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109年11月成為經濟部工業局iPAS智慧生產工程師能力鑑定實作場域。
依據產業所需要的精實生產觀念與應用工具進行課程規劃,藉由系統性與結構性的技術規劃,讓產業界與學生瞭解精實生產的觀念。
引導精實生產系統的作法與相關工具的應用,並運用實務場域模擬企業道場模式進行實際案例教學。
培育智慧機械之精實管理技術人才為主要導向,並促進精實管理於產學合作企業應用之推展。
透過產業鏈結縮短精實生產技術的學用落差,並快速能將精實生產技術應用到相關作法在製程改善上,減少浪費、提升企業獲利。
核心目的:讓學員體驗觀察各種不同生產線模式(拉式或推式,生產線工作站多寡,製造批量與移運批量之不同),對對生產績效之影響。
功能面:由於實驗室具備相關軟體硬體,故可擴充應用於相關課程如工作研究、設施規劃、物料管理、 生產管理、 豐田生產系統、 精實生產系統、合理化改善、工業自動化等。
此工業4.0模擬工廠包含 :「顏色偵測與分類生產線 / 複合式熱爐加工站 / 自動化高架倉儲系統 / 三軸真空機械手臂」等四個工作站組成,可充份呈現自動化工廠的生產流程並進行端對端的溝通,以培育學生從程式到產線流程、資料收集...等不同領域之間的工作思維做為構想研發,也可依需求擴充設備與雲端連結,進行生產數據搜集、分析及決策判斷,成為「智慧工廠」。
自動化倉儲機
震動式自動物料裝配機
四軸機械手臂-包裝區
自動倉儲