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行
生行
趙揚強(趙延強) [小生]
復興劇校第10期,國立臺灣藝術學院戲劇系,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畢業,為本團當家小生兼戲劇指導。
師承曹復永、茹紹荃。
師承崑曲名師:蔡正仁、岳美緹、汪世瑜、計鎮華、周志剛、王泰祺、張世錚、林為林、姚繼焜等,曾參與崑曲傳習計劃。
擅演劇目:《群英會》、《白門樓》、《轅門射戟》、《黃鶴樓》、《戰濮陽》、《石秀探莊》、《雅觀樓》、《陸文龍》、《雁蕩山》、《周仁獻嫂》……等,崑曲《爛柯山》、《牡丹亭》、《風箏誤》、《獅吼記》、《琵琶記》、《販馬記》、《蝴蝶夢》。
主演新編戲曲:《看瓜別後》、《少帝福臨》、《胭脂虎與獅狗》、《闇河渡》、《羅生門》;崑劇《二子乘舟》、《李香君》、《孟姜女》、《蔡文姬》、《楊妃夢》、《梁山伯與祝英臺》……等。
1998年榮獲39屆中國文藝協會國劇表演獎章、2014年獲本校傑出校友。
張玲菱 [老生]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學系畢業,工老生,師承唐文華、曲復敏、李次斐等。
曾演劇目:《坐宮》《轅門斬子》《武家坡》《上天台》《斬黃袍》《汾河灣》,崑曲《望鄉》《尋親記》。
2022年第六屆承功《伍子胥》,崑曲《望鄉》《尋親記》。
林政翰 [武生]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學系畢業。
工武生。
師承張富椿、毛復海、趙振華、汪勝光、趙揚強、張義傑、戴立吾、李族興、呂玉堃、戴祥麒、張繼英等。
2010年畢業即加入本團。
近年主演劇目:《嘉興府》《小商河》《七雄聚義》《一箭仇》《雅觀樓》《截江奪斗》《挑滑車》《伐子都》《界牌關》《戰冀州》《兩將軍》《殺四門》《夜奔》《探莊》《拜山》《少年立志》《鬧龍宮》《鬧天宮》《借扇》《獅子樓》《殺嫂》。
王璽傑 [文武小生]
畢業於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京劇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跨領域碩士班。
2017年入團,為本團優秀青年文武小生
京劇師承-曹復永、于萬增、萬興民、趙揚強、汪勝光
崑劇師承-溫宇航
曾習劇目《初出茅廬》、《憶十八》、《九龍山》、《羅成叫關》、《白門樓》、《轅門射戟》、《玉門關》等。
曾服務於國光劇團,受溫宇航、汪勝光指導,演出《鍘美案》、《穆桂英》、《孟麗君》、《定風波》,頗受好評。
經歷
2018年以《雅觀樓》參與承功新秀演出受到關注與認可
2022年以《左伯桃》一劇入圍第三十三屆傳藝金曲獎「最佳青年演員」,同時劇組獲得「最佳評審獎」之殊榮。
近年來擔綱重要角色:如全本《陸文龍》飾陸文龍、《初出茅廬》飾諸葛亮、《群英會》飾周瑜⋯等,票房滿座、表現亮眼,獲得觀眾認可與一致好評。
奈諾‧伊安[小生]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學系學院部畢業,工小生。
師承:羅依明、喻國雄、孫麗虹、劉長城(河北暑期培訓)、孫元喜(天津暑期培訓)
金喜全(上海戲劇學院)、王世民(上海戲劇學院)曹復永、趙揚強、溫宇航等。
曾演京劇劇目《羅成叫關》、《小宴》、《轅門射戟》、《白門樓》、《監酒令》等
崑曲劇目《玉簪記》、《拾畫叫畫》等。
曾參與國光學堂、當代傳奇學堂、「曹復永傳習計畫《轅門射戟》」培訓及演出,
並於暑期赴河北及天津藝術職業學院訓練。
大學三年級赴上海戲曲學院交換。
在學期間三次獲得孟小冬獎學金比賽優異成績。
近期參與臺灣崑劇團<臺崑之星>培訓,由溫宇航指導並演出《玉簪記》小全本、《獅吼記.跪池》。
吳旻展 [武生]
國中到大學期間待在客家戲行當小花臉、武生。師承:黃鳳珍、陳思朋、蘇國慶、黃俊琅,
在客家戲演過劇目:《打青龍》、《兩將軍》、《金雁橋》
大二學習亂彈戲習藝四年畢業。師承:潘玉嬌、王慶芳,
學過的劇目:《蟠桃會》、《天水關》、《陰陽會》、《走三關》
目前就讀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京劇系
工 武生
師承:張義傑、戴立吾、朱陸豪、趙揚強
曾習劇目 :白水灘、三岔口、戰馬超、周瑜歸天、金雁橋、界牌關、挑華車、長坂坡、夜奔、雅觀樓
現就讀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京劇系,主修武生,
師承:戴立吾、趙振華、朱陸豪、古翊汎、李佳麒,林政翰。
曾習劇目:《林沖夜奔》、《殺四門》、《周瑜歸天》、《挑滑車》、《長坂坡》、《戰馬超》、《神亭嶺〉、〈打店》、《劈山救母》等。
畢業於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京劇系高職部
工:武生 ,師承:張義傑 、徐彥凱
曾習劇目 :《白水灘》、《戰馬超》、《三岔口》、《鬧龍宮》、《挑華車》。
2022年實習演出《白水灘》 飾演穆遇奇
2024年實習演出《戰馬超》飾演馬超
曾赴凌華教育基金會前往德國荷蘭演出劇目《[泗洲城》《泗水關》
2025高三畢業公演《挑華車》飾演高寵
畢業於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京劇系高職部
工:武生 ,師承:張義傑 、徐彥凱
曾習劇目 :《白水灘》《武文華》
2023年實習演出《白水灘》 飾演穆遇奇
曾赴凌華教育基金會前往德國荷蘭演出劇目《泗洲城》《泗水關》
2025高三畢業公演《武文華》飾演萬君兆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學系學院部畢業。
工小生,先後受教於汪勝光、張旭南、曹復永、趙揚強等老師指導。
曾習演《張良傳》、《陸文龍》、《周仁獻嫂》、《轅門射戟》、《黃鶴樓》、《柳蔭記》、《飛虎山》等劇目,
並參與校園推廣、票務與後台工作,累積舞台內外經驗。除專注表演外,亦致力於推廣與觀眾交流,
期望以演員與推廣者雙重角色,將京劇之美傳遞至更多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