就醫,接受狂犬病暴露後預防接種,可以有效的降低發病的風險。狂犬病是全球性的疾病,全世界都有病例,主要發生於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及中東等地區。     


傳染媒:患有狂犬病之動物,其唾液中含有病毒,狂犬病病毒隨著動物的唾液,透過動物抓、咬的傷口進入人體。拉丁美洲常發生吸血蝙蝠傳染至家畜的案例。

人類患者的唾液也會有狂犬病病毒,理論上有可能透過人與人直接傳染,但是至今尚無病例報告。但是曾發生病患捐贈眼角膜,導致受贈者感染狂犬病案例。

症狀:狂犬病初期症狀包括發熱、喉嚨痛、發冷、不適、厭食、嘔吐、呼吸困難、咳嗽、虛弱、焦慮、頭痛等,咬傷部位會出現異樣感的症狀,持續數天後,病患會出現興奮及恐懼的現象,然後發展到麻痺、吞嚥困難,咽喉部肌肉之痙攣,引起恐水之症狀(所以又稱為恐水症),隨後會發生精神錯亂及抽搐。

預防:預防被動物咬:

1. 不碰觸、逗弄野生動物。

2. 不撿拾生病的野生動物、屍體,請洽詢各地動物防疫機關,或電洽0800-761-590。

 

一旦被動物咬傷時,請遵循1記、2沖、3送、4觀:

1.記:保持冷靜,牢記動物特徵。

2.沖:用大量肥皂、清水沖洗15分鐘,並以優碘消毒傷口。

3.送:儘速送醫評估是否要接種疫苗。

4.觀:儘可能將咬人動物繫留觀察10天。若動物兇性大發,不要冒險捕捉。

 

 被動物咬傷後,到哪裡就醫:

1.請至狂犬病疫苗接種服務醫院就醫,各縣市均有施打點;自2014年1月1日起,人用狂犬病疫苗及免疫球蛋白納入全民健保給付範圍。

2.高風險民眾暴露後需接種5劑疫苗,且於發病前接種,防護效果接近百分之百。


小知識:

台灣狂犬病史

1933年林獻堂跟朋友一去爬山,途中遇到一個婦人抱著一隻狗,問他要去那裡,婦人說要去衙門驗犬,後來日本親王伏見吾來台灣旅行,總督府下令所有犬隻都得預防注射。1916年在黃旺成的日記裡寫道,他在路上看到狂犬一路咬傷人,到了山腳公學校,知道神原公學校長在暑假的時候被狂犬咬傷,10月26日發作,當天晚上就去世了。當時台灣警察時報和用羅馬拼音出刊的府城教會報,都詳細記錄狂犬病分三期,有恐水症狀。


破傷風

簡介:破傷風是由破傷風桿菌之外毒素(exotoxin)所引起的疾病。此疾病之致死率約在30%~90%之間,且以老人及小孩為最。 



成因:破傷風桿菌是人類腸道的一種細菌,主要是土壤或媒介物受到動物或人類的糞便污染後,透過一般傷口、撕裂傷、燒傷或注射受到污染的藥物,導致破傷風桿菌由開放的傷口侵入血液所引起。


症狀:而最常見之初症狀為腹部僵硬及肌肉痙攣,典型的破傷風痙攣現象為「角弓反張」及臉部表情出現「痙笑」的特徵,伴隨強烈的肌肉收縮疼痛。


預防:

1.預防破傷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按時接種破傷風疫苗。

2. 受傷後以消毒劑清洗傷口並妥善包紮。

3. 傷口有被土壤、塵土或動物及人類糞便污染,或被生鏽的器具割傷,應儘速就醫治療,並主動告知醫師傷口污染情形。


小知識:

受傷了,該不該打破傷風疫苗?

受傷了,到醫院求診時,家長往往要求要施打破傷風疫苗,但一劑破傷風疫苗的保護力是十年 過多的追加注射反而會引起過敏反應

一般來講,若幼兒及國小學生都有遵守基礎預防接種政策,或成人最近十年內曾有追加注射,則十年內都有保護作用。也就是說,在這十年內,對一般不大不深的傷口,人體有足夠的抗體保護而不需再追加注射。若過去不確定有否完成基礎預防注射,或最近十年內沒有追加注射,則有傷口時,可予追加一劑為宜。


空氣與飛沫傳染 

傳染的途徑為細小的病原體飛沫核經空氣及飛沫傳染而傳播。

預防方法:戴口罩、避免前往擁擠和空氣不流通的場所、咳嗽或打噴嚏時應掩蓋口鼻、勤洗手

常見疾病: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天花、肺結核、德國麻疹、水痘、流感、百日咳、SARS、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退伍軍人病…等。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簡介:2019年12月起中國湖北武漢市發現不明原因肺炎群聚,疫情初期個案多與武漢華南海鮮城活動史有關,中國官方於2020年1月9日公布其病原體為新型冠狀病毒。此疫情隨後迅速在中國其他省市與世界各地擴散,並證實可有效人傳人。 我國於2020年1月15日起公告「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並於2020年1月21日確診第一起境外移入確診個案,另於1月28日確診第1例本土個案,為境外移入造成之家庭群聚感染。 


成因: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屬冠狀病毒科(Coronavirinae)之beta亞科(betacoronavirus),其病毒特性仍在研究中。人類感染冠狀病毒以呼吸道症狀為主,包括鼻塞、流鼻水、咳嗽、發燒等一般上呼吸道感染症狀,但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SARS-CoV)、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CoV)與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後比一般人類冠狀病毒症狀嚴重,部分個案可能出現嚴重的肺炎與呼吸衰竭等。 


傳播途徑根據目前證據顯示,當SARS-CoV-2感染者呼吸、說話、唱歌、運動、咳嗽或打噴嚏時,會釋放出含有病毒的大小不一飛沫顆粒,細小粒徑的飛沫核(droplet nuclei)可以在空氣中懸浮數分鐘至數小時,而較大粒徑的飛沫(Droplet)會快速地沉降,其飛行距離約為1公尺,可能停留在地面或物體表面,使病毒可以透過吸入、直接或間接接觸途徑傳播 


預防方式:

為預防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民眾應避免直接接觸到疑似COVID-19個案帶有病毒之分泌物與預防其飛沫傳染。
相關預防措施包含:

天花

簡介:

由天花病毒(variola virus)所引起之急性傳染病,可以對人類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其致死率自1%至30%不等,死亡情形常發生在發病後1或2週內,且無有效之治療方法。 

此疾病最早於第4世紀於中國及印度發現,16世紀時曾肆虐全球造成350多萬人死亡,於1970年以前,全球每年感染人數超過1500萬人以上,其中至少200萬人死亡。因此,世界衛生組織(WHO)計畫根除天花,並於1980年正式宣佈天花病毒自地球上完全根除,且不會再自然發生,並建議所有國家停止牛痘疫苗的接種。天花病毒根除計畫的成功可歸功於:策略性的疾病監測調查系統的建置、確實隔離任何可能的個案及對接觸者的痘苗接種等三大策略,而天花病毒亦成為第一個人類從自然界根除的病毒。 

傳染途徑與天花病人之間直接接觸,或經由吸入天花病毒而傳染。天花病人之唾液、血液、組織液、水泡液、脫落的皮屑、結痂、排泄物及天花病人使用過沾有天花病毒的物品等,都具傳染力。 


症狀:感染天花之後,會出現發燒、劇烈背痛和疲倦,接著有發疹、頭痛、腹痛、嘔吐等症狀出現。皮膚的狀態從一開始會出現有點狀鼓起來的疹子,漸漸形成水泡、膿疱,然後結痂。2-3天後會有典型的天花紅疹明顯地分佈在臉部、手臂和腿部。

在發疹的初期,還會有淡紅色的塊狀面積伴隨紅疹出現,皮膚症狀由紅疹(第2-3日)漸漸形成水泡(第3-5日)、膿疱(第6-7日),然後結痂(第7-10日),到痂皮脫落乾淨需發病後3週(21-28日)。結痂痊癒後形成褪色的疤是天花的重要特徵。

天花與水痘不同,感染天花而冒出皮疹的位置主要多分布在臉上以及四肢的末端(水痘是全身性出現),而且天花得演變很有規律且整齊,皮疹呈現離心性的分布,這也是天花最重要的特徵。 


疫苗:在古代,天花主要是大部分兒童夭折的原因,即使倖存,多數患者都會因天花而導致失明、痙攣、殘疾和毀容等後遺症。

為了對付天花,當時有以患者身上痘痂或衣服接觸健康者,使其受感染而產生免疫力,但其仍有很高的死亡率且不受控,而無法廣泛推行。

後來英國醫生愛德華·詹納從擠牛奶的女工處得知曾得過牛痘的人不會感染天花,

愛德華·詹納便以種牛痘預防天花的方法,比傳統「人痘接種術」更安全,因而廣泛被各國採用。



小知識:清朝時天花是很嚴重的傳染病,甚至當時的順治皇帝都因此去世,據說康熙能夠被立為皇儲,正因為他已得過天花且已有免疫力,不用擔心他會因得天花而死亡。

肺結核

簡介: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疾病,是一全球性的慢性傳染病,在未開發及開發中國家尤其盛行。在臺灣一年四季都有病例,男性發生率比女性高,老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結核菌是一種好氧性的抗酸性細菌,進入人體後,不會立即產生反應,大約95%的病患第一次感染結核桿菌時,會因為身體免疫力所以不會直接發病(稱為潛伏結核感染),但是日後可能因為再次感染而發病,只有5%的病患第一次感染結核桿菌時,結核桿菌會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肺外結核(例如結核性腦膜炎)。  

成因:結核病的主要傳染途徑是飛沫與空氣傳染。主要是因為帶菌的結核病患者常在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菌的飛沫,如果不小心吸入患者產生的飛沫,就有可能感染。結核病不會經由衣服或食器傳染。另如果飛沫黏在空氣中的小塵埃中,即使飛沫乾燥後,飛沫殘核仍然可能造成感染,因此即使離開感染源甚遠,如果不小心吸入患者產生的飛沫殘核,仍然有可能感染,這就是所謂的空氣感染。結核病的傳染途徑通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與病患的接觸時間長短、是否具有良好的通風環境,也是影響被傳染機會的重要因素。

症狀:肺結核患者在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初期可能只是乾咳,之後隨著肺部傷害愈來愈大,會開始咳嗽有痰、咳血、胸悶、胸痛、肋膜疼痛或氣促等,同時,也會在傍晚後輕微發燒,並有體重減輕、食慾不振、倦怠、虛弱及夜間盗汗等全身性的表現。所以要診斷結核病必須綜合臨床表現,加上放射線學之變化,最後再以實驗室檢驗加以證實,才算完整。因此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狀(如咳嗽超過兩週),宜儘速就醫。

疫苗:卡介苗的接種:接種卡介苗之目的係在人體尚未受到第一次自然感染前,先用疫苗造成人工感染,使人體免疫系統認識結核菌抗原,以避免有害的結核菌在初次自然感染時引發進行性初發性結核病(Progressive primary tuberculosis)。目前我國卡介苗接種的政策是:*出生滿5個月接種(建議接種時間為出生滿5-8個月)。*長住高發生率地區或即將前往結核病高盛行國家,可建議家屬考慮提早接種卡介苗。


小知識:結核病俗稱肺癆,結核病是古老的疾病,肆虐人類超過5000年。曾經罹患結核病的名人有蕭邦、史達林、費雯麗、李叔同、林徽音,以及紅樓夢中的女主角林黛玉。


德國麻疹

簡介:德國麻疹,又稱為「風疹」,是一種急性病毒高傳染疾病,會出現輕度發燒、疲倦、鼻咽炎、耳後淋巴結明顯腫大,並伴隨全身性不規則丘疹(與麻疹或猩紅熱發疹相似),疹子約維持3天,病徵溫和。而如果孕婦感染德國麻疹,該病毒可以透過胎盤垂直傳染給胎兒,可能會造成死產、自然流產或胎兒主要器官受損,如先天性耳聾、青光眼、白內障、小腦症、智能不足及先天性心臟病等缺陷,統稱為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感染德國麻疹病毒者約有一半(25%~50%受感染者)並無明顯的發疹,有部分受感染的人會關節痛或發生關節炎,尤其是成年女性。


成因:德國麻疹可由接觸到感染病人的鼻咽分泌物而傳染,如經由飛沫或與病人直接接觸而傳染,在擁擠的環境中,所有易感受宿主(未施打疫苗者)皆可能受到威脅。德國麻疹的發生為世界性,好發於冬末春初季節。德國麻疹患者在出疹前後7天都具有傳染力,而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患者的咽喉分泌物和尿液有大量的德國麻疹病毒,可以感染給其他人,6個月大的嬰兒有31%可分離出病毒,一歲的嬰兒有7%可分離出病毒,甚至到2歲大時,有些病例仍然可以分離出病毒。一般來說,自然感染或接種疫苗均可產生永久性的免疫,已經有免疫力的母親生下的嬰兒,大約在出生6到9個月內會有來自母親的抗體所保護。

症狀:感染德國麻疹後,在感染後的第一週並不會出現症狀,到第二週會在枕部、耳後可摸到淋巴結,在第二週末了會出現輕微發燒、全身倦怠、頭痛、輕度鼻炎、結膜炎等前驅症狀,緊接著在臉部及頸部會出現紅斑丘疹, 1到3天後疹子就會往下擴散再漸次消退,疹子大約維持3天左右,所以在臨床上又有另一種說法,稱為3日疹。

而感染德國麻疹病毒大約有25到50%的受感染者並不會有明顯的出疹情形,僅有類似感冒症狀,故常感染而不自知,而有部分被感染的人,尤其是女性,會發生關節痛或關節炎的情形。

預防:預防德國麻疹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種疫苗,而國內常規疫苗接種時程則是於出生滿12個月及滿5歲至入國小前時各接種一劑MMR活性減毒疫苗。德國麻疹防治之目的,主要在預防孕婦在懷孕期間受到感染,而產下具先天性缺陷之後代。

水痘

簡介: 為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引起之高傳染性疾病,初期(紅疹出現前1–2天)包含輕微發燒(37.5–39℃)、疲倦、食慾不振、頭痛及肌肉或關節痠痛等症狀,之後皮膚開始出現紅疹,漸發展成紅丘疹、水泡疹、膿泡疹而後結痂,由臉、頭皮往軀幹四肢延伸,全身性皮疹逐漸快速顯現隨後變成水疱,最後留下粒狀痂皮(通常約於二至四星期內痊癒)。

    

成因:(一) 水痘主要是經由皮膚直接接觸、飛沫或空氣傳染,接觸到得帶狀疱疹患者之水疱,也可以造成傳染。此外,也可被經由被水疱液和黏膜分泌物污染的器物間接傳染。痂皮則不具傳染性。

(二) 此症是最具傳染性的疾病之一,特別是在發疹早期,根據研究顯示其家庭二次侵襲率高達85%-90%。

症狀:初期(紅疹出現前1–2天)包含輕微發燒(℃)、疲倦、食慾不振、頭痛及肌肉或關節痠痛等症狀,之後皮膚開始出現紅疹,漸發展成紅丘疹、水泡疹、膿泡疹而後結痂,由臉、頭皮往軀幹四肢延伸,全身性皮疹逐漸快速顯現隨後變成水疱,最後留下粒狀痂皮(通常約於二至四星期內痊癒)。

預防:1.預防水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按時接種水痘疫苗。

2.維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衞生。

3.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長期處於密閉空間內。

4.保持雙手清潔,並用正確的方法洗手。

5.患者應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


流感

簡介:流感為急性病毒性呼吸道疾病,主要致病原為流感病毒,常引起發燒、頭痛、肌肉痛、疲倦、流鼻涕、喉嚨痛以及咳嗽等,但通常均在2~7天內會康復。流感病毒可分為A、B、C三種型別,其中只有A型及B型可以引起季節性流行。台灣主要流行的季節性流感病毒有A型流感病毒的H3N2亞型與H1N1亞型,以及B型流感病毒等3類。  

流感之重要性在於其爆發流行快速、散播範圍廣泛以及併發症嚴重,尤其是細菌性及病毒性肺炎。爆發流行時,重症及死亡者多見於老年人,以及患有心、肺、腎臟及代謝性疾病,貧血或免疫功能不全者。

定期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併發症最有效的方式。

由於接種流感疫苗的保護效果於6個月後會逐漸下降,且每年流行的病毒株可能不同,建議應每年接種流感疫苗,以獲得足夠保護力。

   

成因:流感的傳染途徑,主要是透過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所產生的飛沫將病毒傳播給其他人,尤其在密閉空間,由於空氣不流通,更容易造成病毒傳播。另外,因為流感病毒可在低溫潮濕的環境中存活數小時,故可短暫存活於物體表面,所以也可經由接觸傳染,如手接觸到污染物表面上的口沫或鼻涕等黏液,再碰觸自己的口、鼻或眼睛而感染。

由於流感病毒是經由飛沫及接觸傳染,可於人潮擁擠處快速傳播,亦容易隨著旅遊及經貿、社交等活動,而加速疾病散播。以我國農曆春節為例,每年1-2月因逢流感流行高峰期間,返鄉人潮南來北往,疫情也可能隨著感染者的活動而擴散至各處,因此,應多加留意與預防。


症狀:感染流感後主要症狀為發燒、頭痛、肌肉痛、疲倦、流鼻涕、喉嚨痛及咳嗽等,部分患者伴有腹瀉、嘔吐等症狀。

多數患者在發病後會自行痊癒,少數患者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常見為病毒性肺炎及細菌性肺炎,另外還包括中耳炎、腦炎、心包膜炎及其他嚴重之繼發性感染等。高危險族群包括老年人、嬰幼兒及患有心、肺、腎臟及代謝性疾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不全者。


預防:1.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按時接種流感疫苗。

2.維持手部清潔

3.注意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

4.生病時在家休養

5.流感流行期間,減少出入公共場所或人多擁擠地方

6.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降低病毒傳播機會

7.注意飲食均衡、適當運動及休息,以維護身體健康

百日咳

SARS

簡介:SARS是由SARS病毒所引起的疾病,為2003年新發現的一種冠狀病毒,2003年4月16日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其命名為「SARS病毒」。 SARS病毒因為是新病毒,所以大眾皆無抗體,其傳播力、毒力、致病力均比一般的呼吸道病毒強,病患可能會發生肺纖維化,甚至引發呼吸衰竭而導致死亡。  世界衛生組織於2003年3月15日公布「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名稱,在這之前稱「非典型肺炎」。感染特點為發生瀰漫性肺炎及呼吸衰竭,因較過去所知病毒、細菌引起的非典型肺炎嚴重,因此命名為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資料,2002年11月1日至2003年7月31日間,全球共發現8,096例SARS可能病例,其中774例死亡,主要集中於中國、香港、臺灣、加拿大及新加坡等國家。 


傳染方式
SARS是近距離傳染,主要經由「親密接觸」從一個人傳染給另一個人。需接觸到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體液及排泄物的狀況下才可能遭受感染,

其傳染途徑包括:
1.可能是吸入或黏膜接觸病人的飛沫或體液而傳染。
2.接觸到感染者分泌物或帶菌的體液,這裡所說的接觸也包括以曾碰過被感染者體液的手去揉鼻子、揉眼睛或是拿東西吃等等。至於要多少量的致病原才會導致感染,目前並不清楚。

臨床症狀
SARS主要症狀為:突然發燒(>38℃)、咳嗽、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胸部X光發現肺部病變。其他症狀為:頭痛、肌肉酸痛、倦怠、 腹瀉等。


退伍軍人病

簡介:退伍軍人病是由退伍軍人菌所引起的疾病。


成因:退伍軍人病並不會人傳人,主要是經由吸入或嗆入含有退伍軍人菌的氣霧或水滴而致病。退伍軍人菌感染會引起兩種症狀不同之疾病,即退伍軍人病及龐提亞克熱。退伍軍人病可引發肺炎,甚至呼吸衰竭,死亡率高達15%,若有免疫功能障礙則更高。龐提亞克熱則不會引起肺炎或死亡。

症狀:主要病徵包括發燒、乾咳、呼吸困難、疲倦、頭痛、肌肉疼痛、腹痛和腹瀉。病情嚴重時可出現神經系統病徵(如精神錯亂)和呼吸衰竭,並引致死亡。

預防:退伍軍人菌普遍存在於各類有水的環境中,不過因為退伍軍人病不會直接人傳人,定期執行清洗及消毒工作,就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風險。


小知識:退伍軍人病並非是退伍軍人才會得的病。

在 1976 年夏天,美國退伍軍人在費城慶祝獨立 200 周年,不幸發生 117 人急性肺炎之流行及造成 34 名患者死亡而舉國震驚。直到 80 年代美國疾病管制中心之Brenner 等人才找到病原菌,取名為退伍軍人菌。


其他

其他傳染途徑,如垂直傳染、血液傳染…等。


常見疾病:愛滋病、猴痘等。

愛滋病

簡介:愛滋病就是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簡稱,就是指因為病患身體抵抗力降低,導致得到各種疾病的症狀。

愛滋病是由愛滋病毒所引起的疾病。愛滋病毒會破壞人體原本的免疫系統,使病患的身體抵抗力降低,當免疫系統遭到破壞後,使病毒、細菌、黴菌輕易侵入人體而引發疾病及發生惡性腫瘤,終致死亡。

愛滋病的發生源自於人類免疫缺乏病毒(簡稱HIV)的反轉錄病毒感染後,因免疫系統受到破壞,逐漸成為許多伺機性疾病的攻擊目標,促成多種臨床症狀,統稱為症候群,而非單純的一種疾病。HIV患者可以藥物控制,延長病發的時間。


 成因:愛滋病毒是透過體液(如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母乳等)交換傳染的,傳染途徑包括:

(一)性行為傳染:與愛滋病毒感染者發生口腔、肛門、陰道接觸的性行為,就有受感染的可能。

(二)血液傳染:與愛滋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針頭、針筒、稀釋液或輸入被愛滋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產品等。

(三)母子垂直感染:感染愛滋病毒的婦女懷孕生產,可能會在她懷孕、生產或哺乳時,將病毒傳染給她的嬰兒。

潛伏期:愛滋病的「潛伏期」是指「感染愛滋病毒後,到發病的時間」。典型愛滋病的潛伏期,從感染到發展成為愛滋病患,快者半年至5年,慢者7年至10年或更久。如果使用藥物控制治療,可以延緩發病,延長潛伏期。

另外,愛滋病毒感染有一個需要注意的「空窗期」問題,「空窗期」指的是「感染愛滋病毒後,到可以被檢查出來的時間」。在得到愛滋病感染的初期,可能檢驗不出來病患已經得到了愛滋病毒,這就是所謂的「空窗期」。

症狀:愛滋病的發病症狀變化極大,隨著依病患感染者的免疫力好壞、感染細菌的種類及感染部位的不同,會有不同的發病症狀。


預防:(一)安全性行為:單一固定的性伴侶,避免嫖妓、援交、一夜情,性行為時要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

(二)不要共用注射針頭、針筒、稀釋液。

(三)性病患者請儘速就醫,並檢驗愛滋病毒。

(四)懷孕時要接受愛滋病毒檢查,如果媽媽確定為愛滋病毒病患感染者,從懷孕期間就要開始接受預防性用藥,有需要時選擇剖腹產,並且避免餵母乳。


治療:目前愛滋病毒感染仍無法治癒,感染者必須像糖尿病和高血壓,耐心持續服藥才能控制病情,不規則服藥會導致愛滋病毒產生抗藥性,造成日後治療的困難。


小知識:愛滋病首先在美國發現,1981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報導在洛杉磯發現5個男性同性戀者患有罕見的肺炎,醫院對他們的症狀束手無策,之後這種病毒被命名為愛滋病。

猴痘

簡介:1958年猴痘病毒(Mpox virus)首次從研究用猴子身上被發現,因此該病被命名為「猴痘」。人類感染猴痘病毒最早的個案是1970年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一名9個月男孩,此後中非和西非靠近熱帶雨林的偏遠地區陸續有個案報告。

中華民國111年6月23日衛授疾字第1110100867號公告,新增「猴痘」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 

傳播方式

(一)人傳人:猴痘可以透過密切接觸確定個案的皮疹、瘡痂、體液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傳染,例如經由親密接觸之性行為,包括:口交、肛交或陰道性交,或接觸猴痘患者生殖器(陰莖、睾丸、陰唇及陰道)或肛門、與猴痘患者進行擁抱、按摩和親吻,以及長時間的面對面接觸等。

接觸到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損傷的皮膚或黏膜或被污染物品而感染。飛沫傳播需在長時間面對面接觸情境下較容易發生,因此醫護人員及同住家人都有較大的感染風險。產婦若感染猴痘病毒,可經胎盤垂直傳染給胎兒,或於產程中因接觸而傳染。

(二)人畜共通傳染:直接接觸感染動物的血液、體液、損傷的皮膚或黏膜而被感染。食用受感染的動物肉類也是一種危險因子。 


症狀:

症狀與天花相似,但病情較輕微。症狀包括發燒、畏寒/寒顫、出汗、頭痛、肌肉痛、淋巴腺腫大(如耳週、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極度倦怠。發燒一至三天後出現皮膚病灶,通常自臉部蔓延致身體其他部位,四肢比軀幹更常見。皮膚病灶出現後會依斑疹(macules)、丘疹(papules)、水泡(vesicles)、膿疱(pustules)階段變化,最終結痂(crust)脫落,嚴重病患疹子數目可達數千。

症狀持續2-4週,大多數個案可於幾週內康復。兒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尤其容易重症,併發症包括繼發性細菌感染、肺炎、敗血症等。

2022年5月這波疫情,目前經PCR確診之樣本均為第二分支(II)病毒,病患典型症狀包括:發燒、皮膚病灶如皮疹、斑疹、斑丘疹、水泡、膿疱等,以及淋巴腺腫大(如耳周、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等。 

疫苗:(一)降低人畜共通傳播風險:前往猴痘病毒流行地區時,避免接觸齧齒動物和靈長類動物以及生病或死亡動物,所有食物必須徹底煮熟後才能食用。

(二)降低人際間傳播風險:避免與猴痘感染者接觸,避免出入可能與不特定人士密切接觸之社交活動等高風險場域,並請全程使用保險套。醫院照護疑似或確定病例時依循標準防護措施、接觸傳染防護措施及飛沫傳染防護措施。採檢/醫療照護人員建議穿戴手套、隔離衣、醫用口罩、護目裝備(護目鏡或全面罩)。針對陽性個案應啟動接觸者追蹤,並隔離曾接觸之哺乳類動物寵物。

(三)如有任何疑似症狀,應及時就醫,並告知旅遊史與接觸史。

(四)疫苗接種:我國已採購JYNNEOS疫苗供操作正痘病毒屬之實驗室人員、曾與猴痘患者有高暴露風險密切接觸者,以及具高風險行為者等為對象進行接種。 



其他非傳人疾病。


如:非洲豬瘟等。

非洲豬瘟

非洲豬瘟與豬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高度傳染性之惡性豬隻疫病,不同的是豬瘟是由 RNA 病毒的黃病毒科引起的疫病,而非洲豬瘟則是由 DNA 病毒的非洲豬瘟類病毒科所引起的一種疫病。 

為避免非洲豬瘟境外傳入,請勿攜帶家畜肉類產品。如違規攜帶者,處以新臺幣1萬至100萬元罰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