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這位戴眼鏡、娃娃臉、笑容靦腆的女士,很難讓人置信,她是一位擁有豐富藝文展館經驗,現為掌管台中全市圖書館的館長。
對她而言,兩者工作皆為「美學」的呈現。雖屬文化機構,且為服務性質,但傳達的主要理念卻不盡相同。港區藝文中心偏向視覺藝術,圖書館則是以資訊文化為主。
過去,圖書館環境較為陰暗,在經過曉玲館長的精心規劃下,已搖身一變成為明亮、舒適,一個讓所有人能夠自由交流、分享的地方。「每座圖書館,其實都是一個小型的藝文中心。」現在的四張犁圖書館(目前總館)最能佐證館長的這句話。
臺中市現有45間圖書館,每間圖書館除了獨有特色外觀外,還有引人注目的主題。
四張犁圖書館的主題是「棒球」,由於鄰近洲際棒球場,在館內特別設置棒球刊物專區,提供棒球愛好者更多資訊。
溪西分館強調「建築美學」,不僅在外觀建築上別出心裁,還有建築師輪班為孩子們說故事,以及面向大眾的免費建築諮詢。
其他分館也各有特徵,尤其是主打文創農牧的外埔分館,因外觀而被稱呼為「外埔的小白宮」,館長笑著訴說「成功讓外埔注入新形象。」
未來計畫中,綠美圖將成為新的總館,以藝、美術為主,美術作品和圖書彼此互通。
聚焦於目前總館上,擇其位置因鄰近公園、學校與棒球場,是極佳的黃金地段。具有藝術氣息的館長,對館內藝術裝置有很大的著墨。
不僅僅是主題的規劃,在書架與樓梯也別有巧思。踏入圖書館,彷彿茂盛叢林的書架便映入眼簾,層層堆疊起,帶來視覺強烈的衝擊感。這位設計師從大學時代便是圖書館的常客,用書架設計來象徵圖書館的智慧樹。
隨著樓梯蜿蜒而上的壁畫,是一位駐館藝術家的創作。原先僅為逃生功能而設計的樓梯,現在充滿生機,擁有藝術鑑賞的附加價值。
圖書館融合藝術,激發出新的觀感。在現代科技發達的社會中,穩固自己的地位,為保存書香氣息而屹立不搖,持之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